第1212章 第二代北鬥‘一箭雙星’

字數:4326   加入書籤

A+A-


    時間進入3月份。

    美國正在阿富汗戰場、伊拉克戰場繼續打仗,打治安戰!

    阿富汗戰場,以美國為首的聯軍已經占據了65%的地盤了,將遊擊隊的地盤壓縮到35%的地盤。

    全部都是在山區。

    聯軍在阿富汗的聲望大漲,好似便要徹底占據阿富汗。

    但是遊擊隊損失並不算大,主力還是在,丟了城池,但是山區農村並沒有丟。

    去年一整年,聯軍便從華夏進口了10萬匹毛驢和10萬匹騾子,用於加強聯軍的地麵運輸能力。

    在山區作戰,很多道路根本就沒法通車,隻能用毛驢、騾子運輸。

    美國不是沒有想過,修建路。

    但是在遊擊隊的襲擊下,修路根本就不可行。

    在伊拉克,美國控製著平原區域,控製著各個城市。

    但是沙漠區域和庫爾德山區,依舊處於薩大姆的控製之下。

    仗,還在打著。

    不過庫爾德山區,是庫爾德武裝去打,美國人根本不想去打。

    因為庫爾德山區,防禦工事完善,要是美軍去啃,都不知道要死傷多少人。

    庫爾德人想要獨立建立庫爾德國,那就自己去打,打下來的都是屬於庫爾德人的。

    反正現在伊拉克菁華之地,已經處於美軍控製之下。現在當務之急,美軍是要恢複石油、天然氣生產,包括運輸管線。

    同時,將那一片水域的水雷,盡數排幹淨。

    日本人,便承擔著排雷任務。

    在反潛、排雷能力上,日本海上自衛隊還是有一手的。

    而美國付出的代價,是一小片油田。

    這還是大棒加胡蘿卜下,日本人才勉為其難的去幹。

    整個伊拉克聯合部隊控製區域,進行軍事管理,每天都有聯合部隊的士兵在進行巡邏著。

    而巡邏隊,每天都有在遇到襲擊的。

    或是路邊被埋了地雷,踩到地雷爆炸,死傷幾個人;或是老人路過巡邏隊,突然整個人爆炸開來,炸死炸傷巡邏隊;或是伊拉克的女人,在勾搭美國大兵去歡樂的時候,殺死美國大兵.

    戰爭雖然結束,但是聯合部隊依舊還在付出傷亡。

    此時,華夏進入兩會時間。

    從時間進入3月份開始,便正式進入兩會時間了,各種會前準備、會前熱門議題便在進行報道。

    就在兩會前夕,劉韜來到了西昌衛星中心。

    雖然文昌航天發射場才是目前華夏最大、最先進的發射場,但是不代表著其他航天中心就沒用了,就得閑置了。

    相反,其他航天中心依舊在運行著。

    此次要執行發射任務的,卻是第二代‘北鬥一號’衛星、‘北鬥二號’衛星,要搭載著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進入太空。

    這是華夏首次以‘一箭雙星’方式進行發射。

    此時,第二代‘北鬥一號’衛星、‘北鬥二號’衛星已經搭載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上麵。

    各個監測站、科考船,不斷的將數據匯報到西昌衛星中心。

    西昌衛星中心,技術人員在電腦麵前,不斷地修正相關數據,與此同時,液晶大屏幕上,正顯示著發射架。

    一切準備工作都就緒。

    第二代北鬥衛星和第一代北鬥衛星一樣,體型差不多,重量也差不多,但是性能卻提升了十倍都不止。

    這也讓第二代北鬥衛星的精度大大提升。

    軍用的話,用於巡航導彈製導或者精確導彈製導,絕對能夠達到駭人聽聞的地步。

    民用的話,精度也比第一代北鬥衛星要高得多。

    整個第二代‘北鬥衛星導航係統’與第一代‘北鬥衛星導航係統’一樣,都是由24顆北鬥導航衛星構成,其中21顆為工作衛星,3顆為備用衛星。24顆衛星均勻分布在6個軌道平麵上,即每個軌道麵上有四顆衛星。衛星軌道麵相對於地球赤道麵的軌道傾角為55°,各軌道平麵的升交點的赤經相差60°,一個軌道平麵上的衛星比西邊相鄰軌道平麵上的相應衛星升交角距超前30°。這種布局的目的是保證在全球任何地點、任何時刻至少可以觀測到4顆衛星。

    現在要發射第二代‘北鬥’衛星,但是不意味著第一代‘北鬥’衛星就沒用了,第一代‘北鬥’衛星將會繼續工作大致1~3年,等到後麵將會繼續在相關軌道進入關閉狀態,日後作為緊急時刻啟用,或者作為反衛星武器實驗時的靶星。

    “10!”“9!”“8!”“7!”“6!”“5!”“4!”“3!”“2!”“1!”

    “點火!”

    隨著‘點火’指令,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動機噴射出火焰,發出巨大的推力,推動著火箭升空。

    沒有出現什麽意外,兩顆第二代‘北鬥’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接下來這兩顆第二代‘北鬥’衛星將會進行連續變軌,取代原來兩顆第一代‘北鬥’衛星的軌道位置。

    至於為何是要在原來第一代‘北鬥’衛星的軌道位置,自然是因為原來第一代‘北鬥’衛星的軌道位置都是經過精密計算,是最佳軌道位置。

    好的軌道位置,到現在都是珍惜資源。

    華夏這麽多年發射那麽多衛星,隨便一顆衛星所在軌道位置,賣個上千萬人民幣就跟玩似的。

    到了現在,全世界就隻有四個航天局,分別是美國航天局(ns)、華夏航天局(s)、俄羅斯航天局(pk)、歐洲航天局(es)!

    至於其他,發射衛星或者參與航天活動,都是通過這四個航天局。

    原本還有印度空間研究組織,該組織成立於1969年,是印度的國家航天機構,可謂是蘇聯一手扶持起來的,隻是在當年,印度空間研究組織所屬的航天發射場便被炸毀了,後麵由於缺乏經費,在90年代的時候便解散了。

    日本倒是曾經想要搞航天局,從而展開航天活動,隻是日本脖子上被套了狗繩,可不是自己想要做什麽就能做什麽。

    這麽多年來,自然是連航天局的影子都沒有。

    四大航天局,市場各有不一樣。

    其中美國航天局被認為航天技術最先進,是世界航天領域的權威,發射費用出了名的貴,而且還附加各種政治條件、經濟條件,美國目前航天領域已經向私人公司開放。

    華夏航天局,純粹的商業合作,沒有那麽多的條件,發射成功率也高,不僅僅幫助發展中國家發射衛星,還提供衛星租賃服務,還幫助澳大利亞、歐洲個別國家、加拿大發射衛星。

    俄羅斯航天局,繼承了蘇聯航天底蘊,也在航天商業方麵有所動作。

    至於歐洲航天局,則是四大航天局中最弱的,也是唯一沒有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