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9章 平陸運河和湘桂運河
字數:4282 加入書籤
直升機上。
劉韜居高臨下,看著整個011航空基地。
到了現在,整個011航空基地,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極限,擴無可擴。
當年圈下的麵積,還是太小了!
當年覺得,應該差不多了!
事實證明,僅僅十年,地便不夠用了。
再想改變,已經很難了。
周邊發展已經很完善了,想要征地拆遷的費用會非常的高昂。
這完全不劃算,還不如在其他地方再建造生產基地。
華夏發展速度之快,便是劉韜都有些措手不及,遠遠超過上一世的發展速度。
短短二十幾年時間,好似換了一個人間。
雖然現在也存在著很多問題,但是瑕不掩瑜,無可否認這二十多年的高速發展。
都不考慮真實購買力,按照人民幣與美元的匯率,華夏去年的gdp都已經與美國的gdp等同了,經濟總量追上美國。
要是按照真實購買力,也就是ppp的話,華夏更是完成對美國的超越,ppp總量超出美國一大截。
而且華夏依舊處於高速發展階段,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華夏每年賺到的錢,大部分都轉化為了固定資產。
從目前各國的黃金儲備而言,華夏國家黃金儲備已經超過7000噸,僅次於美國的8135噸黃金儲備。
但是美國官方到底有沒有真的8135噸黃金儲備,說實在的劉韜都不怎麽相信。
因為老美的尿性,這些年到底偷偷賣出多少黃金,誰也不知道。
這幾年,不斷有國家想要運走存放在美國的黃金,但是都被美國以各種理由拒絕了。
美國答應德國,撤走駐德美軍、英軍,將軍事基地交給德國,那可不是美國人心善,而是逼不得已,而且也讓德國做出大量利益交換的。
其中一個條件,便是到2030年前,德國都不得再提運走存放在美國的黃金。
“快了,等到華夏gdp是美國的兩倍,很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劉韜低聲自語著。
華夏gdp若是達到美國的兩倍,那意味著人均gdp差不多是美國的66.67%左右。
要是再考慮購買力,那麽就是兩國差不多同一水平了,生活差不多一樣富裕。
現在華夏人均gdp差不多是1.15萬美元,按照一些劃定標準,屬於高收入國家了。
當然,按照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華夏人均gdp是3000美元,與美國還差得非常遠。
華夏也不斷的在強調,自己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
直升機往著桂省方向飛去。
抵達桂省時,已經是晚上了。
和桂省的領導們一起吃了一下夜宵,夜宵很簡單,就是排骨粥,但是卻挺有桂省風味。
在酒店的時候,秘書將兩張平麵圖交給劉韜。
此次劉韜是接受委托,出席平陸運河開工儀式。
平陸運河,這是桂省被列入十一五計劃的大工程,平陸運河起點位於桂省南寧橫州市西津庫區平塘江口,經欽州靈山縣陸屋鎮沿欽江進入北部灣,全長134.2公裏,設計年單向通過能力為8900萬噸,工程主要包括航道、航運樞紐、水利設施改造以及沿線跨河配套工程建設,工程總概算300億人民幣。
建成後的平陸運河不僅支持桂省的發展,也將成為西南地區運距最短、最經濟、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將會大力推動沿線地區的產業發展。
運河大部分都是在現有的沙坪河和欽江進行改造,在分水嶺6公裏的一段河道為新開挖,整個運河全程落差60米,可通航3000噸海輪。
一旦建成之後,南寧經平陸運河由欽州港出海裏程僅291公裏,比經粵省出海縮短560多公裏。
另一張圖紙,是桂省湘桂運河設計平麵圖,這是桂省想在十二五或者十三五推動的。
湘桂運河,也被桂省稱之為現代版‘靈渠’,通過開挖湘桂運河東線、西線,聯接湘省永州到桂省桂林,打通湘省湘江幹流到桂省漓江的水上通道。其中西線是疏浚原來的靈渠,東線則是新修運河到平樂,全長300公裏,其中湘省段212公裏,桂省段88公裏。
由於湘江直通長江,漓江連通珠江流域的西江,甚至荊楚省以後也可以借此通道直達粵省出海口,大大節省荊楚、湘省和桂省沿岸的物流成本。
這兩個運河項目,都是大工程,對於桂省而言,一旦開通這兩條運河,對於桂省的發展好處,將是不言而喻。
隨著北部灣國家級城市群的討論越來越多,沿海城市發展快速,桂省內部甚至傳出聲音,要將省會城市搬到沿海城市。
對於這種,自然不宜支持。
因為桂省發展不僅僅是要發展沿海地區,內陸地區也要發展。
此次劉韜出席平陸運河工程,也是表達國家對平陸運河工程的重視。
至於湘桂運河,桂省也希望劉韜幫忙,畢竟這個項目規劃總投資大概是800億人民幣,對於桂省、湘而言都會是比較大的投資。
當然,這也是地方的常態,能國家投資的絕不要地方投資,能省裏投資的絕不要市縣投資。
地方上,也是不斷地叫窮。
而這種叫窮大部分不是真的窮,而是一種利益博弈。
每年都叫苦、叫窮,但是實際上日子依舊照舊過,甚至各個地方都過得興火著。
對於常年在地方走動的劉韜而言,他對於地方的情況太了解不過了。
人事群、財權等等,無時無刻不是在博弈中。
這種博弈,從未停止過。
就像湘桂運河,湘省、桂省有沒有足夠的財力投資建設?
以劉韜對桂省、湘省的了解,是有能力的!
隻不過桂省、湘省自身要過過兩三年苦日子。
但是顯然沒有人願意過苦日子,桂省、湘省也不例外。
他們都希望,列入國家重點工程項目,然後由國家出錢投資建設,如此一來地方可以繼續過著好日子,工程建設還能帶動經濟發展。
不僅僅是工程建設方麵,在稅收分成比例、轉移支付、土地財政收入分配比例上,這種博弈都是一直都存在的。
特別是土地財政,以前也就罷了,可是這些年土地越來越值錢,土地財政越來越多,特別是對大城市,可是其中一大塊土地財政歸屬於國家,這無疑相當於地方割肉一般。
地方無時不在想著,分屬地方的土地財政能夠提升比例,哪怕一年提升一個點,十年便可以提升十個點,這裏麵涉及到的利益可是巨大。(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