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4章 ‘月桂’號宇宙飛船

字數:7639   加入書籤

A+A-


    白宮,會議室!
    寂靜無聲!
    空氣都顯得凝重、壓抑!
    要說壓力最大的,莫過於美國了。
    美國在載人登月上備受質疑,為了證明自己同時也是告訴全世界,美國在航天領域依舊是引領者,美國推出了‘重返月球計劃’。
    說實在的,一開始‘重返月球計劃’也就是NASA拿出來要忽悠一下大家。
    沒想到後麵外部壓力越來越大,內部壓力也陡增,逼得美國不得不真的推行‘重返月球計劃’。
    ‘重返月球計劃’別看美國宣傳得非常順利,實際上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並不順利,走得磕磕碰碰。
    就比如生命艙,按照計算,生命艙應該是穩穩當當的,可偏偏在進行月球表麵軟著陸時,就是歪了。而且按照摹擬,呈現圓形的生命艙,其實哪怕歪了也可以照常運行,可實際上並非如此,根據相關數據,生命艙的運行效率隻有原設計的1/12。
    原本兩個生命艙,可以維持10個航天員一年長時間的值班,現在隻能維持一個月的時間,這也意味著,如果送五個航天員到月球,那麽兩個生命艙隻能維持兩個月時間。
    為此,NASA局長沒少大罵馬斯克。
    因為生命艙計劃,主導的就是馬斯克的Space X!
    馬斯克將生命艙吹噓得牛逼得不得了,幾千人的科研團隊,長達數年的研製,出產幾千篇學術論文,全世界最先進。
    結果到了月球,完犢子了,完全不一樣,這縮水不是一般的嚴重。
    偏偏NASA早已將錢給了Space X,哪怕想追回一部分費用都沒辦法。
    這些資本家,給錢容易,想要從他們手中拿回錢那可就難如登天了。
    “我們什麽時候可以載人登月?”貝拉克沉著一張臉。
    在外麵他的形象維持得很好,幽默、翩翩有禮、政治精英.
    可實際上他脾氣多有不好的時候,特別是日子不好過的時候,脾氣就更不好了。
    美國的兩個生命艙,並未能讓美國在航天領域獲得優勢,反而質疑聲更大了。
    畢竟當年美國載人登月,電視播放,都沒有信號延遲,而且登月艙穩穩落在月球,航天員從登月艙出來時生龍活虎,登月車更是大的超乎想象,航天員還能開著登月車進行飆車著
    結果經過快半個世紀,美國自己吹噓科學技術取得巨大進步,可兩次生命艙發射,在進行地球表麵軟著陸時,都傾覆了。
    這自然也讓美國備受質疑。
    這種質疑聲,也給了貝拉克巨大的壓力。
    到了現在,很多媒體都將‘美國曆史上最糟糕的總統’頭銜放在他頭上。
    貝拉克也是要麵子的,他可不想這一特殊尊榮。
    在他看來,這一切都是前任的鍋,這個鍋他可不背。
    而能挽回聲譽的,就隻有載人登月了。
    隻要美國再次載人登月成功,一切質疑聲都會煙消雲散,美國隻會享受鮮花與掌聲。
    “總統閣下,這載人登月是不是推遲到2017年7月。”NASA局長猶豫了一下,提出建議,“當然,要在2016年10月發射也沒有問題。”
    “是啊,總統閣下,是不是應該考慮推遲!”另一個內閣成員建議道。
    反正隻要不是在明年,再推遲一年,那就是下一任的事,跟他們沒關係。
    另一個內閣成員提醒道:“總統閣下,明年就是大選年。”
    大選年,要慎重,一個不慎大選可就是兵敗如山倒。
    隨著貝拉克強力推行身份政治標簽,以及多次用總統簽署行政令推行政策,繞開國會,這使得驢象之爭愈演愈烈,雙方的共識正在不斷減少。
    這個內閣成員,是希拉裏的人,希拉裏已經決定參加大選,他自然得為希拉裏考慮。
    “不行,必須按照原計劃發射!我們等不起!”貝拉克毫不猶豫地拒絕了。
    開什麽玩笑,美國都調子起了這麽高了,確切地時間表也給了。
    這要是推遲,美國麵子還要不要。
    更不要說,美國必須趕在華夏之前再次‘載人登月’。
    不然的話,美國承受不了‘載人登月’落後一步的後果。
    在歐美世界,那可是贏者通吃!
    大概幾個小時後,NASA向華夏航天局發出祝賀信,祝賀華夏在航天技術上取得又一次成功,表示這是世界航天的幸事雲雲。
    這就是這個世界,哪怕心裏各種祈禱對方失敗,各種詛咒,但是表麵上的功夫還是得做。
    到目前為止,大家都在表麵上和和氣氣著。
    貴飛集團。
    一個龐大的總裝車間。
    劉韜看著工程師們正在忙碌著。
    此時正在進行著,是被命名為‘月桂’號的宇宙飛船的總裝。
    ‘月桂’號宇宙飛船,是在‘盤山’號宇宙飛船的基礎上研製的。
    ‘盤山’號宇宙飛船隻有駕駛艙,空間比較有限。
    而‘月桂’號宇宙飛船則不同,駕駛艙更大,足以容納10個航天員,而且每個航天員都能有自己獨立的小空間。同時也有一個龐大的貨艙,貨艙的載重量可達到300噸。
    整艘‘月桂’號宇宙飛船,長度達到了86米,翼展達到了98米,高度則是達到了18.80米,絕對的龐然大物!
    ‘月桂’號宇宙飛船所用的材料與技術與‘盤山’號宇宙飛船並無二致,但是‘月桂’號宇宙飛船的引擎更多,推力也更大,就是可控核聚變裝置也更大、更多。
    這是華夏有史以來,建造的最大的飛行器!
    僅僅是造價,就達到令人瞠目結舌的200億人民幣!
    這還是劉韜用金手指,減少了技術科研的經費投入,不然的話就是翻個十倍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難以想象,有一天我們能造出這種大家夥!”楊威驚歎著。
    從他讀大學開始,華夏就處於激烈變革的時代,社會的發展日新月異。
    普通人都有國家快速發展的變化感受,更不要說身處科研第一線的楊威。
    以前研製成功殲20戰鬥機,全世界都在驚呼著。
    可是這才多少年,殲20戰鬥機已經不是最先進的,空天飛機才是以後空軍的主流。
    甚至華夏組建太空軍這一單獨的軍種,就可見一斑了。
    當然,華夏是全世界第三個組建太空軍的國家,前麵兩個是美國與俄羅斯。
    但是由此可見,軍事領域的巨大變革,已經從陸地、海洋、空中延伸至太空。
    “以後就是太空時代,我們已經具備在整個太陽係探索的能力!”劉韜微笑道。
    不管是‘盤山’號宇宙飛船還是‘月桂’號宇宙飛船,都具備在整個太陽係活動的能力,這也意味著,華夏可以在太陽係進行不斷探索。
    當然,現在宇宙飛船還不具備飛出太陽係的能力。
    除非技術更先進,研製出性能更好的宇宙飛船,使得宇宙飛船的速度更快。
    這就是技術的突破,一突破便是從地球走出來,進入了太空時代!
    楊威搖了搖頭道:“現在我都有些不適應,感覺自己要被時代拋棄一樣,這發展太快了!”
    仿佛是一夜之間,就進入了太空時代。
    ‘盤山’號宇宙飛船,已經多次往返太空與地球,甚至已經進行了兩次無人登月,從月球帶回了提煉的氦3。
    要不是‘盤山’號宇宙飛船,他都還不知道,自己老師竟然已經搞出了可控核聚變。
    而為了不影響與中東、俄羅斯的關係,哪怕是到現在,華夏已經掌握了可控核聚變這個消息依舊是嚴格保密。
    畢竟一旦可控核聚變被掌握,石油的重要性大打折扣,石油價格必然大幅度下降,那麽這些依靠賣石油致富的國家,都會迎來驚天變局。
    這些都不是現在華夏所願意看到。
    “曆史大勢滾滾向前,我們必須擁抱太空時代的到來。”劉韜淡笑道,“地球太小了,容納不下競爭,太空無限遼闊,容得下競爭!大家還是去太空競爭為好。”
    楊威點點頭,這是妥妥的陽謀。
    看看現在,美國、俄羅斯、歐洲都先後跟上推出自己的‘載人登月’以及各種開發月球計劃。
    美國就不說了,計劃很好很先進,調門也很高。
    俄羅斯同樣不甘落後,在2014年的時候,在宇航日當天隆重宣布,推出了俄羅斯的開發月球計劃。‘月球計劃’的開篇就提出響亮的宣言:月球是文明未來拓展的宇宙支點,21世紀的地緣政治競爭將始於月球資源的開發,俄羅斯應建設多種星際飛行的手段以保障開發月球資源的國家利益。
    ‘月球計劃’提出,開發月球刻不容緩,必須加快探測並占據月球的戰略要地,從而為未來月球資源的實際開采打好基礎。
    甚至有俄羅斯的強硬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要是未來月球沒有俄羅斯的一席之地,那麽月球也沒有必要存在,俄羅斯應該用核武器摧毀月球。
    事實上,從蘇聯時代,一直有著摧毀月球的計劃。因為他們的科學家發現,俄羅斯天氣寒冷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月球的影響,如果摧毀了月球,那麽俄羅斯的天氣就會變得暖和,而且北冰洋的冰也將融化,北冰洋航線打通,這裏麵的好處自然是非常大。
    歐洲也推出了載人登月計劃,要在2025年實現載人登月,並且要在2030年建立起屬於歐洲的永久性月球基地。
    這幾年,全世界的航天發展熱可謂是熱得發燙。
    而在這種航天發熱下,世界梯隊一目了然。
    美國與華夏第一梯隊,俄羅斯第二梯隊,歐洲第三梯隊,其他!
    整個歐洲一塊,才能屬於第三梯隊。單獨任何一個歐洲,哪怕是法國或者德國,都不足以位列第三梯隊。
    在這方麵,鬧脫歐的英國,就顯得尷尬了。
    因為一旦真正脫歐,那麽英國的航天,將被歸屬到其他,沒有任何的話語權。
    “老師,決定將‘月桂’號宇宙飛船進行春晚拜年,會不會不合適?造成泄密?”楊威略微遲疑了一下。
    ‘月桂’號宇宙飛船,在春節前就可以總裝好。
    劉韜決定將‘月桂’號宇宙飛船進行公開,說實在的對此楊威覺得不妥,因為像這種戰略級裝備,能保密多久就保密多久。
    劉韜笑了笑:“無妨,現在不比以前,不用什麽都遮遮掩掩的。再說了,‘月桂’號宇宙飛船建好,也得進行一係列測試,這個大家夥,怎麽也不可能瞞得住,無非是提前一個月與大家見麵而已!”
    “其他國家知道了,他們也建造不了!”劉韜對此是充滿著自信。
    不管是‘盤山’號宇宙飛船還是‘月桂’號宇宙飛船,這裏麵有著太多黑科技了。
    美國和俄羅斯,沒有幾十年想要造出相同的宇宙飛船,簡直是不可能。
    除非美國和俄羅斯,真的得到了外星宇宙飛船甚至活抓了外星人。
    像動力這塊,大家都在猜測是核反應堆小型化,包括華夏大部分人都是這麽認為的,沒有人會往可控核聚變方麵去考慮。
    因為一直以來,也沒有傳出華夏可控核聚變實現質的突破。
    兩人上了駕駛艙,駕駛艙很寬敞,整個駕駛艙其實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航天員操縱航天飛機的,一部分是航天員長期執行任務,可以在休息室休息的。
    畢竟‘月桂’號宇宙飛船,可不僅僅可以往返地月之間,還可以往返地火之間,甚至可以往更遠的地方。
    ‘月桂’號宇宙飛船龐大的貨艙,甚至配合著航天員,都可以捕捉隕石和一些小行星。
    要知道,太陽係除了八大行星外,還有大量的小行星,僅僅是被確認的小行星就有一百多萬顆,很多小行星的直徑就10米~100米。
    毫不誇張的說,要是‘月桂’號宇宙飛船捕捉幾次蘊含著豐富黃金的小行星,全球的黃金價格都得腰斬。
    駕駛艙與貨艙之間,是有一個通道,平常都是不打開的,隻有特殊情況才會打開。
    進入貨艙,貨艙體積非常的大,這麽大的體積,殲20戰鬥機都可以輕輕鬆鬆開進去。
    理論上,這艘‘月桂’號宇宙飛船可以貨艙載重300噸,但是實際上往往不會運送那麽多。
    體積是有,但是質量是由體積和密度決定的!
    正常而言,一次任務,貨艙就是載重兩百多噸,是難以達到300噸。
    貨艙上,裝有著機械手臂,這些是輔助設備。
    到了現在,‘月桂’號宇宙飛船已經差不多總裝完,剩下的都是一些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