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3章 局外

字數:2644   加入書籤

A+A-




    如今正在揚州爆發的大戰,對於殘明來說是生死之戰,對於大清來說是影響朝局的一場決戰,但大熙在其中卻如同局外人一般,暗地裏動了不少手腳,明麵上卻漠不關心,相對而言,反倒是民間對揚州之戰關注更多,特別是那些還心係大明的前明官紳,甚至於日日夜夜的為殘明焚香祈禱著。
    揚州在大戰,大熙實際上也沒閑著,四方邊角之地同樣戰火不斷,隻是對於大熙來說,這些邊角海外之地的戰爭相比揚州更為緊要,揚州打得再激烈,大熙也沒有摻和的打算,不過是等個結果再走下一步棋而已,而這些邊角海外之地的戰爭,卻關係到華夏的未來。
    軍機處中的布局與以往沒什麽兩樣,大堂中央排列著一個個沙盤,周圍懸掛著一張張地圖,有些粗陋、有些精準,吳成繞了一圈,停在一副地圖前“這麽說來,鄭家攻打巴達維亞是確定受挫了?”
    “南洋總理衙門的報告說,鄭家損失戰船十餘艘,精銳鐵甲兵數百,已經暫且停戰休整了”劉文秀在地圖上點了一下“鄭家和紅毛番的戰鬥沒什麽意外,意外是在巴達維亞以西的一個南洋小國,此國名叫馬打藍蘇丹國,據情報說,是鄭家在向當地土著征糧之事侵犯了他們的國界、殺死了他們的一個貴族,所以馬打藍才忽然和紅毛番聯盟,調派了兩萬餘兵馬突襲了鄭家的船隊和圍城營地,鄭家措手不及,因此造成了一定的損失。”
    “馬打藍我有印象”吳成點點頭,回憶著軍情處送來的情報“此國信奉回教,當代國王也是個英主,國勢正是全盛之時,他們與巴達維亞的紅毛番既有宗教衝突,又因為商道和土地之事互有攻伐,本該成為鄭家攻打巴達維亞的盟友,如今卻倒向了紅毛番這個世仇,可見鄭家對他們做的事,恐怕不止是征糧殺人那麽簡單。”
    吳成無奈的笑了笑,繼續說道“鄭家在巴達維亞盡快站穩腳跟,咱們也好和平接收福建和台灣,隻不過如今這場麵看來之前我給鄭芝龍‘呂宋特例爾,南洋經略,七分外交、兩分政治、一分作戰’的忠告,他是一點也沒聽進去。”
    南洋處於文明的十字路口、海貿交流必經之地,受華夏、日本、印度、中東共同作用,文明程度總體而言是較高的,但受到大海阻隔,各個地域的發展程度和文明程度差距又巨大,有些還是刀耕火種,有些則已經進入了火器時代,所謂麥哲倫當年以為東南亞土著和美洲的土著是一個水平,然後他就死在了南洋。
    總體而言,中南半島上的緬甸、越南等大陸國家接近華夏和印度,受到華夏文明和印度文明的影響,基本形成了穩固的封建製度,加之中南半島氣候適宜、糧產豐饒,因而人丁興旺,國家間能動員的兵力和戰爭規模也相對較大,互相征伐不斷,因此又形成了其特有的軍事貴族主導的軍事封建製度。
    而馬來、香料群島等地的島國,他們地處東西交匯之地,往往是阿拉伯和奧斯曼的商賈停泊休整的地方,因此不僅深受印度文明的影響,也受到了回教文明的熏陶,形成了大大小小林立的各種蘇丹國。
    西方殖民者到來後隻知掠奪和屠戮,導致更多的群島國家投降回教的回報,以求受到奧斯曼帝國的協助和庇護,比如如今大熙正在拉攏的亞齊蘇丹國,改信回教之後,便從奧斯曼帝國那裏求來了十餘艘戰艦,並且在奧斯曼帝國的協助下建造起槍炮工廠,擁有了一支裝備著一千餘門大小火炮和數萬火繩槍的火器化軍隊。
    相對而言,孤懸於海外、又不處於傳統海上絲綢之路航線上的菲律賓發展較為緩慢,大多數土著民還處在部落製時代,因此被西方殖民者征服也最快最深,大熙和鄭家也是在菲律賓占據立足之地、建立統治,鄭家或許也是受了在菲律賓擴張的經驗影響,所以才在巴達維亞吃了虧。
    南洋這些林立的國家對於以掠奪和殖民為主的西方國家來說不是件好事,十七世紀以前西方殖民者在南洋的擴張還隻是占據了一些據點而已,十七世紀以後,東西方徹底拉開距離,西方殖民者在南洋的擴張才驟然加速,但付出的代價也很沉重。
    可對於大熙來說卻是件好事,作為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手工業生產國和奢侈品產出國的大熙,如今最缺乏的便是市場,國內打成一鍋粥、天災不斷,豪門貴胄死的死、破家的破家,而靠著工坊吃飯的百姓和商戶,僅江西一省就多達數十萬,更別說手工業更為發達的江南等地了。
    大熙的手工業品隻能往外走,但如今印度和中東的航道還壟斷在阿拉伯商人和西方殖民者的手裏,唯一的出路便是這些南洋國家,無論是中南半島上的封建國家,還是群島上政教合一的蘇丹國,相對較高的文明和穩定的局麵都必然會產生不少貴族豪門,他們便是大熙最好的市場。
    因此大熙在南洋的擴張和西方殖民者呈現出完全不同的形式,很少對外用兵,反倒是使團跑動較為頻繁,滅國殖民對大熙來說就是件得不償失的事情,更多的是以協助南洋國家火器化和貸款的方式,換取他們的市場開放以供大熙的手工業品進行傾銷。
    移民南洋諸國的華人,除了菲律賓是大量的貧民、罪犯等底層,其餘多數都是商賈之類的有產階級,聚居在大熙出錢租借的港口城鎮之中,充當大熙手工業品對南洋諸國傾銷的中間商和買辦。
    這便是吳成所說的“七分靠外交”的根源。
    “巴達維亞的事,鄭家既然不想要我們參與,他們不開口,我們就不去管便是”吳成將放大鏡往上移動著“他們此番攻打巴達維亞受挫,也正好為咱們之後攻打馬六甲城積累經驗!”
    喜歡明末造反專業戶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明末造反專業戶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