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敲定與班師

字數:4590   加入書籤

A+A-




    聽完孟不知的分析,沙白宋表示認可,隨後又想到了一個關鍵點。
    如果情況真如孟不知所說,安國朝廷願讓金沙幫底層幫眾繼續靠挖礦、運鹽為生,鹽礦歸為安國朝廷所有的最大難題就解決了。
    因為鹽礦易主,底層幫眾依然有飯吃,基本不會有什麽意見。
    同時這麽一轉變,金沙幫對金城、沙城、鹽城的影響力也會有所削弱。
    如此,也能讓安帝和安國朝廷少些忌憚。
    二者相加,堪稱一舉兩得。
    那轉讓鹽礦一事,剩下的阻力隻有金沙幫的中高層。
    但於他們而言,沒了鹽礦隻是減少一部分收入,問題不算大。
    因為鹽礦的收入在金沙幫朝商鋪、酒樓、賭場、青樓等諸多領域發展後,又經過體量擴張帶來的稀釋,對幫中大多中高層來說,已經算不上大頭,隻是相對穩定。
    隻需要在別的地方找補回來,他們基本不會有意見。
    即便有異議,沙白宋也能依靠自身威望壓下去。
    至於怎麽找補,可以從安帝許諾的交換條件著手。
    這時,孟不知開口道“說完了底層幫眾,再說說金沙幫散於江湖的事。”
    “這件事,我隻想說人各有誌,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沙幫主雖是一幫之主,但恐怕也不能對幫內所有人都知之甚詳吧?世界這麽大,總會有人會希望出去看看的。”
    “如今難得有機會,為何不問問他們?”
    “雛鷹想翱翔,總歸要試飛的。”
    “沙幫主雖然老驥伏櫪,但畢竟上了年紀,又能護得了他們幾年?倒不如趁此機會放開雙手,讓年輕的一輩施展能耐、各起高樓,順帶選一個合適的繼承人。”
    “至於具體的辦法,我就不多言了,沙幫主自己考慮著來。”
    沙白宋點了下頭,拱手道“老夫明白了,多謝孟鎮守指點。”
    孟不知笑道“指點?我可沒指點什麽,不過是隨口與沙幫主討論了一下茶水而已。”
    沙白宋先是一愣,旋即明白過來,剛才的話僅限於他們之間,不宜外傳,於是配合地撫須笑道“沒錯,是老夫記岔了。這人老了,就是不中用。”
    見此,孟不知再次提醒道“關於鹽礦方麵陛下許的承諾,沙幫主好好考慮。”
    “等考慮好了,可以來找我或者直接去見陛下。我還要去向陛下複命,就不多留了。”
    “老夫送送孟鎮守。”聞言,沙白宋連忙起身。
    孟不知也沒推辭,等其送到門口,便讓之留步,顧自離開。
    “後生可畏啊!”
    待孟不知離開,沙白宋回想著他剛才的表現,忍不住感慨一句,隨即轉身回府,仔細思量方才二人私聊的具體事宜。
    ……
    另一邊,孟不知來到城主府,單獨和安帝說了一下沙白宋有辦法調動沙城金沙幫成員進行裏應外合的事,然後關於鹽礦交換的條件,尚在考慮。
    至於給沙白宋出主意的事,他隻字未提。
    有些事他們知道就行,沒必要全部告訴安帝。
    安帝聽完後問道“如此甚好,那便依計行事。至於那交換鹽礦的條件,不急,可以讓沙白宋慢慢考慮。事後再提也無妨。”
    孟不知頷首,心中卻有些犯嘀咕。
    事後再提?事後就是另一個局麵了,真到那時候,條件怕是要大打折扣。
    不過,這是安帝和沙白宋的事,他隻負責傳話,與之關係不大。
    隨後沒什麽事,孟不知便以學習軍務為由提出告退。
    安帝也要著手調動兵馬的事,欣然答應。
    接下來的時間裏,孟不知又在沙白宋和安帝之間來回跑了兩趟,一是幫前者轉達想好的交換鹽礦的條件,二是移交一道具有保證性的聖旨。
    後者沒什麽,是之前說好的事。
    金沙幫協助安軍破城,如果宿國問責,安國不得拿他們頂包,還要庇護。
    前者內容有點多,但總結起來並不複雜,簡單講就是金沙幫在事後打算遍地開花,具體方案是以業務拓展的形式去安國其他城池鋪設商鋪、酒樓、賭場、青樓等產業。
    然後希望安帝,或者說安國朝廷在政策上有優待。
    比如一些好的地段優先考慮給金沙幫。
    又比如價格、稅收什麽的給些優惠。
    此外,也有著重提到金、沙、鹽三城本地底層幫眾的問題,說如果他們選擇繼續以挖礦、運鹽謀生的話,希望當地官府能優先聘用他們。
    諸如此類。
    安帝大致過了一遍,覺得沒什麽問題,又讓相關人員細敲了一下,確定沒有紕漏,便讓專業人士擬了一份正式協議。
    沙白宋仔細看過協議後同樣覺得沒問題。
    於是,安帝大印一蓋,徹底把鹽礦方麵的事敲定。
    之後不久,鹽城的封鎖開了一道口子,裏應外合之計正式開始!
    至此,孟不知身為中間人的事基本就做完了,開始專心跟著祝薑學習處理軍務。
    等他軍務學得差不多時,前方傳來捷報——金城、沙城被安軍攻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安帝大喜,確認消息無誤後立刻大宴群臣、犒賞三軍。
    宿國方麵得到消息後,滿朝君臣又驚又怒,叫囂著不肯罷休。三座有鹽礦的城池就這麽沒了,對他們而言簡直是割肉!
    是以,宿國很快就召集兵馬,意圖奪回三城。
    但安軍早有防備,怡然不懼。
    在沒有裏應外合的情況下,攻城的宿軍屢屢受挫。
    無奈之下,宿國隻得退而求其次,派遣使者向安國索要金沙幫這一叛國者。
    城池一時半會搶不回來,那就隻能想辦法先出口惡氣了!
    可金沙幫的做法對宿國來說是背叛,於安國而言卻有大功,安國又比宿國強,前不久更接連打了勝仗,正心氣高昂,自然不可能答應。
    不僅沒答應,還反過來威脅。
    簡言之就是交出金沙幫不可能,你再比叨,信不信我接著打你幾座城?
    麵對實力強大、氣勢更強盛的安國,宿國慫了。
    所以,這口惡氣也沒出成。
    之後宿國又嚐試聲討,想聯合他國對付安國,同樣以失敗告終。
    其中有安帝此戰找了個好名頭的因素,但最關鍵是時機不對。
    若是開戰前,或者戰鬥勝負未分的時候,宿國來搞聯合。其他國家出於某些層麵的考慮,比如削弱安國,又比如和宿國結盟,或許還有興趣下場。
    但現在仗都打完了,安國還連勝三場,士氣正高昂,同時實力進一步增強。
    這時候再下場,和宿國這個失敗者聯手對付安國……妥妥的自找麻煩!
    周邊的國家想都不想就拒絕,反正連失三城的不是他們。
    另一邊,安軍在奪得金、沙、鹽三城後,由於宿軍的來襲,又經曆了幾場戰鬥。直到宿國因為無奈而撤軍,才算正式安穩下來。
    見局勢穩定,安帝便選擇了班師回朝……
    喜歡一念胎穿李同光,改名又改命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一念胎穿李同光,改名又改命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