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我們還沒支援,仗就打贏了?

字數:4219   加入書籤

A+A-




    正安殿,朝會上。
    安帝望著下方的文武大臣,沉著臉發問“對於宿國興兵來襲,欲奪回金、沙、鹽三城之事,諸位怎麽看?都說說自己的意見吧。”
    話音剛落,兵部尚書便出列道“臣以為當迅速調兵支援,對宿國予以痛擊。”
    “好叫宿國和其餘諸國知道,我大安縱使輸了一陣,卻也不是什麽人都能侵犯的。更不用提這宿國是大安曾經的手下敗將。”
    聞言,一員武將讚同道“不錯。”
    “若是此戰不將宿軍打回去,宿國和其餘諸國怕是會覺得我大安勢弱可欺,屆時必會得寸進尺,蹬鼻子上臉。”
    此言一出,許多人都覺得有道理。
    因為很多時候就是這樣,一旦選擇退讓或不夠強硬,隻會助長對方的氣焰,更受欺負。
    人跟人之間是這樣,國與國之間更是如此。
    於是,現場很快就是一片主戰之聲。
    看到這情況,安帝眼中閃過一絲滿意,隨後抬起手壓了壓場,進一步發問“那麽眾卿以為,當從何處調遣兵馬,由誰率兵去支援三城?”
    這話一出,場下為之一靜。
    大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終把目光投向了前列的幾個國公。
    之前由於要攻打褚國,安國富餘的兵馬都被兩個皇子帶出去了。現下攻褚失敗,軍隊損失慘重不說,餘下的兵馬也還在返回的路上。
    即便能及時返回,剩下的人馬用以支援也未必夠,同時還得休整,消除兵敗的影響。
    因此,這部分兵馬不作考慮。
    而除此之外的兵馬,安國有,但基本都一個蘿卜一個坑,駐紮在各個城池和地方。
    一旦調動,容易產生不良影響。
    這種情況下再退一步,能考慮的便是幾位實權國公。
    他們麾下有不少的兵馬,按正常的配置算,都是超額的。
    例如靖縣,在成為孟不知的封地之前,正兒八經駐紮的士兵隻有兩百人。成為孟不知的封地後,配額因其食邑八百,變成了八百人。
    和一般的縣相比,足足多了六百人!
    之所以會這樣,一是為了讓封地之主更好地管理封地,二就是方便應對現在這種情況,朝廷因為某些原因暫時抽不出多餘的人手,可借調有封地之臣的私兵。
    因為私兵數量本身超額,調一部分出來,對封地影響不大。
    隻不過,這事對朝廷也有要求,那就是得時刻保證自身實力過硬。若是朝廷兵力空虛,極可能重蹈前朝的覆轍,導致大一統的局麵直接崩盤,改朝換代。
    這也是那些非封地的地方軍隊不能輕動的原因之一。
    他們隸屬於朝廷,是維持局麵穩定的底蘊,倘若有變故的話,容易動搖根本。
    與之相比,向幾位國公借調人馬無疑更加穩妥。畢竟朝廷現在隻是一時人手短缺、調動不開,而不是像前朝那般把兵打沒了,中樞空虛。
    幾位國公也明白這點,所以在飛速思考。
    而幾位國公當中,以崔老國公和初國公為最。
    崔老國公沒來,沙東部一係的代言人不太想摻和這事。
    原因很簡單,一是他隻是代言人,沒法兒在調兵這種大事上當場拿主意。二是崔老國公因為昭節皇後之死對安帝心中有怨,叮囑過他當泥塑菩薩,少摻和事。
    初國公倒是想出兵支援。
    家國大義是一方麵,實際利益上,也有需要。
    金城那邊離安陽鎮也就是沙西部邊緣不遠,如果三城有失,宿軍再進一步,極可能侵犯到沙西部。他作為沙西部的掌權人,是不願看到那種局麵的。
    此外,他還想到了孟不知,其封地在金城。
    然後因為初紜、初月,雙方關係不錯,且孟不知前途光明。
    條件允許的話,初國公打算施以援手。
    隻是出兵不是小事,人馬、糧草都需要合計,所以他沒有立即開口。
    汪國公則沒有出兵支援的打算,反而想著安帝等下如果點到自己,該怎麽拒絕。他之前被安帝用陪嫁的名義敲詐了兩千騎奴,可謂元氣大傷,如今尚未恢複。
    此刻出兵,調不出多少人馬。
    餘下的國公也各有盤算。
    一時間,場麵陷入了沉默。
    安帝看到這情況,眼中閃過一絲陰翳,打算點名。
    就在他要開口的時候,一名殿前衛跑了進來。
    “陛下,金城傳來急報,稱金城和沙城大捷,宿軍已退兵!”
    “捷報在此,請陛下預覽!”
    說罷,他將捷報雙手奉上。
    這消息一出,場上的君臣皆是一愣,滿腦袋問號。
    我們正討論怎麽支援呢,結果你來消息說戰鬥結束了,在沒有支援的情況下還打贏了!
    盡管金城和安都離得有點遠,消息有延遲,但……
    這有點打臉啊!
    不過,沒誰對此不高興。
    畢竟情況屬實的話,問題算解決了,他們也省得折騰。
    “速速取來!”安帝對張全一揮手。
    張全瞬間快步走過去,將捷報轉交給安帝。
    安帝先確認了一下封存問題,確認沒有被拆封的痕跡才拆開。
    不一會兒,捷報看完,安帝麵露喜色,大笑著道“宿軍兵臨城下,安樂侯恰好在靖縣籌備糧種。收到消息後,他為解金城之危局,親率八百猛卒出靖縣,伺機而動。”
    “待宿軍與金城守軍交戰時,安樂侯抓準宿軍薄弱處,身先士卒,帶八百猛卒衝陣,實施斬首計劃,以流星錘隔空擊斃宿軍主將,成功奪帥斬旗。”
    “宿軍軍心大亂,安樂侯和金城總兵趁勢追擊,將其擊潰。”
    “之後,安樂侯帶人急行,繞至攻打沙城之宿軍後方,燒其糧草。宿軍糧草有失,軍心不穩,沙城總兵趁機出擊,順利把宿軍打退。”
    “自此,金、沙二城危局盡解。”
    至於鹽城,以安國的版圖而論,它的位置在金城和沙城後麵,後兩者沒被攻破,宿軍威脅不到它,自然不用說。
    安帝的話說完,下方的大臣皆是麵露喜色。
    不管怎麽說,自己這一方打了勝仗總歸是好事。
    接著,安帝把捷報遞給張全,讓其移交給下方的大臣傳閱。
    等捷報傳閱得差不多了,戶部的胡尤出列,先向安帝道喜,而後話鋒一轉,順勢給孟不知請起了賞。
    這茬一出,現場的氣氛頓時變得有幾分微妙……
    喜歡一念胎穿李同光,改名又改命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一念胎穿李同光,改名又改命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