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高跟鞋,自行車

字數:5837   加入書籤

A+A-




    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易隆平送弟弟上大學不久,就在農場謀得了一份工作。
    可喜可賀。
    人生的第一步,雖然是一小步,也是一個質的飛躍。
    以易隆平的性格,絕對不是禁錮在一個小溝溝裏的人。
    易隆平去農場的時候,他媳婦蔣明菊已經給他生了大兒子,取名易家榮,長得可愛極了。易隆平很是喜歡。
    這易隆平去了農場上班,就是吃住在農場,遇到下班早,或者休息就回家。
    易隆平在農場正式上班之後,發現農場裏有人騎自行車出入,很是羨慕,辣眼睛,當時可是很少見哦。在農村地頭根本就沒有,這可是頭一次見這新鮮玩意。
    這不來農場,恐怕是自行車普及了才能看到。這農場的自行車也不多,就一兩個人,騎著自行車來來回回的。
    易隆平為了回家方便,也計劃著買一個自行車。問題是,在買之前,必須得學會騎才行。
    上了一段時間的班,有心與自行車的主人打招呼,混個熟悉,慢慢就走得近了,為了早點學會騎自行車,易隆平就想著法子,唯一能夠熱乎人的,就隻有回家裏的時候,帶點花生米之類的吃食,與自行車車主共同享用。
    這樣子過了一段時間,這才開口借自行車學。
    那車主雖然心裏舍不得,怕摔壞了唄,可又礙於麵子不好推脫,都是在一起上班的人,早早晚晚相見,拉不下麵子,平日裏沒少帶吃的孝敬,總得顧及一點吧。隻能借給他學著騎。
    易隆平借到了自行車,就在晚上開始學。
    這車主哥們,剛開始就陪著,指點著,就擔心自行車摔得不能用。
    那時候的一輛自行車,可是個大家當,算是有環境的家庭,才買得起。
    易隆平當然會愛惜別人的車子,再說了,摔壞了,一時半會又賠不起,學起來還是蠻小心的。
    再怎麽小心翼翼,摔跤是避免不了的事。這自行車也是鐵做的,沒有說一摔就摔壞的,還是經得起久經考驗的。
    學了近一個小時吧,還是不怎麽會,幹脆就開始學滑,把左腳放在踏板上,右腳抬起來,反正是雙腳都不落地,那雙手,死死地握住龍頭把手,這一試,還真管用,自行車能夠正常前行,就跟騎著差不多了,隻是沒有坐上去而已。
    就這樣,易隆平以學滑為主,把滑學會透上,再一甩右腿,就上去了,穩穩當當騎了兩圈。
    這就意味著騎會了。
    學會了就感覺沒難度了。
    剛開始,比登天還難。
    第二天下了班,又學,一鼓作氣學得熟透了才好。
    這車主見他學得還比較順利,就沒有催著他要。
    就連易隆平偶爾回家,還借給他騎回家。
    騎回家的時候,可招眼了,鄉村屁大個事,一下子都知道的。所以,下一步就是買自行車,因為有這個需求。總不能老借別人的車騎吧。
    有需求就必須買,反正上班拿工資,慢慢攢幾個月的工資,豪華單騎到手。
    易隆平成為村裏第一個擁有自行車的人。
    第一次把自己的自行車騎回家,可神氣囉,弟弟妹妹們爭先恐後學著騎。
    一人有福,帶動滿屋。
    他們家,除了父母,都學會了騎自行車。那自行車,騎在村莊的小路上,別提有多拉風了。
    美美地滿足了弟弟妹妹們的虛榮心。
    易隆平,注定是村莊裏最出眾的一個人。
    因為易隆平去了農場上班,不僅僅是月月有工資,而且還添置了拉風的自行車。他媳婦蔣明菊也是一副揚眉吐氣的姿態。
    母親更是驕傲自己的兒子有本事。
    大兒子經常回家,兒媳婦跟自己住一個屋裏,當婆婆的,總是把兒媳婦當做晚輩的身份來看待,一副老板與下屬的關係,明擺在臉上。
    蔣明菊心裏憋屈,嘴上不說,表麵迎合婆婆,日子久了,哪裏會沒有怨恨的。
    老二上大學沒多時,因為學校裏的生活,絕對不是人坐在家裏想象的樣子,精打細算的用著錢,有些個開支都是看不見摸不著的,無法計算出來的。
    剛剛進入大學校門,一切正常的生活費用都得開支,還有正常的學習費用等。
    老二易隆安就寫信寄回家裏,一來匯報學習狀況,二是順帶說一下開支緊張。
    家中弟弟妹妹們都在讀書,信是能夠讀懂的。父母就著急了。
    本來上大學就帶走了家裏僅有的一點錢,這小一波的孩子們也在學校裏讀書,莊稼人家,哪裏有積攢的餘額。
    母親自然而然就會望著大兒子的荷包了。
    等大兒子回家的時候,母親就跟易隆平講“平兒,你看,你二弟的信,你也讀了,家裏弟弟妹妹們上學,我沒有找你分擔,這老二去省城上大學,開支就突然增大了,我跟你爹爹就隻能靠那點工分錢,每年年底一發,當時就花得差不多了,哪裏還有攢著用的。平日裏都是靠賣雞蛋給弟弟妹妹買筆和本子。”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母親說了一大堆,就是表明家裏沒有現錢供老二。
    易隆平哪裏受得了母親的這些難處,當時就把身上的所有錢都搜出來,交給母親說“娘,我這衣兜裏就這些,我都搜出來給您,等我發工資了再回來,您也莫急,先把這些留著給安安,馬上要放暑假了,就都留著給老二吧。家裏需要的,先緩緩再說,先讓安安夠用。”
    這是母子二人在堂屋的交談過程,蔣明菊在廚房洗碗,聽了個一知半解,並沒有在意。
    等到了晚上,夫妻倆在房間裏的時候,蔣明菊把兒子易家榮安頓好了,這才與自己男人說心裏話“平,你這在農場做事,方便的時候,給我買一雙高跟鞋回來,我聽弟妹們說,他們學校有一個老師穿著高跟鞋,好洋氣哦,我也想要一雙。”
    易隆平連忙解釋說“不行啊,沒有錢了。我荷包裏一分錢都冒得了,哪裏有錢買高跟鞋。那高跟鞋又貴得很。”
    蔣明菊一聽就不高興了,天天幻想著穿一雙高跟鞋,顯擺顯擺一下的,等男人回來就讓自己男人滿足一回,這可好了,一回來就說沒有錢了。反問一句“你錢呢,都上哪裏去了。”
    易隆平也是實話實說“剛才都給娘了,二弟安安那裏需要錢開支,他在外頭,不比在家裏,不能讓他太卡著了。”
    蔣明菊可不依不饒的“喂,安安那裏需要錢,那是爹和娘的事,也輪不到你來操心,把我們娘倆照顧好,才是你的本份。”
    易隆平一聽媳婦這樣說,又覺得媳婦占有理,可家裏為難,自己是大兒子,分擔一點家裏壓力,也說得過去。
    想到這裏,就安慰媳婦說“以後有機會,再給你買一雙高跟鞋就是,又不是急著穿。”
    蔣明菊心裏憋得不行,見男人說話活泛,以後再買,也不好過度爭吵,就隱忍了。把怨氣歸在婆婆身上。家長憑什麽要我男人的錢。
    事情就這樣告一段落了。
    從那以後,易隆平就習慣了問母親家裏還需不需要錢用,大弟那裏夠不夠,如果需要,就會掏出一部分給母親家用。
    母親拿著大兒子的錢,也不是自己吃了喝了,還不是為家中小一點的孩子們的開支。
    這一來二去的,蔣明菊的高跟鞋,遲遲就沒有兌現。
    再加上自己男人賺工資了之後,從來都沒有給過自己一分錢。
    這易隆平想到是,媳婦跟自己父母住在一起,吃喝有父母全部安排包幹,親戚朋友送情搭禮的事,也不用媳婦操心,所以不需要錢的開支。鄉村的人們,都是這樣過日子的。並沒有哪裏不妥的。
    可是,蔣明菊的想法就不是這樣子的,她認為,家中大小事務,有婆婆在當家,就應該歸婆婆來管,與她無關。自己男人的錢,憑什麽自己就不能花了。
    嗨,她是沒當家,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呀。
    莫要小看著這一家子的吃喝穿住用,都是隱形的開支,算都算不明白的。肉爛了在鍋裏。
    更何況這是一大家子人,弟弟妹妹幾張口,都在上學讀書,打開門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七大法寶都少不了。婆婆當家也有婆婆的難處。
    兒媳婦見不到男人荷包裏的錢,更是委屈。
    如果兒媳婦能想著,大樹底下好乘涼就好了,跟著公公婆婆一起過日子,終究要輕鬆一些。至於錢,就不可能都歸你一個人去奢侈了。
    事情想不通,又在一個屋裏,時間一長,鼻子不對鼻子,臉不臉的,易隆平是偶爾回家小住,夫妻團圓,哪裏看得出這苗頭不對囉。
    都是那高跟鞋惹的事端。
    蔣明菊念念不忘那最最時髦的高跟鞋,那是一個招牌,一個女兒的包裝,誰擁有了,誰就玩味。
    這日思夜想的高跟鞋,在期盼了許久之後,易隆平終於給帶回來了一雙。
    蔣明菊滿心歡喜,雖然遲來了,但是終究是擁有了,村裏就她一個人有,或者說是第一個穿高跟鞋的人。
    為了顯擺顯擺,招搖過市,蔣明菊特意在出工分做農活的時候,穿上這個高跟鞋,還沒開始幹活,引來所有人的眼光,包括男人的眼光。
    她腳上的高跟鞋,使得她,絕對成為今天的焦點。
    到了田間地頭,開始鋤草了,那高跟鞋的後跟,把鬆軟的泥土踩出了一個個正正方方的小坑,蔣明菊的一雙腳必須小心翼翼地,一邊鋤草,一邊前移,分散精力的蔣明菊,鋤草時,越來越落後了,這還不說,後來一不小心,把腳也給拐了,真是難受。
    還得硬著頭皮繼續鋤草,直熬到中午放工回家吃午飯。蔣明菊一瘸一拐的瘸回家,要多難堪就有幾難堪。還惹得同伴們在前麵抿著嘴笑她。她在後麵一瘸一拐的慢慢憋回家。
    原來,那盼望已久的高跟鞋,不僅沒有引來羨慕的眼光,反倒給村民們添了一個笑料。
    喜歡命運風水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命運風水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