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無知的意外
字數:8379 加入書籤
易隆恩從學校輟學回來之後,打魚摸蝦成為了最大的愛好,這也不是什麽害人的事,易萬謝也不用去多管他,任由著他。
那年月很少有光棍之說,再加上易萬謝夫婦都是本份的莊稼人,勤扒苦做,家中兩個女兒在先,兒子最小,家裏的條件中等八樣,已經可以了。
兒子結個媳婦,絕對沒有問題。
易隆恩到了結婚的年齡,自有媒婆牽線,娶得老婆。
一家兩代人,日子過得也算安逸。
冬去春來,寒來暑往,轉眼易隆恩的媳婦生下一男娃,可把易萬謝夫妻樂的,那是把孫子當心肝寶貝一樣來疼愛。
含在嘴裏怕化了,捉在手上怕飛了。
家中好吃好喝的,都是孫子的,在鄉村,再多好吃好喝的,都是莊稼地裏長出來的。
孫子長到兩三歲,能走會跑,能吃能喝。
做了婆婆,當了奶奶,易萬謝的老婆,變著花樣照顧著寶貝孫子。
這也是一個夏天的午後,小孫子午覺醒來,做奶奶的想方設法給孫兒做點什麽吃的呢。
嗯,有了,家中雞蛋那是沒少過,自家喂養的雞,下得蛋,都是給孫子吃的。什麽蒸雞蛋,幾乎每天都少不了。
或是雞蛋皮做湯,又或是雞蛋炒韭菜,再或者番茄炒蛋等等,翻著花樣做給孫子吃。
今天這午後有時間,做奶奶的索性做一個別開生麵的雞蛋給孫子吃。
雞蛋還能怎麽做換個口味呢,那就是紅糖荷包蛋。
早年,荷包雞蛋在鄉村可是最美味的一道佳肴了。
這奶奶當得稱職得很,今天準備給孫兒做一道人間美味,別出心裁讓孫兒吃個爽快。
隻見奶奶來到雞窩,從裏麵撿出三個雞蛋,這真是剛出窩的新鮮雞蛋囉。
來到廚房,把鍋灶收拾幹淨了,灶裏點上火,把灶台燒到微熱,倒下炒菜用的油,那油在鍋裏“滋,滋,滋”地響,奶奶把灶裏的柴火添好,就到灶台拿起一個雞蛋,在灶台上輕輕那麽一敲打,雞蛋殼就碎了一個小縫,奶奶迅速把第一個雞蛋打在滾熱的鍋裏,那一個雞蛋在偌大的鍋底,被鍋裏的熱油炸得直冒白色花花泡泡,煞是好看。
稍稍炸個分把鍾,再用鍋鏟把雞蛋翻個麵,換另外一麵在鍋裏用油炸著。翻麵後,雞蛋隻需炸半分鍾就可以了。
奶奶拿過瓷碗,把兩麵都炸好的雞蛋鏟到瓷碗裏,第一個荷包蛋就這樣成功地炸好了。
奶奶手腳麻利地再到灶裏掰弄柴火,弄到恰到好處,再回轉到灶台,就去打第二個雞蛋。
跟第一個雞蛋一樣,兩麵都炸好了,鏟到瓷碗裏。
第三個荷包蛋,照樣精心炸好,奶奶再把瓷碗裏的兩個荷包蛋重新倒入鍋裏,加上水,在鍋裏把水煮開,一碗好看的荷包蛋做好了。
光是好看還不夠,還得好吃啊。
什麽最好吃,糖啊,紅糖最好吃,甜唄。
奶奶知道家中紅糖沒了,但是。有一個更好的東西,比紅糖還要甜還要“好吃”,那就是“糖精”。當時的特別產品,一經銷售,大受鄉村人的喜愛,幾乎家家都有,都把這“糖精”買回來放在家裏備用。
什麽煮湯圓,放點“糖精”,不用給多,隻需那麽一丁點兒大的小顆粒,三兩顆就足夠了。
所有家長都知道,“糖精”這玩意兒太過精致,用時隻需一丁點一丁點。還知道不能多吃。隻有在特殊情況下才用到它。
奶奶沒找到紅糖,不如就用“糖精”來代替,照樣好吃,反正是甜的,還特好吃。
“糖精”放鍋裏煮了一小會,灶裏火弄滅了。再把三個“糖精”荷包蛋鏟到碗裏,還稍稍放涼一會,就準備喂給孫兒吃。
小孫兒知道奶奶在給他弄吃的,也不調皮,一個勁的等著吃好東西。因為睡了午覺起來後,肚子裏真餓了吧。
隻等奶奶做熟了,小家夥這才屁顛屁顛的圍著奶奶,等著喂。
不涼不燙的一碗荷包糖精雞蛋,端在手上,溫度正好,奶奶開始給小孫兒喂起來。
小孫兒還滿口叫著“奶奶,奶奶。”
奶奶沒有意識到,這兩聲“奶奶,奶奶。”是孫子最後的叫喊。
奶奶端著荷包蛋,順手拿過一個板凳自己坐下來,兩三歲的孫子,幹脆站著,這高度正適合喂。
奶奶先把荷包蛋用筷子弄開,那漂亮的荷包蛋立馬成為荷包雞蛋散。
奶奶夾起一小塊,喂進孫兒的口裏,孫子立馬嚐到了甜甜的味道。真叫好吃啊。
奶奶專心致誌的喂著,時不時的喂幾口就讓孫兒喝兩口湯。
那荷包雞蛋的甜湯水,溫溫甜甜的,還帶有輕輕的油炸香,實在好喝。
就這麽,一個荷包雞蛋弄散吃喝完了,再弄第二雞蛋,不一會也吃完了。
見孫兒吃得滿意喜歡,把第三個也弄散,喂給孫兒吃。小小孫兒,吃得那叫一個舒服,喝得是那麽滿意。
三個荷包雞蛋,聽起來很多,但是,加在一起,也就拳頭大的量。說多也不多。偶爾一口氣吃三個,也無大礙。隻要不天天吃,一日幾餐的吃,應該沒問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奶奶自己都舍不得多炸幾個荷包雞蛋,自己也可以吃幾個。老人家是舍不得的。都留著給孫兒吃。所以,才有心隻炸了三個荷包雞蛋。如果孫子實在吃不了,自己再吃剩下的。
孫兒都吃完了。因為第一次吃。太好吃了。孫兒看見碗裏全部空了,這才不吵也不鬧,到一邊自己玩耍去了。
奶奶給孫兒做了一碗絕佳的荷包雞蛋,自己心裏都別提有多麽的愉快。
這就是長輩對晚輩的疼愛,鄉村的老人是這樣,城裏的老人也是這樣,天底下的老人,大抵都是這樣吧。
奶奶趁著孫兒自己玩耍得高興,自己幹脆去篩米。
剛剛上午,老伴易萬謝把穀子挑到機房碎回來了。早些年機房把穀子碎成米,回來之後是要篩上一遍才能吃的。
去機房碎穀子,碎完之後,再用風抖機,人工把碎過的穀米,倒進人工風抖裏,把米和米糠分離開開。
那風抖機是工製的,把碎好的穀米倒進去,打開一個小遛口,用手搖著風抖機的搖把,隨過的穀米分三樣從三個遛口流出來。
這玩意“遠看像匹馬,近看肚子垮,肚子裏翻花樣,屁股頭阿三樣。”說得就是這木製玩意。
這屁股阿的三樣是,米,米糠,碎米末。各人都帶回來,米糠用來喂豬,碎米末喂雞。
從機房碎回來的米,還需要篩一遍的。從好的米篩下來的細碎小米,可以留著攢起來,等攢多了之後,再把細碎米整理整理。
這些細碎小米用水一洗,輕的浮在水麵處理不要,然後用大水瓢把細碎小米一點兒一點兒慢慢從水瓢裏蕩出來,最後的細碎石子就剩在水瓢裏丟了。
就這樣,洗好的細米,把水瀝幹水份,在太陽底下曬幹備用。
再把這細米倒在大鍋裏,灶裏開火,把這一鍋細米在鍋裏不停的翻炒,直到細米炒成焦黃顏色,就算炒熟了。
炒熟的細米,聞著都很香。
攤涼之後,最後把“糖精”放到裏麵,拌勻了,送到機房碎成粉末,那熟米粉聞著更香。
拿回來,舀上一兩勺,用滾燙的開水一衝泡,就是一大碗,哦,那口感,世上絕無僅有,隻有鄉村七八十年代有,到了九十年代,因為沒有碎米的機房,這樣,細米也沒有了,隨之而來,那香噴噴的熟米粉也隨著時代退市了。
再說等奶奶把米篩完了,收拾好大米細米,再去看小孫子。
隻見小孫子,自個兒坐在一個角落裏,又迷迷糊糊地睡著了。
奶奶想著孫子吃飽喝足就睡得好,這也是正常現象,把孫兒抱到床上,又開始忙家務活了。
等到吃晚飯的時候,一大家人都回來了,再去看孫子,孫子在床上哭喊著,可把大人都嚇倒了,趕快去抱孫子下床。
小孩子哭鬧著,還以為是小孩子的天性,都哄著孩子,誰知孩子越哄,哭得越厲害。
小孩子不會表達,男孩子開口說話遲,直到孩子哭鬧夠了,大人以為是孩子哭鬧得太累了才慢慢安靜下來。
都以為是孩子的正常表現,大人們各自忙著,直到小孩子太安靜了,大人覺得不對,因為這不是晚上睡覺的時間啊。
易隆恩的媳婦再去抱自己兒子的時候,才發現兒子不對勁,慌忙喊婆婆“媽,小安安他怎麽了,怎麽一動也不動了。”
奶奶聽到兒媳婦驚喊,急忙過去看孫子,這才發現不對勁,以老人的經驗,孩子八成不像是正常的樣子。
一大家人都在家,慌裏慌張地把孩子送到當地醫院。
之前的合作醫療的赤腳醫生早消失了,隻能把孩子火速送到鄉衛生院。
鄉衛生院離家可有著一段距離,又左鄰右舍去借車子,不是借小轎車,是借農用車子,這農用車可比步行快多了。
這麽大的急事,是越快越好的。
這一番折騰,一家人才把孩子送到鄉衛生院。
醫生一接診“這都沒救了,娃兒的瞳瞳都散開了。你們來晚了,早來興許有救。”
醫生的話,把一家人都說傻了。
孩子的母親首先拉住醫生的衣服“求求你,救救我孩子。救救我孩子。”
醫生搖頭“能夠救,我們一定全力而救。這娃兒,有可能是食物吃得不對。”
回天無力,醫生也不是神仙。即使神仙來了,也救不回來的。
任憑一大家人在醫院門口,哭的哭,求的求,已無回天之力了。
還是兩代男主人,擦去眼淚,抱著孩子,原路坐農用車回來。
淒涼的事情,誰都不忍心多看。早有鄰居左右,見他們一家人回來,紛紛到他們家裏,有人當場要他們先把孩子埋了。
孩子入土的事,當由男人們去做。
易隆恩的媳婦癱軟在地上,這才開始詢問奶奶,孩子在家都經過了什麽。
奶奶百思不得其解,跟平常一樣,也沒有做什麽出格的事情。
兒子易隆恩問母親“媽,安安他今天都吃的什麽,有沒有在別人家吃飯。醫生說是孩子吃壞了東西。”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奶奶回憶一天當中的特殊情況,怎麽都沒有特別的地方。也沒有去鄰居家裏。
這就奇了怪了。
這易隆恩的老婆,無論如何都要把事情弄個水落石出。如果不弄明白,如何安得了心。
婆媳倆在家裏,孩子的奶奶就把當天一整天的經過,詳詳細細地說給兒媳婦聽了。
兒媳婦也覺得沒有任何疑問。
但是,易隆恩的媳婦已經知道了孩子是在吃了荷包雞蛋之後,就再也沒吃東西了,並且是吃了雞蛋之後的幾個小時,孩子就出現了哭鬧症狀。
經過這一推測,兒媳婦就懷疑這荷包雞蛋出了問題。兒媳婦並沒有懷疑奶奶會做什麽手腳去害自己的孫子。
可是,這荷包雞蛋確實很蹊蹺。
易隆恩的老婆又問孩子的奶奶,荷包雞蛋裏都放了一些什麽。
奶奶一五一十的說了,家裏沒有紅糖,就放了一丁點兒“糖精”。
誰都知道,“糖精”比紅糖更甜更好吃。這個也很正常。
到了第二天,易隆恩的媳婦,把孩子最後吃了放“糖精”的荷包雞蛋,說給他聽了,他就去醫院打聽這荷包雞蛋對“糖精”吃了有沒有問題。
醫生一聽這話,是大驚失色“紅糖與白糖,都不能與雞蛋放在一起吃。吃了,少則肚子會疼,重則食物中毒,必須及時就醫。而糖精,與雞蛋在一起吃,更嚴重。大人吃了都會中毒很嚴重,小孩子吃了,危險加重了。”
易隆恩聽得目瞪口呆。
因為是自己母親一手造成的悲劇,又不好責難母親,這個他還知道隱瞞。就不想告訴媳婦真相,以免婆媳關係不好。
過了一段時間,這事件的真正原因,還是被易隆恩的媳婦知道了,從此,婆媳關係降到冰點。
這易萬謝的老婆,上麵,因自己打頭生了兩女兒,跟自己的婆婆關係不好。
現在,因孫子的事,又與自己的兒媳婦關係不和,看來。她命裏婆媳關係就不好吧。
為了療傷,易隆恩帶著媳婦,隨著打工的潮流,外出打工去了。
因二人都沒有一個一技之長,隻能做些力氣活。
到了大都市,那是一個更大更複雜的社會,賺錢都是靠本事。
易隆恩也到過易隆平他們的工地上幹過。自己既不會瓦工活,又不會木工技術。隻能幹小工。
這工地上的小工,本來就是最底層的生活模式,隻要有力氣,誰都可以做。
在他大哥易隆平的工地上,也得不到多大的照顧。問題是,爭高工資的活,他易隆恩又做不來。幹了一段時間就自己離開了。
易隆平一大排堂兄堂弟,也不是人人都可以照顧得過來的。
易萬謝這一支,就這麽平平淡淡的,跟大多數普通老百姓一樣,過著屬於自己的生活。
易萬謝曾經有過機會認識蘇新皓,可惜都錯過了。
即使易萬謝因易隆平的原因,認識了蘇新皓,問題是,他會不會重視蘇新皓的能力呢。
說不準他一點也不相信什麽住宅勘測,祖墳風水這類大多數人都不認可的事情。
這就是,什麽樣的命運,會遇到什麽樣的人。
世外高人,不是每個人都有那個認識的緣分的。
就算有機會認識,也不知道交往。
“貴人不可賤用。”不是誰都能理解到的。
在香港,澳門,廣東,台灣等地,住宅勘輿,幾乎人人皆知,並且大多數都會接受它的存在。
越是不知就裏的人,越愛否定。
喜歡命運風水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命運風水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