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展銷會”

字數:5337   加入書籤

A+A-




    大明皇帝朱仲林對小兒子的成就很滿意,對大兒子的態度也很滿意,。
    看著兄友弟恭的哥兒倆,五十九歲的老皇帝笑的非常開心。
    笑過了之後,皇帝就總結式的開啟了下一個話題:
    “好了,那澳洲未來的總體開發方向就這麽定了。
    “烜兒的王城就放在東部,在這個環境不錯的山穀裏,以此為中心逐步向兩側開拓。
    “然後,包括王城的具體選址要求,周圍的基礎配套設施乃至是工廠要怎麽配置。
    “烜兒你自己有沒有什麽特別的想法,說出來讓我跟你大哥一起給你參謀一下。”
    朱簡烜想了想說:
    “我看過皇兄準備的方案了,之前雖然還沒有確定王宮位置,但是開發流程已經做好了。
    “都是專業的工匠設計的,也沒有什麽不好的地方,現在選定了王宮,按照流程逐步展開就行了。
    “不過對於王城本身,兒臣倒是有點想法。
    “咱們藩國的王城和王宮,一定要按照類似紫禁城這樣的模式建造嗎?
    “可不可以直接按照民間園林的形式建設?”
    紫禁城的格局非常方正,宮內完全沒有樹木,建築之間的距離也很遠。
    日常住起來並不舒服,遠不如城外的那些行宮,也不如民間富戶們的江南園林。
    所以很多比較任性的皇帝不喜歡住紫禁城。
    嘉靖習慣住西苑,乾隆喜歡住圓明園。
    朱元璋和雍正這種工作狂,倒是喜歡直接住在紫禁城裏麵。
    可能是因為紫禁城門外就是六部衙門,皇帝要召集這些大臣來開會是最方便的。
    如果住在城外的行宮裏,想要見哪個部門的大臣,讓太監出去宣召的來回路上都需要很長時間。
    就算是雍正,也專門整了個養心殿,生活辦公放在了一個院子裏,不在整個紫禁城裏麵跑。
    所以朱簡烜就尋思著,自己幹脆直接造個江南園林,不去修建古板的正式宮殿了。
    老皇帝聽到了這個問題,頓時就覺得自己終於有機會教育孩子了:
    “藩國的第一座王宮,理所當然的應該按照標準模式建造。
    “因為王宮不隻是你這個藩王的家,也是藩國的政治中心和王室的象征。
    “藩國都有一個足夠嚴肅正式的官方宮殿,用來舉行正式的朝會和各種慶典禮儀活動。
    “如果你覺得這種王宮住著不舒服,那就自己再慢慢的攢錢,建設更加舒服的離宮別苑就是了。”
    朱簡烜倒是知道,大明的紫禁城的大殿,其實有著類似歐洲教堂的象征意義。
    還是各種官方禮儀慶典活動理所當然的舉辦場所。
    以前朱簡烜隻是不太確定,下麵地方的藩王王宮,是否也必須用類似的設計。
    現在看老爹這個態度,應該是沒得商量了。
    最後無奈的嘟囔了一句:
    “我隻是不想浪費錢,不想要浪費資源,建國初期造大型宮殿,實在是太浪費了。”
    老皇帝頓時就樂了:
    “你竟然還怕浪費錢,你那麽的發明創造專利,放著不動就能自己生錢了。
    “說起來,你這兩年不是又有了很多新發明嗎?
    “再宣傳一下,多授權一些出去,不就又是一大筆錢嗎入賬了。”
    太子聽了老皇帝的話,就在旁邊建議說:
    “父皇,兒臣覺得去年春天您搞的那個展覽,宣傳效果就非常的不錯。
    “後來很快就有很多商人,來買了烜弟的專利了。
    “要不您再出麵搞一次?”
    皇帝聽了稍微一愣,對展覽這個稱呼有點懵。
    不過稍微反應一秒,也明白過來太子所謂的展覽是什麽了。
    就是去年自己把宗室、官員、貴族們都叫來,一起到朱簡烜的實驗室參觀。
    當時自己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敲定給朱簡烜的獎勵。
    後來的商業宣傳作用算是意外之喜。
    去年春天的那場活動展示的成果,現在很多已經進入了生產狀態,開始發揮出巨大作用和影響了。
    朝廷官方和皇室投資的第一批新型鋼鐵工廠已經開始生產。
    煉鐵高爐的燃料成本斷崖式的下降。
    過去煉一噸生鐵的煤炭,現在已經能煉出三噸來。
    煉鋼的速度更是爆發式的增長。
    過去的坩堝和炒鋼工藝,一次隻能處理幾十公斤的鐵水。
    現在的轉爐煉鋼出爐直接以噸計。
    現在一天的鋼產量,就能超過以往一個月的產量。
    鐵匠作坊正在變成規模化的鋼鐵工廠。
    蒸汽機驅動的專用機床,也已經開始在各個軍工廠裏麵應用。
    軍方造槍和鏜炮的速度直線上升。
    皇帝要給吳王準備護衛軍團的花銷,因為軍工廠的工藝升級被抵消了大半。
    總體上的財政壓力也稀釋下來了。
    與此同時,朝廷官廠的龍江造船廠,最近也完成了蒸汽帆船的改造實驗。
    按照朱簡烜的建議,采用了較為保守的方案。
    在船體中部兩側加裝明輪,主要用於穿過無風帶或者逆風帶。
    平時航行仍然是風帆為主動力,
    皇商專門成立的蒸汽工廠,完成了蒸汽機車的初步實驗,準備建設一條南京到杭州實驗性鐵路。
    除了這些官方的產業之外,上次活動在民間的宣傳作用也很不錯。
    民間也有很多人抓住商機,也開始跟著賺錢了。
    主要是往複式蒸汽機和硫化橡膠,迅速成就了兩個全新的產業。
    蒸汽機哪怕是單純的抽水,都比原來的蒸汽機好用得多,效率也高了一個數量級。
    礦山單純買來用,都能直接省錢了。
    更多的廠商直接買了授權,按照朱簡烜的圖紙直接開始製造和銷售。
    硫化橡膠也是一樣,在大量的行業迅速鋪展開來了。
    特別是在車輪上的應用,普及的最為迅速。
    還有不宜公開談論的“風流如意袋”,也就是朱簡烜前世的避孕套。
    也開始成為某些場所的必備工器具。
    朱簡烜這個擁有大量超級專利的發明家,也已經迅速變成了小富豪。
    朱簡烜實驗室的工匠們,也按照朱簡烜的規劃,拿到了在他們看來頗為不菲的額外分紅。
    再加上吳王殿下本人確實“賢明”,為大臣們避免了廢長立幼的朝局動蕩,所以他們都樂意吹捧。
    下麵得了利益的宗室和廠商更加願意吹捧。
    現在朱簡烜在民間工商業群體內的聲望正在迅速飆升了。
    皇帝稍微考慮了一下,就慢慢的點頭說:
    “我覺得可以再搞一搞,這幫人就算是自己沒賺錢,他們的同鄉同族多半都賺了錢。
    “隻要今年我不提什麽額外的要求,他們應該樂意來尋找新的商機的。
    “老大你去跟烜兒討論著怎麽組織吧,規劃好了我去叫人來。”
    太子馬上拱手答應著:
    “兒臣遵命。”
    朱簡烜聽了老爹和大哥的討論,突然意識到這種活動不就是“展銷會”嗎。
    找個大場地,讓開發和生產廠商把自己的產品擺出來,讓經銷商來瀏覽和洽談合作。
    前世自己經常能看到類似的活動,不過自己大部分時候隻是閑逛,基本沒有直接參與進去過。
    現在自己已經成了這種活動的主角了,還是皇帝直接組織的全大明最高級的展銷會。
    不過,自己展出的東西,也確實是這個世界上最頂級的發明,甚至是能夠影響世界的發明。
    別說開個低級的展銷會了,就算是搞專屬的發布會都足夠了。
    這種活動也確實能夠加速技術的應用速度,乃至整體上拉高大明手工業的生產生產力。
    如果工業革命鋪開的足夠快,甚至有消解社會矛盾的作用。
    朱簡烜當然也不會拒絕這種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