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蘇轍:從進士及第到宰執重臣

字數:3068   加入書籤

A+A-




    一、早年求學與科舉入仕
    蘇轍,字子由,晚號潁濱遺老,誕生於北宋寶元二年(1039年)三月十七日,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是北宋時期兼具官員、文學家、思想家身份的傑出人物。他與父蘇洵、兄蘇軾並稱“三蘇”,同列“唐宋八大家”之列,以其深厚的學術底蘊與卓越的藝術成就,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蘇轍自幼成長於一個濃厚的學術氛圍之中,其父蘇洵博學多才,尤精於經史,對儒家經典有著深刻的研究。在父兄的悉心教誨下,蘇轍從小就接受了係統的儒家教育,不僅熟讀經書,更深入領悟其中的義理。這種家庭教育背景使得蘇轍的學問根基堅實,思維敏銳,為其日後的學術發展與政治生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嘉佑二年(1057年),時年十八歲的蘇轍與其兄蘇軾一同踏上科舉考場,參與進士科考試。兄弟倆憑借出眾的才學與過人的文采,雙雙脫穎而出,成功登科進士,一時傳為佳話。蘇轍初入仕途,即被授予試秘書省校書郎一職,負責典籍校勘與編纂工作,這既是對他在文學方麵造詣的認可,也為他了接觸、整理大量古代文獻的機會,進一步拓寬了他的學術視野。
    不久之後,蘇轍調任商州軍事推官,轉戰地方行政,開始涉足司法與軍事事務。這一職位的轉變,標誌著蘇轍正式步入宦海,開始了其從文人到官員的角色轉換。在商州,他不僅要處理日常的軍事與法律案件,還要應對地方治理中的各種複雜問題,這對於年輕的蘇轍來說,是一次難得的實踐鍛煉,使他在實際工作中錘煉了行政能力,深化了對社會現實的理解,也積累了寶貴的基層工作經驗。
    二、政壇起伏與反對新法
    宋神宗熙寧年間,麵對北宋王朝麵臨的財政困局、軍事疲軟以及吏治積弊,宰相王安石力主實施全麵的經濟與政治改革,史稱“王安石變法”。這場變法旨在通過財政、軍事、教育、農田水利等方麵的一係列革新措施,實現富國強兵,扭轉國家頹勢。然而,變法自始便引發朝野內外的廣泛爭議,其中,蘇轍以其獨特的政治見解與敏銳洞察,對新法持有審慎乃至保留的態度。
    蘇轍對新法的質疑並非出於對改革本身的否定,而是基於他對時局的深度剖析與對改革方法論的獨立思考。他認為,王安石的新法雖然初衷良善,但在實施過程中過於急功近利,缺乏充分的調查研究與民眾基礎,可能導致社會動蕩,損害百姓利益。尤其是變法中的某些措施,如青苗法、免役法等,蘇轍認為其在執行過程中易滋生腐敗,加重農民負擔,有悖於儒家仁政理念。因此,他並未全然附和新法,而是堅持理性發聲,以期引起朝廷對改革潛在問題的關注與調整。
    蘇轍的這一立場使其在神宗朝後期遭遇政治壓力,被視為變法派的對立麵。盡管他在政論上表現出卓越見識與膽識,但未能得到神宗皇帝的全力支持,反而因直言敢諫而受到排擠。最終,蘇轍被外放到地方,擔任河南留守推官,遠離了中央決策的核心圈層。然而,這次外放並未挫敗蘇轍的政治理想,反而成為他磨礪政治理論與道德風骨的重要階段。
    在地方任職期間,蘇轍跟隨張方平、文彥博等名臣,親曆地方治理的種種難題,深入了解民情民意。他積極投身於地方事務,積累了豐富的行政經驗,尤其是在處理地方經濟、司法、教育等問題上,展現了其務實高效的施政才能。同時,地方官任上的種種挑戰與困難,使蘇轍更加堅定了對儒家仁政理念的執著追求,進一步打磨了他的道德品質與人格魅力。
    蘇轍在地方任職期間,不僅在實踐中深化了對國家治理的認識,也通過與張方平、文彥博等賢臣的共事,吸取了他們的政治智慧與道德修養。這些經曆使他在逆境中保持了對理想的堅守,對民眾福祉的深切關注,以及對公正清明政治的不懈追求。盡管身處逆境,蘇轍的政治理念與道德風骨卻在磨礪中更為成熟,為他日後重返中央、擔任要職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重返中樞與位列宰執
    宋哲宗即位後,政局出現重大轉折。哲宗初期,由於年幼,由高太後垂簾聽政,政治傾向較為開明。此時,蘇轍以其深厚學識與穩健行政能力獲得朝廷賞識,得以重返中央。他曆任右司諫、禦史中丞、尚書右丞等要職,最終晉升至門下侍郎,躋身朝廷宰輔之列。在這一時期,蘇轍積極參與國家決策,秉持穩健改革理念,關注民生疾苦,展現出了深思熟慮、務實理性的政治風貌。他主張改革應以緩和矛盾、穩定社會為目標,避免激進措施導致社會動蕩。其政策建議多立足於儒家仁政思想,強調公正公平,關心弱勢群體,體現了其深厚的人文關懷與高尚的道德情操。
    然而,隨著哲宗成年後親政,政治風向發生轉變,朝廷趨於保守。蘇轍因直言敢諫,批評時政弊端,觸怒哲宗,遭到貶謫,先被貶為知汝州,後又連續遭貶,政治生涯陷入低穀。直至晚年,宰相蔡京專權,蘇轍再遭降級,無奈之下,他以太中大夫致仕,退居潁昌,築室隱居,閉門謝客長達十餘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隱居期間,蘇轍並未消極避世,反而將更多精力投入到學術研究與教育子弟上。他在儒學領域的貢獻尤為突出,深入探討儒家經典,對儒家思想進行了創新詮釋,特別是在理學思想的形成過程中起到了關鍵推動作用。他的學術研究既繼承了儒家傳統,又有所突破,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在文學創作上,蘇轍以散文著稱,尤精於政論與史論。其散文文風“汪洋澹泊,有一唱三歎之聲,而其秀傑之氣終不可沒”,正如其兄蘇軾所讚譽。蘇轍的散文立意深遠,邏輯嚴謹,語言質樸而富有韻律感,展現出其深沉的人文關懷與高尚的道德情操。此外,蘇轍的詩歌雖力求追步蘇軾,風格淳樸無華,文采稍遜,但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同樣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五、身後哀榮與曆史評價
    政和二年(1112年),蘇轍逝世,享年七十四歲,被追複為端明殿學士、宣奉大夫。南宋高宗朝,蘇轍先後被追贈為太師、魏國公,孝宗時又被追諡為“文定”,足見其在後世的崇高地位。
    綜觀蘇轍的一生,他既是政壇上的堅定理想主義者,又是文壇上的璀璨明星。他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深邃的學術造詣和不朽的文學創作,為後世留下了一份寶貴的文化遺產。蘇轍,這位曆經坎坷卻始終堅守信念的學者型官員,無疑是中國曆史上一位獨特且令人敬仰的人物。
    喜歡古代曆史著名人物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古代曆史著名人物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