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護送入京

字數:3339   加入書籤

A+A-




    沈玉聽了崔柏崖的話,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輕聲說道:“有點意思啊,你可知道這些牲畜為何會突然死亡嗎?”
    崔柏崖皺起眉頭,思索片刻後回答道:“這個……我確實不知。或許是因為環境發生了某種變化,導致它們無法適應,最終死去。”
    沈玉微笑著點了點頭,表示讚同,接著說道:“嗯,你說得不錯。但這隻是表麵現象罷了。實際上,西川國內部已經開始動蕩不安,戰爭的陰影籠罩在每個人的心頭。而此次我兄長所撰寫的那篇文章,猶如一把利劍,直刺他們的要害,將他們的弱點徹底暴露無遺。他們害怕亡國滅種,所以才會如此緊張。”
    崔柏崖聽了之後不禁輕笑出聲,對於大舅哥的智慧和才華深感欽佩。年紀輕輕便已嶄露頭角,展現出非凡的天賦與實力。他麵帶微笑地回應道:“晨翔確實相當出色啊!我覺得此次西川攝政王的到來極有可能是衝著你哥哥而去的呢。”
    沈玉深思熟慮一番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或許他們此番前來是奔著糧食而來吧。”
    崔柏崖頷首表示認同:“西川王身體欠佳,攝政王已經執掌政權多年。如今皇子們逐漸成長起來,相互之間的爭鬥愈發激烈。這次攝政王帶著五皇子一同前來,也許正是有意要扶持他。”
    沈玉嘴角輕揚,輕鬆地笑道:“到時候自然會知曉真相,我們不必著急。不過,你可了解這位五皇子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呢?”
    崔柏崖臉上同樣掛著笑容,回答說:“據聞此人頗具才幹,深得民心,備受百姓的喜愛與擁戴呢。”
    沈玉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輕聲說道:“愛民如子固然是好事,但也需要考慮得更多才行啊。”
    崔柏崖聽聞此言,微微頷首,表示認同。他沉思片刻,接著說道:“嗯,所言甚是。那麽就讓他們好好休息一個晚上吧,明日便啟程。”語罷,他轉頭看向沈玉,待見對方亦點頭表示同意後,崔柏崖提高音量,對門外喊道:“來人!速去驛館告知攝政王,我們明日啟程。”
    門外傳來一聲回應:“遵命!”隨後便是漸行漸遠的腳步聲。
    次日清晨,陽光灑在大地上,透出一絲溫暖。崔柏崖早已整裝待發,身著厚重的鎧甲,胯下騎著一匹雄赳赳的高頭大馬。而沈玉則換上了一身男裝,假扮成貼身小廝,神情振奮地騎坐在一匹雪白的駿馬上。為確保行程安全無虞,也為了隱藏沈玉的身份,崔柏崖還特意帶上了兩名小廝和四名護衛同行。
    幾人來到驛站內,隻見攝政王和五皇子等人已經準備妥當。府城城主也早已等候在屋內。雙方寒暄片刻之後,便紛紛落坐。沈玉靜靜地站在崔柏崖身後,仔細地打量著西川的幾位使者。
    那位攝政王看上去大約有三十多歲年紀,正值壯年。他身著一襲華麗的紫袍,頭戴一頂精致的玉冠,神情威嚴而莊重。他的眼神深邃如淵海,閃爍著智慧的光芒;那高傲的鼻梁和緊閉的嘴唇,則透露出一種無與倫比的自信和堅定。或許是因為久居高位的緣故吧,他身上散發出一種強大的氣場,令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
    再看五皇子,他還是個十四五歲的少年郎呢!生得一副好皮囊,麵容英俊,雙目炯炯有神。他穿著一身淺藍色的長袍,安安靜靜地坐在攝政王身邊,仿佛並不想引人注目似的,但又讓人無法忽視他的存在。
    另外三位大人相比就顯得平凡得多了。其中楊康長著一張方方正正的臉,一臉的浩然正氣。他的年齡大約在四十出頭,皮膚微微有點黑,仿佛常年在太陽底下勞作一樣。
    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那個名叫王蒙海的年輕人。他看上去要圓滑得多,年紀不過二十來歲,但卻麵帶微笑、彬彬有禮,給人一種非常隨和的感覺。
    最後一位清顏大人則是一名武將。他的麵龐深陷有力,眼神銳利有神,散發出一種強大的氣場和威嚴,讓人不禁為之震撼,給人帶來了強烈的視覺衝擊。
    沈玉仔細地打量了一番眼前的幾個人之後,便目不轉睛地站到了崔柏崖的身後。此時此刻,她身著小廝服飾,言行舉止必須符合禮數規範,決不能有任何越矩之舉。
    而崔柏崖,則與攝政王正在談論行程安排:“攝政王大人,如果一切準備就緒,那我們即刻啟程吧。畢竟下一座城府距離較遠,如果不能及時趕到,恐怕就隻能在荒郊野外露宿了。”
    攝政王語氣平淡地回應道:“好,那就出發吧。”話音剛落,他便緩緩起身站立。其他人見狀,也紛紛跟著站了起來,並朝著門外走去。
    此次出行,西川方麵派遣了三百名將士,而崔柏崖則率領著三千名士兵負責護衛工作。這支龐大的隊伍聲勢浩大,浩浩蕩蕩地向著京城進發。
    經過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燕雲九州逐漸從之前的天災中恢複過來。老百姓們收獲了豐碩的苞米之後,緊接著又開始播種小麥。這些苞米所使用的種子都是由沈玉提供的優質糧種,因此家家戶戶都迎來了大豐收。如今大家家中都有了充足的糧食,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滿足的笑容,幹起活來也格外有勁。
    田野間的小麥鬱鬱蔥蔥,呈現出一片綠油油的景象。此時,幾位勤勞的農民正在給田地澆水。這片充滿生機的畫麵讓人感到無比振奮。攝政王和五皇子一同坐在馬車上,推開窗戶欣賞著眼前的美景。攝政王感慨道:“燕雲這回是真正挺過了這場天災啊。”
    五皇子回應說:“燕雲之地果然臥虎藏龍,我們一定要查明其中緣由,然後將這種子引入西川。”
    攝政王表示讚同地點頭:“此次其他三國或許也已察覺此事。幸而今年我們並未開戰,可以與北梁國主妥善商議一番。”
    五皇子聽了這話,微微頷首,表示理解和感激。他深知攝政王多年來為國家操勞付出,如今終於有機會過上屬於自己的生活,心中不禁生出一絲感慨與敬佩之情。
    "王叔辛苦了!您為國家所做的貢獻,我們都銘記在心。"五皇子真誠地說道。
    攝政王微笑著看向五皇子,眼中滿是慈愛與欣慰。他輕輕拍了拍五皇子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無妨,這都是身為臣子應盡的責任。如今你已成長起來,能夠承擔起西川的重任,我也算完成了使命。"
    接著,攝政王頓了頓,似乎陷入了對未來的憧憬之中。他緩緩說道:"等你繼承了西川之後,我便可安心卸下這副重擔。屆時,我希望能過上幾年清靜自在的日子,遠離朝堂紛爭,品味人生百態。"
    說罷,他臉上流露出一種深深的向往之情,仿佛已經置身於那種寧靜愜意的生活之中。五皇子靜靜地聆聽著,感受到了攝政王內心深處的渴望。他明白,這位德高望重的王叔曆經風雨,此刻渴望的不過是一份平靜與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