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大雪山大輪寺大輪明王
字數:6011 加入書籤
“吐蕃國師鳩摩智!”
段浪心中一動。
這家夥堪稱天龍逼王。
最愛裝逼。
枯榮大師吩咐本因去帶鳩摩智前來。
本觀起身放好蒲團。
枯榮、本觀等最後再溫習一遍劍法圖解,才將帛圖卷攏收起,都放在枯榮大師身前。
段正明看向段譽,道:
“譽兒,待會激戰一起,室中劍氣縱橫,大是凶險,伯父不能分心護你,你帶著你爹爹到外麵走走去罷。”
“伯父,我……我要跟著你,我不放心你與人家鬥劍……”
段譽哽咽道。
段浪在一旁聽得無語,段譽這小子真是個奇葩,要不是豬腳,絕對連第一章都活不過。
段譽討厭武功,甚至為了不學武功離家出走,跑去無量山看到人家比劍,還笑話別人。
要不是鍾靈相救,當場就被無量劍宗收拾了。
之後無量劍宗和神農幫發生衝突。
鍾靈讓段譽趁機和她跑路。
段譽卻死活不聽,非要跑去勸架,想要化解神農幫和無量劍宗的仇怨。
結果鍾靈為了救她,和神農幫發生衝突,被扣留做人質,他也被迫服下七日斷腸散去萬劫穀求救,真是蠢貨一個。
日後還是重新練個小號。
想到刀白鳳、秦紅棉、阮星竹、甘寶寶、王夫人......
別人是家徒四壁。
他何止家徒四逼。
不過段浪覺得練小號,還是得找新人,刀白鳳生個兒子是舔狗,秦紅棉、阮星竹、甘寶寶、王夫人全是女兒。
她們都有兒女了,段浪不想讓她們再生了。
“銀川公主李清露或許可以......”
對於師娘李秋水這個孫女,段浪很感興趣,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跟師娘、王夫人、王語嫣等一個模樣?
枯榮大師道:“譽兒,你坐在我身前,那大輪明王再厲害,也不能傷了你一根毫毛。”
他聲音仍是冷冰冰地,但語意中頗有傲意。
“是。”
段譽彎腰走到枯榮大師身前,不敢去看他臉,也是盤膝麵壁而坐。
段正明又是感激,又是放心,適才枯榮大師以枯禪功替他落發,那一手神功足以傲視當世,要保護段譽綽綽有餘。
段正明又看向段浪。
段浪武功不錯,但之前出了問題,他有些擔心,所以才想讓段譽帶段浪離開。
“皇兄放心,我已無礙,正好見識一番大輪明王的風采!”
段浪笑了笑,來到段正明身後,席地而坐。
他現在可不怕鳩摩智。
甚至很想試試如今的實力。
霎時間,牟尼堂中寂靜無聲。
過了好一會,本因方丈帶著大輪明王鳩摩智前來。
“明王法駕,請移這邊牟尼堂。”
“有勞方丈領路。”
鳩摩智聲音甚是親切謙和,彬彬有禮,聽起來倒不像強凶霸橫之人。
“明王請!”
鳩摩智舉步進了堂中。
段浪打量鳩摩智,隻見其身穿黃色僧袍,不到五十歲年紀,布衣芒鞋,臉上神采飛揚,隱隱似有寶光流動,便如是明珠寶玉,自然生輝。
“不得不說這家夥賣相真不錯!”
段浪暗讚,難怪鳩摩智有那麽大名頭,更是令得天龍寺枯榮大師等人如臨大敵,嚴陣以待。
鳩摩智向枯榮大師合十為禮:
“吐蕃國晚輩鳩摩智,參見前輩大師。有常無常,雙樹枯榮,南北西東,非假非空!”
枯榮大師心中一驚:“大輪明王博學精深,果然名不虛傳。他一見麵便道破了我所參枯禪的來曆。”
世尊釋迦牟尼當年在拘戶那城婆羅雙樹之間入滅,東西南北,各有雙樹,每一麵的兩株樹都是一榮一枯,稱之為“四枯四榮”。
據佛經中言道:東方雙樹意為“常與無常”,南方雙樹意為“樂與無樂”,西方雙樹意為“我與無我”,北方雙樹意為“淨與無淨”。
茂盛榮華之樹意示涅槃本相:常、樂、我、淨;
枯萎凋殘之樹顯示世相:無常、無樂、無我、無淨。
如來佛在這八境界之間入滅,意為非枯非榮,非假非空。
枯榮大師數十年靜參枯禪,還隻能修到半枯半榮的境界,無法修到更高一層的“非枯非榮、亦枯亦榮”之境。
段浪安靜坐在段正明後方,繼續煉化分散藏入五髒六腑中的真氣內力,化作屬於自己的北冥真氣。
【北冥神功入門(158/200)】
【北冥神功入門(168/200)】
……
修煉之餘,段浪分心吃瓜看戲。
枯榮大師請鳩摩智入座後,鳩摩智雙手合十,直奔主題:
“佛曰:不生不滅,不垢不淨。”
“小僧根器魯鈍,未能參透愛憎生死。小僧生平有一知交,是大宋姑蘇人氏,複姓慕容,單名一個‘博’字.......”
鳩摩智說起他和慕容博的往事,感念慕容博昔年指點和傳授他上乘武功之恩,想借六脈神劍火化於慕容博墳前,以償慕容博生前夙願。
天龍寺強者自是不願。
本因方丈說慕容博既已死了,緣分即盡,何況慕容博往生極樂,豈會在意人間武學?
鳩摩智以退為進,說自己生性癡頑,又說慕容博深信六脈神劍是天下第一劍法,恨未得見,引為平生最大憾事,堅持要借。
“這些和尚一個個真是舌綻蓮花,能言善辯。”
段浪心中感慨。
佛門能夠擴張如此之快,絕對少不了這些和尚的大忽悠之術。
這時鳩摩智取出三本秘籍。
“這三卷武功訣要,乃慕容先生手書,闡述少林派七十二門絕技的要旨、練法,以及破解之道。”
眾人一驚,少林七十二門絕技名震天下,他們如雷貫耳,尤其是這裏還有破解之道。
鳩摩智想拿這少林七十二絕技換六脈神劍,並且天龍寺可以留下六脈神劍副本,並無損失。
他保證絕不偷看,隻拿去焚化,絕不外泄。
不過這種保證,沒人會信。
鳩摩智費盡心思想要六脈神劍,傻子才信他隻是為了拿去焚化祭拜慕容博。
但當鳩摩智展示自己學會的拈花指、多羅葉指和無相劫指後,本因方丈等人頓時心動。
少林七十二絕技確實厲害,有其獨到之處,尤其是這三門指法和一陽指有借鑒之用。
可惜天龍寺做主的是枯榮大師。
枯榮大師言他們修煉自家的一陽指足矣,沒必要貪圖別人武功。
鳩摩智不甘心,以兩國邦交相威脅。
作為吐蕃國師,他在吐蕃國威望巨大,足以影響吐蕃對大理的態度。
可惜依舊沒用。
吐蕃隻是一個小國,大理豈會因為鳩摩智一句話就妥協,受人威脅。
最終還是要靠實力說話。
鳩摩智使出火焰刀對決枯榮等六人初練的六脈神劍。
無論火焰刀還是六脈神劍劍氣,都是無形的。
不過鳩摩智點了六炷香,憑借香煙可以清楚看到七人劍氣、刀氣路線走向。
段浪停止了修煉,目光灼灼,望著枯榮六人使用六脈神劍對敵,和他自身相互映照,收獲不小。
而段譽雖然被段浪吸了內力,但從昨晚到現在,依舊記住了六脈神劍劍譜。
突然。
枯榮大師兩道劍氣激射而出。
鳩摩智擋住其中一道,卻被另一道劍氣所傷,閃身退出屋外。
枯榮大師雙指回轉,劍氣縮了回來,六根藏香齊腰折斷。
眾人紛紛收指停劍。
鳩摩智跨步走進室內,微笑道:
“枯榮大師的禪功非同小可,小僧甚是佩服。那六脈神劍嘛,果然隻是徒具虛名而已。”
“如何徒具虛名,倒要領教。”
本因方丈等人不服。
鳩摩智道:“當年慕容先生所欽仰的,是六脈神劍的劍法,並不是六脈神劍的劍陣。”
“天龍寺的這座劍陣固然威力甚大,但充其量,也隻和少林寺的羅漢劍陣、昆侖派的混沌劍陣相伯仲而已,似乎算不得是天下無雙的劍法。”
他說這是“劍陣”而非“劍法”,是指摘對方六人一齊動手,排下陣勢,並不是一個人使動六脈神劍,便如他使火焰刀一般。
本因方丈覺得他所說確然有理,無話可駁。
本參卻不管那麽多,剛剛那一戰是他們贏了。
不等他開口,段浪突然起身,對鳩摩智拱手道:
“國師佛法武學高深,火焰刀出神入化,小王不才,也學到幾招六脈神劍劍法,不知道國師可願指點一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