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的形式

字數:1322   加入書籤

A+A-




    在人類還未成為動物或者成為動物的時候,自然起的是最主要的因素。但當人類逐漸自己學會吸收自然的因素,隨著時代發展,人與人之間的因果關係就越來越重要了。
    因為在s一r的聯結中,自然是自發地形成,s對r的影響不是有意的,而r也是無知覺的。但是現代社會,人與人的影響是有意的。比方說消費者的需求被商家所覺知,商家有意地去製造消費者需求的現象,而引誘消費者的消費行為。
    所以人與人之間的因果影響,就在於雙方都有覺知力,主觀上希望影響對方,達成目的。這種影響可表現在直接或間接上。直接來說就是人與人的交往,間接來說是通過人造物去施加影響,比如,物品、書籍。
    人與人之間兩強相鬥,勇者勝。如果人總是把責任歸於外在,歸於他人對自己施加的影響,那麽就會非常無力。如果自己的認知不改變,那麽還會遇到同樣的人和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潛能,但是人類有一部分真實的自我不敢去麵對,所以人總湊不齊自己的整體,隻要把自我整體投入,就能更好地與環境協調。如果自己受到誘惑和利用,那麽肯定是自己的某一部分被社會上的因素誘發,這時如果發揮自己的整體作用,那麽就可以抑製那一部分。
    我們每個人都不是完全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需要社會的資源賴以生存,但在選資源時不是非此即彼地偏執。總希望自己成為自主地選擇者。
    要想成為自主的選擇者,就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專注當前,適當地解決過去對自己人生困攏的事,不要活在過去的傷痛中。專注當前積極、建立新的關係。認為自己是有能力負責的,並訂立切實可行的目標。
    每個人都有父母自我、兒童自我、成人自我三部分。在中學激烈的學習中,部分學生無法承受學習的嚴酷環境而休學。這個時候的孩子由於需要依靠家長,而無法擺脫老師、家長的期望。這個時候可以采取折中的方式,能讀多少是多少,既對學業負責也對自己的健康負責。當環境不正確時我們有權利去尋求最優解。
    比如在大學的學習中,沒有了老師的管教,或者老師的課程很水,那麽在這種情況下就有一定自主性了。很多學生找到自己想學的東西,有自主地上課。有些學生幹脆混日子。
    每個人類都有能力對自己負責,在學習中與實踐聯係,不理會不合理的分數獎懲製度。
    在中國傳統培養乖孩子的經驗,適當地叛逆才是自主負責的行為方式。
    喜歡穿越三千世界後我成了神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三千世界後我成了神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