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0章 決戰法蘭西(上)
字數:10795 加入書籤
西元1814年9月28日,大虞光中三十九年,原滿清嘉慶十九年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
經過十幾天的調兵遣將,籌集糧草輜重等,第六次反法同盟正式開始向法蘭西進軍。
就在反法同盟進軍的前幾天,比利時安特衛普爆發了極大規模的反法起義。
法軍占領比利時已經快二十年了,在有幾十萬說法語的人口幫助下,他們依然沒能同化剩下的兩百萬人,甚至反而讓比利時人更加仇恨法蘭西人。
這也是有點本事在裏麵的。
在法蘭西帝國的殘酷統治中,比利時的工業完全被法蘭西人掌控,丁壯被抽走十幾萬給法軍當民夫,糧食動輒征走一半。
逼的比利時普通人隻能去海邊撿貝類,河裏抓青蛙吃。
要不是這塊地方物產實在豐富,又因為大陸封鎖時期法蘭西不得不發展了一下比利時的紡織業,估計比利時要死三分之一的人才能結束這場噩夢。
這種殘酷的統治,迅速催化了比利時民族意識的形成,甚至是大尼德蘭民族意識的形成。
因為這些比利時人意識到,外國人那是真會把你往死裏整的,自己人再爛,就算望之不似人君,那也比被外人統治要好。
以至於當年莫子溶以神聖羅馬帝國親王統治比利時的時期,竟然被描繪成了人人平等的黃金時期。
這都是跟法蘭西人的統治對比出來的,莫子溶時期有代表廣泛的議會,言論管製相對寬鬆,還懲處了罪大惡極的貴族和教士,甚至進行了小範圍的土改。
這樣一對比,還真可以稱得上是黃金時期。
9月24日,安特衛普大起義在有塔列朗伯爵牽線搭橋的法軍內鬼接應下,迅速吹遍整個比利時。
甚至上尼德蘭的米德爾堡和海牙都有人舉兵響應。
大量痛苦至極的比利時農民和漁夫拿著糞叉與魚叉,歡天喜地的迎接莫公澤的安特衛普團登陸。
他們寧願自己吃貝類和青蛙,也要把魚幹和黑麵包供應給軍隊。
在這些比利時百姓的接應下,由覃三覃定洋指揮的兩千上川鎮軍,三千夏藩安特衛普團,一萬八千瑞典軍隊,快速到達布魯塞爾。
覃三趁著城內法軍沒反應過來,就把他們打了出去,收複了比利時首都。
不過事情都鬧得這麽大了,拿破侖依然沒有向比利時派遣一兵一卒,隻是把一定的軍械下發給了比利時境內的法語人群。
這位法蘭西皇帝看破了反法聯軍的算計,比利時方麵的動蕩不過是癬疥之疾,關鍵在於從萊茵蘭方向突進的聯軍主力。
而事實也如同拿破侖預料的那樣,覃三的兩萬多軍隊打下布魯塞爾後,攻勢就慢了下來。
因為擋在他前麵的,是六十幾萬說法語的瓦隆人。
這些跟高盧人同源的家夥是法蘭西統治比利時時期的一等公民,沒少幫著法軍幹事,此時害怕被清算的他們毫無選擇,隻能硬頂。
10月1日。
反法同盟十八萬大軍逼近阿爾薩斯區的首府斯特拉斯堡。
這是法軍在萊茵蘭河畔的最後堡壘,失去了斯特拉斯堡,下次戰爭就要在法軍傳統本土進行了。
對此,反法聯軍參謀部做了細致的規劃。
普魯士的布呂歇爾元帥率領包含一部分神羅邦國軍隊的六萬普軍攻下法軍控製的美因茨後,從南向北繞後切斷法軍的退路。
莫公澤擔任統帥,實際上由李興泰指揮的主力十六萬人,自斯圖加特出發,從黑林山北部翻過,然後擊潰法軍小股部隊到達萊茵河畔,正麵逼近斯特拉斯堡。
但大戰並沒有立刻展開,一來聯軍的物資運輸比較落後,特別是大虞軍隊針刺擊發槍需要的金屬彈還有很多在堆積在維也納,不適合馬上發起戰鬥。
二來聯軍在等待卡爾大公率領南路軍在瑞士的戰果。
因為如果卡爾大公拿不下瑞士,那麽瑞士的法軍就可以從巴塞爾穿過汝拉山脈,襲擊聯軍側翼。
但要是卡爾大公拿下了瑞士,就是瑞士的聯軍從側翼包抄斯特拉斯堡的法軍了。
這一戰的成功與否,全在瑞士戰況如何。
但拿破侖出現了致命失誤,他沒有想到聯軍會用接近十萬人去進攻瑞士,以至於瑞士的法軍很少。
此時瑞士聯邦的軍隊,隻有拿破侖任命的瑞士聯邦法語州長,傀儡領袖德朗德爾手中約四萬人,以及一部分意大利部隊。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是拿破侖根本調不出多餘的部隊去增援瑞士,隻能寄希望於瑞士人因為不願意再臣服於哈布斯堡家族,而奮力抵抗。
瑞士也確實抵抗了,但雙方差距太大。
瑞士的精銳兵團早就被拿破侖葬送在了布達佩斯會戰,德朗德爾手中的四萬人裏麵甚至還有拿著草叉的純民兵。
這是無論如何也抵擋不住卡爾大公十萬大軍的,瑞士人固然不想再次被哈布斯堡家族統治,但奧地利人更想一雪前恥,改變奧地利帝國實質上成為了維也納選帝侯國的屈辱境地。
因此在瑞士聯邦輪值首都蘇黎世城下,卡爾大公喊出了那句‘奧地利人如果還想吃白麵包,就該在這裏死去’的名言之後,瑞士軍隊不可避免被奧地利人擊潰了。
因為在法蘭西實際控製奧地利,皇帝弗朗茨一世身邊都有法蘭西軍官監視的情況下,奧地利土地上出產的絕大部分麵粉都被征用。
奧地利人辛苦一年,隻配吃加了大量野菜的燕麥粥、黑麥粥,以及加了鋸末麵又酸又硬又澀,吃了還會引發腸梗阻的黑麵包。
梅特涅確實狠辣,本來拿破侖是不準備把奧地利逼到這種地步的,但是在梅特涅的過於配合下,法蘭西還是走到了這一步。
狂暴的奧地利軍隊在蘇黎世之戰勝利後,立刻又開始進攻伯爾尼,德朗德爾的軍隊再次戰敗,連他自己都被奧地利人俘虜。
駐紮在洛桑的法軍和意大利軍隊隻能慌忙撤到日內瓦,拚命挖掘工事,防止奧地利軍隊從這裏攻入法蘭西的裏昂。
在原本的計劃中,卡爾大公控製瑞士聯邦後,是要從這裏南下意大利,切斷北意大利和法蘭西聯係的。
但這一戰打的這麽順利,讓卡爾大公有足夠的時間增援主力。
於是他敏銳覺察到戰場變化後,致信莫公澤,要求留下少量軍隊與法軍在日內瓦附近對峙,主力則北上配合大軍進攻斯特拉斯堡。
莫公澤也毫不遲疑,立刻回信同意。
10月14日,卡爾大公率六萬五千奧地利軍隊北上,於十月10月17抵達斯特拉斯堡以南十五公裏的布呂利。
至此,聯軍從北東南三麵包圍了斯特拉斯堡,留給法軍的退路隻有西麵狹小的通道。
也就在卡爾大公到達布呂利的前一天,拿破侖也率領十三萬法軍到達洛林大區的南錫。
現在,拿破侖麵臨一個選擇,那就是已經屬於孤軍突出的斯特拉斯堡,到底守不守?
守,是非常困難的,因為斯特拉斯堡三麵被圍,部隊根本伸展不開,隻能固守城市,導致兵力和形勢上處於劣勢。
如果不守,那就要盡快撤走軍隊,聯軍很快就要合攏,再拖延幾天便走不了了。
一個小時後,拿破侖與元帥們商議完畢,斯特拉斯堡還是得守。
這是因為對於法蘭西人來說,以斯特拉斯堡為首的阿爾薩斯地區,其實不算傳統的法國領土。
因為阿爾薩斯地區一直都是在歐陸各強國,各民族手裏流來轉去。
今日屬於你,明天屬於我,法蘭西真正控製這裏也就是七十來年,其中大部分時間還是屬於獨立性很強的自由市。
所以這裏丟了並不會對民心士氣產生多大的震動,可是斯特拉斯堡往西,以梅斯、南錫為首的洛林大區那就不一樣了。
洛林和阿爾薩斯雖然在曆史課本上總是一起出現,但洛林大區在法蘭西人心目中是屬於無可爭議的祖宗之地。
若是斯特拉斯堡不守,任由戰爭在南錫爆發,對於法蘭西的人心士氣和拿破侖的威望,都會有非常嚴重的打擊。
“我需要一位最英勇,最擅長防守的元帥替我守住斯特拉斯堡一個月。”拿破侖開始講解的他的計劃。
“而我則率領主力從梅斯北上,拿下科隆後轉頭南下,奪取普魯士人在美因茨囤積的大量物資。”
“最後,法蘭西軍隊將從美因茨快速南下,在多瑙河以東與敵人決戰,一舉將他們擊潰!”
元帥們開始交頭接耳,總參謀長貝爾蒂埃元帥則解釋了起來。
“這次反對我們的所謂同盟軍中,作戰的主力其實是賽裏斯陸軍,他們大約有四萬人。
我們目前確認,至少有三個番號的賽裏斯禁衛軍和四個番號的賽裏斯皇家軍團參與了進來。
但這些賽裏斯軍隊雖然戰鬥力很強,但他們卻處在完全陌生的環境中。
因此隻要我們先把戰鬥力弱卻非常重要的普魯士人和奧地利人打垮,那麽強大的賽裏斯軍隊就會成為瞎子和聾子。
我想,損失這些精銳之後,賽裏斯皇帝一定會意識到他是不能深入介入歐洲的。
我們再派出代表團請求議和,必定能得到賽裏斯大皇帝的同意。”
貝爾蒂埃的情報還是準確的,大虞在此戰中動用的兵力也就是在四萬上下,如果把安西軍和涼藩軍也算成禁軍和京營的話,番號數量也對得上。
同時,如果法軍真的能在歐洲大陸重創這四萬軍隊,確實可以迫使莫子布更加謹慎的麵對歐洲。
隻是,要打贏的首要目標就是斯特拉斯堡能頂得住,那麽該派誰去守斯特拉斯堡呢?
拿破侖環視了一圈,周圍人都低下了頭,斯特拉斯堡三麵共有二十七八萬敵軍,要在這種強度的圍攻下堅守一個月,絕對不是易事。
“陛下,還是我去吧,麵對圍攻,我在西班牙算是很有經驗了。”關鍵時刻,馬塞納元帥站出來了。
拿破侖手下的元帥中,拉納和馬塞納應該是水平最高的,現在拉納早已戰死,能讓拿破侖稍微放心些的,也就是馬塞納了。
“安德烈,你總是在我最需要的時候出現,帝國與朕本人,一定會牢記你的功勳!”
拿破侖很高興,不過麵對皇帝的誇獎,馬塞納卻顯得波瀾不驚。
你以為他想站出來啊,皇帝的眼神一直在他身上停留,他不站出來行嗎!
10月19日,安德烈.馬塞納元帥率領一萬法軍精銳進入斯特拉斯堡,周圍的法軍達到了七萬人。
眼見法軍還是要守斯特拉斯堡,戰爭隨即開打。
這一戰,簡直就是兩個鏡像在作戰,因為安德烈.馬塞納和李興泰幾乎屬於同一種統帥。
兩人都是性烈如火,作戰勇猛,擅出奇兵,但同時不拘小節,帶兵不太在乎軍紀,跟下麵官兵打成一片,能得兵將效死,具有濃鬱江湖氣息的統帥。
唯一的區別,就是李興泰好名,恨不得死後史書上記載他就是霍嫖姚第二。
馬塞納則好色,恨不得天下漂亮的女人他都有機會去捅兩下。
10月21日,聯軍主力十一萬人在李興泰的率領下,開始強渡萊茵河,萊茵河畔的法軍抵抗半天之後,炸毀炮台向斯特拉斯堡內撤退。
李興泰命楊芳率一萬精兵尾隨,開始猛攻斯特拉斯堡外的棱堡,很快就攻下了兩個,看起來形勢一片大好。
但隨即傳來噩耗,原來馬塞納知道李興泰的渡河他無法阻止,幹脆趁機率軍四萬南下進攻距離斯特拉斯堡隻有十幾公裏的奧軍。
奧軍剛在瑞士打了大勝仗,兵驕將傲的同時還很疲憊,疏於防範的他們竟然等法軍摸到了兩公裏以內才驚覺。
六萬奧軍亂作一團,在四萬法軍的猛攻下,隻堅持了六七個小時就全軍崩潰,死傷一萬多人,狼狽向南跑了七十多公裏才穩住腳跟。
卡爾大公再次向世人展示了他在戰略戰術和練兵上的強項,同時在麵對突發情況上,又往往不太能壓得住陣腳的毛病。
李興泰立刻做出反應,他親率兩萬騎兵,貼著萊茵河南下,在斯特拉斯堡法軍向馬塞納發出警報前,攔截住了正要回城的法軍後衛部隊。
馬塞納被迫返身救援,在距離斯特拉斯堡隻有七八公裏的地方,與李興泰所部交戰。
李興泰占據優勢地形,讓邸飛虎率四千騎兵下馬充作步兵硬頂,其餘騎兵則埋伏在兩翼,等待馬塞納前來進攻。
馬塞納也識破了李興泰的布置,也隻派了數千軍隊與被逮住的後衛部隊前後夾擊邸飛虎,自己則捏著兩萬軍隊不動。
這一戰立刻變成了精銳部隊戰鬥力的比拚。
李興泰如果忍不住添兵,他的騎兵就失去了突然性,馬塞納可以從容接應甚至圍堵他。
如果馬塞納忍不住添兵,他的軍隊大部分是步兵,一動就會被李興泰的騎兵抓住機會,運動中的步兵,是很難防禦騎兵的。
戰鬥到第二天淩晨,法軍前後夾擊,依然無法撼動邸飛虎的四千人。
不但因為裝備好,還因為邸飛虎最擅長的,就是打這種阻擊戰,就如同他在奧斯特裏茨戰役中那樣。
隨著太陽升起,馬塞納選擇了認慫,因為反法聯軍的主力開始大規模渡過萊茵河,很快就要合圍了。
他一動,李興泰就動了,他先是用騎兵猛衝後退的馬塞納主力,迫使法軍主力膽戰心驚,不但隨意做出動作。
隨後立刻回身夾擊被與主力隔開的法軍,致使馬塞納不得不丟下後衛部隊,以及被他派去夾擊邸飛虎所部的三千人。
兩人初次交手,馬塞納就損失了七八千人,將剛剛擊敗卡爾大公的勝利果實,幾乎全部吐了出來。
隨後馬塞納再也不敢出城,一門心思依靠斯特拉斯堡和周圍的棱堡固守。
10月24日,聯軍陸續用大口徑火炮摧毀斯特拉斯堡外的棱堡,並將大量縱火彈射入斯特拉斯堡城內,造成多處起火。
不過馬塞納指揮得當,穩住了城內的局麵。
此時,李興泰開始覺得不對勁了,因為他怎麽看怎麽覺得法軍死守斯特拉斯堡,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而且仗都打到這時候了,法皇拿破侖怎麽還不出現。
隨後,李興泰命令騎兵沿著萊茵河,往上下遊不停搜索,結果不出意外的,正好撞上了剛剛偷襲美因茨得手的法軍。
隨即,李興泰命奧地利元帥,施瓦岑貝格親王卡爾.菲利普率軍留守斯特拉斯堡城外。
自己親率十三萬大軍前往美因茨,並要求卡爾大公必須率奧軍趕緊靠近斯特拉斯堡。
拿破侖在得知自己被發現後,當即命令若阿尚.繆拉率領主力騎兵沿途騷擾北上的反法聯軍主力。
繆拉非常漂亮的完成了任務,他的騷擾給反法聯軍造成了不小損失,可由於反法聯軍處於萊茵河上遊,可以借助水運快速趕到。
因此法軍騎兵戰果不小,但遲滯的任務幾乎沒有完成。
10月28日,反法聯軍在美因茨以南八十公裏處的曼海姆地區建立了防禦陣線,拿破侖想要先打普奧,再滅討法軍的謀劃,徹底破產。
法軍隻能選擇主動進攻,雙方在曼海姆城外展開激戰。
十萬法軍由於比較集中,不需要像李興泰的十三萬人那樣陸續趕到,因此最開始一直牢牢掌握著戰爭的主動權。
戰鬥到第二日,反法聯軍傷亡明顯超過法軍,但法軍前進的速度卻越來越慢。
因為眼看大本營美因茨被偷襲拿下,給法蘭西當了好幾年狗的普魯士人害怕了。
他們害怕這次還是會戰敗,普魯士還要淪落到提爾西特條約簽訂後的慘狀。
在布呂歇爾元帥的指揮下,普軍發揮極為出色,不但多次挫敗法軍的進攻,還發起了數次漂亮的反擊。
10月29日下午,膽大包天的李興泰將主力扔給楊芳和桂涵兩將,自己挑選兩萬騎兵渡過萊茵河,主動去尋找法蘭西的騎兵主力。
傍晚,李興泰憑借敏銳的嗅覺,判斷出了法軍騎兵的突擊方向,在半路將想要迂回衝擊普軍的若阿尚.繆拉騎兵逮住。
雙方在晚霞的映襯下,進行了一場慘烈的騎兵對決,最終無論是指揮官,還是騎兵的訓練與裝備都更勝一籌的大虞騎兵獲勝。
繆拉的兩萬多騎兵折損超過三成,大量最驍勇的法蘭西近衛騎兵被殺死,連主帥繆拉本人都是接著夜色的掩護,方才逃走。
隨後,李興泰進一步繞後,頻繁襲擾法軍。
而與此同時,卡爾大公的三萬奧軍以及大量普軍趕到,聯軍雖然分散,但在人數上的優勢還是很明顯的。
繆拉的戰敗和聯軍不斷的增援,給了拿破侖極大的心理壓力,他開始猶豫此戰是不是能得勝。
而恰好在這個時候,庫圖佐夫燒毀莫斯科的消息傳到了法軍這邊。
拿破侖無法判斷庫圖佐夫是在堅壁清野,還是真的無法抵抗隻能燒毀莫斯科,因為真真假假的消息到處傳播。
多方壓力下,拿破侖決定選擇退兵,他顧不得什麽法蘭西人的觀瞻了,決定到洛林地區再戰。
至少那裏他可以動員大量的民兵作為輔助,不至於在人數上處於劣勢。
11月1日,法軍開始撤退,他們沒有向北回美因茨,而是直接向西,往梅斯方向撤離。
反法聯軍也在李興泰的指揮下追擊,冰天雪地中雙方糾纏了四五天才最終分開。
此戰法軍損失兩萬多人,反法聯軍接近五萬。
看似反法聯軍輸了,但損失的絕大部分都是普軍和奧軍,他們都不是精兵,死了就再征召便是。
而法軍損失的則是絕對的精銳,因此實際上這一戰要算是法軍打輸了。
法軍撤退的同時,拿破侖還是通知了斯特拉斯堡的守軍,馬塞納元帥曆經艱險,將斯特拉斯堡的七萬軍隊帶回去了接近五萬。
不過迎接他的不是歡迎,而是大量的指責,拿破侖認為是馬塞納過早丟失外圍棱堡,導致反法聯軍可以隨意通過萊茵河支援,最終讓主力隻能選擇後退。
這聽起來算是有那麽點道理,因為馬塞納在河邊的棱堡確實丟的很快,也確實是因為河邊棱堡丟失,導致不能用火炮封鎖萊茵河。
但實際上是無稽之談,因為派誰來,就是拿破侖本人來,他也守不住這些棱堡。
況且法軍戰敗的最大原因,是李興泰發現了法軍的動作,沒有讓法軍突襲北邊的普軍主力成功。
但拿破侖到了這個時候為了維持威望,也隻能進行甩鍋。
隨即,拿破侖以路易.達武代替了馬塞納元帥,而差點被氣死的馬塞納元帥也順勢請辭,回到了巴黎。
戰爭進入第二階段,開始在法蘭西境內爆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