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救災

字數:5855   加入書籤

A+A-


    臨江縣的張大人站在城門口的城牆上,這裏是全縣城最高的地方,城內目皆是高低錯落的房屋殘桓,木製的房屋,土製的房屋都能日逃過洪水的魔掌
    唯有東貴西富的兩片區域的建築還算完好,到底是青磚建的房屋,被洪水衝泡了四五天,還穩穩屹立在波濤洶湧的洪水中。
    遠遠眺望還能看到寬闊的江麵,清晨江麵上水霧未散,江對岸的大山都籠罩在一片氤氳中,影影綽綽。
    洪水來臨前,臨江縣是一個清雅的寶藏小城。
    水碧山青,煙雨縹緲,青牆黛瓦,溫婉沉靜。
    城中文士泛舟遊於江上,涼風習習,煙雨蒙蒙,目之所及一派清幽景致,美得讓人流連忘返。
    置身在美麗靜雅的青山綠水間,整個人就會卸下防備,甘願醉在這天地間的淡墨山水畫韻中。
    再無心思理會凡間浮塵往事。
    而今,洪水過去,它卻麵目全非。
    這還是那個風光怡人,環境優美,自給自足,民風淳樸的寶藏小城嗎?
    洪水中的臨江縣,所有碼頭已經淹沒了。
    在新江和瑉江的洪水疊加壓力下,整座小城早已癱瘓。
    曾經煙波浩渺的碧波湖,已經被暴雨淹得沒了岸邊。
    水平麵不斷升高,昔日碧波湖上的熱鬧景象已不見了蹤影。
    洪水來臨後,昔日的美好都不複存在。
    縣府境內的名勝古跡、涼亭小橋都浸泡在水中,甚至沒了身影。
    美麗的小城被洪水浸沒,百年的古橋被衝塌,越來越多的江河湖泊不斷超過了水位線轉身就吞噬了。
    好在有江湖義士幫忙,在洪水下遊炸開了一個口子,境內三四米深的洪水已經開始消失。
    張大人相信再兩天,洪水就能全部消失。
    逃過被洪水衝走,躲在山上的老百姓看著山下滔滔不絕的洪水幾乎揪著心。
    隨著洪水退去,在外避險的老百姓便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回家的路。
    朝廷的戶部尚書方則仕帶著朝廷的一部分賑災物資來到中州府,一路上從陵江縣~江州縣~臨江縣。
    三個縣府受災程度各有不同,上遊的陵江縣受災最小,隻有江邊沿岸的幾個村子被淹。
    中遊的江州縣城牆去年剛翻新修補過,江堤被破出口的時候,正好城門還沒開,洪水沿著城門外流走了,住在城牆內的老百姓逃過一劫。
    城外的老百姓就遭了殃,一個個全都無家可歸不說,還被這無情的洪水害的家破人亡。
    到了臨江縣,方則仕入目皆是被洪水衝得麵目全非的縣郡,他年輕的時候遊學參加路過這個縣郡,原本的樣子真的都超級美的!
    可如今洪水肆虐導致人被衝走,房子被衝塌,大片農田被衝毀,
    洪水洶湧而過,帶走了許多老百姓的生命,隻留下了滿地狼藉和殘缺。
    如此慘虐的景象,實在令人心如針紮,難過不已。
    入朝當官多年的方則仕也被這裏的斷垣殘垣的景象痛心難過。
    方則仕作為此次來賑災的欽差大人,到的時候正好看到洪水最後褪去的時刻。
    洪水大概還有成人膝蓋深,躲在山上的村民有的人已經悄悄回家看過,滿目瘡痍,慘不忍睹。
    回到山上後,把他們見到的狀況全部告知給大家,這些災民在回家之前,他們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
    可當他們淌水回到家,看著災難過後的滿目瘡痍,看看被洪水摧垮的家園,他們再次傷心落淚。
    洪水所過之處,所有人的家都是一片狼藉。
    地麵的淤泥積了足足有半米深,大家都是深一腳淺一腳艱難地往家走去。
    老百姓站在被洪水侵襲過的院子裏,滿麵愁容,不知如何是好。
    雖然他們的家隻是土牆茅草頂,但是那也是需要付出幾代人才見積累的心血。
    可摧毀它僅需一瞬間。
    家裏養的雞、鴨、兔子牛早就被洪水衝的無影無蹤,老百姓的心都碎了,他們辛辛苦苦攢下來的東西都沒了,現在一無所有。
    有的人家運氣好,家裏所在地勢較高,雖然受損嚴重,好歹是保住了房子。
    可有人卻在這場洪水裏,永遠失去了他們的家。
    村裏大叔跪在變成廢墟的家門口,眼含熱淚撕心裂肺的痛哭流涕,“我的家沒了,我的家人都沒了。”
    整個村子都被淹了,莊稼也跟著遭了殃。
    家是根、莊稼是命,這兩樣東西沒了,等於是要了老百姓的半條命。
    辛苦一季,抵不過一場狂風暴雨。
    雨停了,老百姓卻哭的傷心了。
    城裏的南大街,曾經是一片繁華的商業街,如今,這裏變成了一片廢墟。
    臨江縣大街小巷,村裏村外都充滿了哭聲,有人嚎啕大哭,有人在無聲落淚。
    但每個人的心情都是一樣沉重。
    有人在暴雨中被絆倒,就再也無法站立起來,無法想象,他們要吃多少苦、受多少罪、花多少錢,才能讓生活恢複到昔日的樣貌。
    現在欽差大人來了,還帶來了救災的糧食,藥材,銀子,也讓大家對以後得生活有了一些希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夏墨買了一間鋪子,花了很大力氣才和李相夷一起把水淹過的房子的裏的淤泥打掃幹淨,消毒。
    她準備在這裏給老百姓義診,隻要是生病了都可以來免費看診拿藥。
    這段時間天氣多雨又潮濕,許多老人小孩都受寒生病了。
    張明非帶著護衛隊押送藥材和藥丸來到了臨江縣城外,李相夷去接了他們進城。
    運輸藥材的車輛被領到藥鋪門口,李相夷進來屋裏通知夏墨,“墨墨,藥丸和藥材都已經送來了,你打算什麽時候開始?”
    “今天晚上先把藥材和藥丸上櫃,明天一早就開始義診。”夏墨等不及了,此時的她又易容成了妙手閣閣主的麵容。
    大災後必有大疫,現在不給大家抑製住病情,她擔心這裏會爆發真的瘟疫。
    張明非進來後就來到夏墨麵前,在離她兩米左右的地方站定,並恭敬的彎腰行禮問候,“屬下拜見閣主~”
    “你一個人帶領護衛押送藥材來的?”在收拾藥櫃的夏墨轉身看向張明非。
    張明非是第一批被收進妙手閣的弟子,當時還有陳文斌,他們一人學武,一人學醫,現在都學有所成,並且成為優秀的接班人。
    妙手閣離知道夏墨是女人的也就五個,張明非也算一個,隻不過他不知道自家閣主還是墨門的門主。
    “回閣主的話,趙領主希望我屬下接受更多的鍛煉,能早日獨掌一麵。”
    “出來一路上還安全嗎?”夏墨高興的問了一句。
    張明非憨憨的笑了笑,“就是一些小毛賊,我們都解決了。”
    在閣主麵前,他很放鬆,從不會隱藏自己的真實性格。
    妙手閣的妙手回春醫院靜悄悄的開業了,不過,她讓李相夷在門口寫了一張很大的通告,開業前十天內義診施藥。
    這次也有醫學生主動過來,他們想積累經驗,這樣勤奮的醫學生,夏墨一直都是支持的。
    另一邊的城門口,張大人已經安排民夫把空場地打掃出來。
    今天,欽差大人在這裏給災民放糧,看到來領糧食的老百姓,不僅感慨著,“隻要人活著就好,錢沒了可以再賺,大不了從頭再來。”
    一旁來領糧食的大嬸兒卻暗自等瞪了這個大人一眼,心想這當然站著說話不腰疼
    這些大人們就是話說的真好聽,對他們這些旁觀者來說,災難也隻是一句話的事,
    可對他們這些真正艱難生活的人來說,一地莊稼,家裏的雞鴨牛,是他們的賴以生存的工具。
    如今,賺錢工具沒了,他們又該拿什麽謀生呢?
    老天的一場雨,落到普通人身上,就是一座山,普通人的生活陷入了深淵。
    大嬸兒因領取救災糧食的開心笑容瞬間凝固在了臉上,然後抹起了眼淚。
    洪水麵前,千般難,萬般苦,全都化成淚水,傾瀉而出。
    淚水不僅僅流在臉上,還滴在一顆顆憔悴疲憊不堪的心上。
    他們這些真正受苦受難的人也隻能緊咬牙關挺住,一寸一寸地熬,一關一關地過。
    生活把受災的老百姓碾壓在地,想活著,他們就必須掙紮著爬起來,重新向命運發出了不屈的挑戰。
    除了朝廷撥下來的糧食,方則仕從天機山莊的糧鋪買的一部分糧食也送到了。
    洪災已經過去,可恢複家園才剛剛開始。
    生活還在繼續,除了麵對苦難,大家都別無選擇。
    生活欺軟怕硬,你以笑容對它,它還你陽光一片;你對它哭泣,它將陰雨連連。
    今天,妙手回春醫館也開業了,大紅的通告就貼在大木板上,然後矗立喜愛路中央,希望能讓所有老百姓都看到。
    妙手神醫坐診的消息立即被傳了出去,不一會兒,醫館門口的街上就擺了十幾條長桌,坐了一排大夫。
    這次來的就是高級班的醫學生,已經有了行醫資格,不過,為了提升醫術,積累經驗,大家都很勤奮刻苦,進入高級班繼續學習。
    有妙手神醫的名頭,消息傳播的很快,四麵八方都有老百姓趕過來排長隊,有老,有小都被家人背著、扶著趕來看病。
    喜歡蓮花樓之絕不當小三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蓮花樓之絕不當小三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