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朝堂趣事

字數:4361   加入書籤

A+A-


    第二日清晨,天邊剛露出魚肚白,朝廷的大臣們便早早地聚集在宮門之外,等待著朝會的開始。秦懷玉也夾雜在人群中,因為他打算在今日的朝會上與李世民商討酒莊的相關事宜。
    隨著幾聲清脆的鞭響,沉重的宮門被緩緩推開。
    “上朝!”
    眾人有序地進入宮殿,文臣武將們各就各位,靜靜等待著李世民的到來。秦懷玉也站在了自己以前的老位置上。
    當李世民坐定後,眾人齊聲行禮“臣等叩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世民揮了揮手,示意眾人起身,然後高聲問道“眾位愛卿,今日有何事要奏報?”
    陛下,臣有本上奏。房玄齡出列,緩緩啟奏道“陛下,關中一帶已有兩月未曾降雨,土地幹旱,百姓生活困苦,苦不堪言。臣認為,朝廷應盡早籌劃抗旱救災之策,以解民困。”
    眾位愛卿,房愛卿所言大家都聽到了,都說說自己的看法吧!李世民看著下方站著的列位大臣說道。
    李世民的話音落下,大殿中陷入了短暫的沉默。每位大臣都清楚,關中地區的幹旱不僅關乎百姓的生計,更可能影響國家的穩定。在這個問題上,每個人的發言都需謹慎斟酌。
    陛下,臣有三策,以備旱災發生後用於救災。一位大臣站出來陳述道。
    哦?王愛卿,速速說來!
    第一策,對受災百姓進行實名登記,隨後按名冊發放救助,以確保朝廷的救濟能準確送達每個災民,防止冒領和分配不均。
    第二策,推行募捐政策,鼓勵大臣及富貴之家慷慨解囊,捐款捐糧以助救災。對於那些願意捐贈的富商子女,可特許他們進入國子監學習;而對於不積極配合的富人,則給予適當的懲戒。
    第三策,設立粥棚,命令各地縣衙建立臨時粥棚,以食物給災民。
    此三策,乃臣深思熟慮之良策,望陛下采納。
    聽到王禦史的發言,朝堂上鴉雀無聲,賑災這一難題曆來伴隨著每個朝代的興衰。盡管王禦史提出的救災三策顯得簡單,但目前來看,卻是最為可行的方案。
    李世民亦為之動容,未曾料到王禦史能獻上如此妙計。他自己在心中反複權衡,也認為這三個策略頗有見地,十分適用。
    唯獨秦懷玉聽後眉頭緊鎖,麵露憂色。
    難道王禦史真的確信這三條計策能夠救災?秦懷玉暗想,這樣做了怕不是要天下大亂吧!
    此時,長孫無忌突然站起身來,興奮地鼓掌稱讚。
    “妙極了!王禦史果然才智過人,不愧是王家培養出的傑出人才。陛下,臣認為此法值得一試。”
    此時,李世民注意到秦懷玉臉上露出異樣的表情,於是問道“懷玉,你覺得這三策有何不可行嗎?若是有不同的看法,不妨說來聽聽。”
    既然被李世民點名,秦懷玉也不再保持沉默。他以一種近乎無奈的眼神看著王禦史,然後恭敬地對李世民說“啟稟陛下,微臣認為王大人提出的這三策並不妥當。非但難以實施,倘若陛下真的采納了王大人的這三條計策來救災,不出半個月,天下必將陷入混亂。”
    朝堂上,眾人的目光紛紛轉向秦懷玉,對他的話感到困惑不解。李世民的臉色也沉了下來,質問道“秦懷玉,你這話究竟是何意?”
    秦懷玉之前提出的那三條計策,本是李世民眼中最佳的方案。然而,在秦懷玉口中,它們卻成了導致混亂的禍根。
    秦懷玉鎮定自若地走出隊列,向李世民行禮道“啟稟陛下,這三條計策中的問題並非顯而易見,若不實施,難以察覺。但我敢斷言,一旦執行,不出半月,必將引發大亂。”
    他繼續解釋道“此三策不僅不能解救災民,反而會危及大唐的江山社稷。”
    秦懷玉的話音剛落,朝堂上的眾人臉色驟變。王禦史更是憤怒地喝道“危害江山社稷?秦侯爺,你未免太敢給本官扣帽子了!莫非你因與我王家子弟有隙,便惡意中傷本官?”
    王禦史心中激動不已,他一直在尋找反擊秦懷玉的機會。如今,秦懷玉自己露出了破綻,他豈能放過這個機會。
    想到此,王禦史立刻跪倒在李世民麵前,懇求道“陛下明鑒,臣一片忠心,可昭日月。秦懷玉因與臣家族小輩有仇,便惡意詆毀臣。請陛下為臣主持公道。”
    李世民冷聲喝道“秦懷玉,休得胡言!”而王禦史則在眾人不注意的角落,向秦懷玉投去一個挑釁的眼神,仿佛在說“小子,你竟敢與老夫鬥智?”
    秦懷玉向王禦史提議道“既然您對此事充滿自信,我們不妨來個小賭局如何?”
    王禦史毫不猶豫地回應“賭就賭,難道我還會怕你這等乳臭未幹的小兒麽?你且說說,要怎麽賭?”
    秦懷玉繼續說道“那就請陛下為我們做個見證,我們可以選一個小縣城作為實驗地,實施你的三策。半個月後看效果。若你贏了,我親自上門向王子安致歉;但倘若我贏了,您便辭官歸隱,如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王禦史聽後,豪氣地答應“好!本官就與你賭這一局!”
    就這樣吧,退朝!李世民揮手說道,事情告一段落。
    就在秦懷玉即將踏出殿門的那一刻,一個小太監急匆匆地趕來,告知他李世民召他前往後殿。
    秦懷玉跟隨小太監來到李世民批閱奏折的地方。他注意到李世民正專注於奏折之上,甚至連頭都沒有抬,於是隻好安靜地站在一旁,耐心地等待。
    秦懷玉站了半個時辰,雙腿已經麻木不堪,這時李世民才慢慢抬起頭,驚訝地問道“呀!懷玉,你什麽時候來的,怎麽一直都沒出聲呢?”隨後,他吩咐王德“快給懷玉搬個椅子來。”
    秦懷玉若無其事地問道“敢問陛下召見在下,有何事宜需要吩咐?”
    李世民收起戲弄秦懷玉的念頭,鄭重地詢問道“你在朝堂上提到的王禦史的三策,是否真乃取亂之道?”
    秦懷玉毫不猶豫地回答“當然!但現今所言,恐怕無人能信。待到測試結果出爐,陛下自會明了我說的了。況且,僅測試一小縣城,絕無可能引起大規模騷亂。”
    好的,那我們就等測試結果出來再討論吧。李世民問道“你小子今天怎麽來上朝了?”
    隨後,秦懷玉向李世民詳細闡述了酒莊的事情。經過一番討論,最終決定酒莊的股權分配為李世民占四成,秦懷玉占兩成,程處默等人各占一成。由於需要借助明月樓的資金支持,因此也給了王語嫣一成的股份。
    秦懷玉還厚著臉皮向李世民請求,希望他能賜幾個字作為酒的名字。
    你打算給這酒取什麽名字呢?李世民拿起筆,詢問道。
    “陛下,隻需寫上‘杜康’二字便可。”秦懷玉回應道,“至於‘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這兩句,也請陛下賜墨。”
    經過幾筆流暢的書寫,李世民完成了秦懷玉所請求的字,這飛白技藝,確實令人讚歎。
    “多謝陛下。”秦懷玉道,“陛下,不知您還記得前段時間我提及的林邑糧食豐饒之事嗎?陛下有安排人員前去購買糧食麽?”
    李世民微笑道“此事你無需擔憂。估計此刻林邑已是大唐的領土了。自從聽了你的建議,朕便下令李道宗率領水軍從水路進發,已將林邑平定。購買糧食之事,自然不再需要。”
    秦懷玉聽後感歎道“這真的很像李世民的作風,我隻是建議你去買糧食,沒想到你直接連土地都一並收購了。”
    既然如此,那小臣就先告退了。
    李世民說道“去吧!有空多來宮中看看麗質。”
    小臣明白。秦懷玉說罷,轉身便離開了宮殿。
    喜歡大唐從攻略長公主開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唐從攻略長公主開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