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李承乾來訪
字數:3220 加入書籤
夜色漸深,月光如水灑落在雕花的床榻上。長樂公主躺在秦懷玉的懷中,她的臉龐在月光下顯得更加柔美。她輕聲說道:“夫君,母後又在催促我為秦府添丁了,妾身也想為夫君生個孩子。”
秦懷玉輕輕撫摸著長樂的長發,眼中流露出溫柔與無奈:“不是說過了嗎,你還年輕,身體尚未完全成熟,此時孕育孩子對你的身體並不好。咱們再過個一年半載,再生也不遲啊。”
長樂公主微微嘟起嘴,有些不滿:“哪有那麽嬌貴嘛,再等下去,恐怕外麵的百姓都要議論紛紛,說我不能生育了。”
秦懷玉微微一笑,輕輕握住長樂的手:“怎麽會呢?誰敢在背後嚼舌根,看我不拔了他的舌頭。你可是我最愛的公主殿下,我怎會讓他人傷害你分毫。”
長樂公主聞言,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然而她依然堅持:“反正我不管,我就是要生個孩子。夫君若不答應,那以後就去找仙兒妹妹吧,我這邊就不要夫君了。”
秦懷玉見狀,心中無奈,卻也知道長樂公主的性格。他輕歎一聲:“好好好,生,咱們生。多大的人了,還跟個孩子似的耍小脾氣。”
秦懷玉輕輕地拍著長樂的背,哄著她漸漸進入夢鄉。月光灑在他們的身上,為他們披上了一層柔和的銀紗。
第二天早上,秦懷玉早早起床,首先練習了一會兒家傳的鐧法。練完之後,他回到書房,開始記錄自己近段時間的心得體會。
“公子,公子,太子殿下來了!”黛玉在書房外喊道。
秦懷玉驚訝地問道:“太子殿下來了?他怎麽突然來了?”
他迅速走到客廳,發現李承乾已經在客廳等他了。
“見過太子殿下!”秦懷玉拱手行禮道。
“懷玉免禮,何必如此客氣,我們還是按以前的稱呼,叫我大舅哥吧。”李承乾扶起秦懷玉說道。
“禮不可廢,萬一讓魏伯伯知道了,他不得參我一本啊!”秦懷玉笑著回應。
“無妨,你在自己府上,怕什麽傳出去。”李承乾道。
秦懷玉點頭笑道:“那倒是,不知大舅哥今日前來,有何貴幹?”
“怎麽,沒事我就不能來看看我的妹妹和妹夫了?”李承乾反問道。
“大舅哥說笑了,你隨時來我都歡迎。”秦懷玉真誠地說。
“哈哈!現在不怕別人說你是太子一黨了?”李承乾調侃道。
秦懷玉坦然回應:“我從未害怕過。父皇了解我的為人,我也沒什麽可擔心的。”
李承乾點頭表示讚同:“你說得對。你在揚州的所作所為,若是換成別人,早就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了。但父皇對你的信任和寵愛有加,連參你的奏折都是成堆成堆地燒掉。我這個當太子的都有些羨慕呢。”
秦懷玉笑道:“大舅哥過獎了。話說回來,你這麽早來,還沒用早膳吧?不如我們邊吃邊聊?”
“好啊,我也正想嚐嚐你府中的早膳,聽父皇說味道很好呢!”李承乾欣然同意。
秦懷玉領著李承乾來到花廳,黛玉已經為他們準備好了豐盛的早膳。桌上擺著小籠包、豆腐腦和油條等美食。
“請吧!大舅哥,早上的餐點或許顯得簡單了些,若有不周之處,還請多多包涵。”秦懷玉謙遜地說道。
李承乾聞言笑道:“這還簡單啊?我在東宮,通常隻有糕點和粥品,你這兒的飯菜已算得上是豐盛了。長安城中盛傳秦府的飯菜乃是最佳,如今看來,所言非虛。”
秦懷玉聞言笑道:“哈哈,不說這些了,大舅哥快用膳吧,以免變涼了。”
飯後,秦懷玉陪著李承乾走進了書房,兩人坐下後,秦懷玉看著李承乾,臉上帶著微笑,仿佛知道李承乾的來意。
“大舅哥,此次到訪,恐怕不隻是為了蹭我這頓飯吧?”秦懷玉開口問道,聲音中帶著一絲調侃。
李承乾聞言,臉色微變,隨即苦笑道:“懷玉果然聰慧,最近我確實有一件煩心事,思前想後,還是想趁著你在長安,來請教你。”
秦懷玉輕輕點頭,示意李承乾繼續說下去。
李承乾沉默片刻,緩緩開口:“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父皇最近對青雀越來越寵愛了,他的才學比我好,讓我倍感壓力,我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秦懷玉聽完,臉上露出沉思之色,他輕輕抿了口茶,然後說道:“魏王才學方麵的確出眾,但是大舅哥你也沒犯什麽錯啊,為什麽會擔心這些呢?說不定父皇隻是單純的想補償魏王而已。”
李承乾歎了口氣,道:“可是,父皇的做法讓我感覺到他想換太子,而且青雀現在處處與我作對,父皇也不管他。”
秦懷玉聞言,哈哈一笑,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說道:“大舅哥你這是當局者迷啊!你覺得魏王比你有才,就以為他會頂替你,可是你有沒有想過,你可是父皇培養了這麽多年的太子呢?有才不一定會成為帝王,相反我還是比較看好大舅哥的,畢竟處理朝政方麵,父皇很早就開始教導你了,魏王對這一點肯定不如你吧。”
李承乾聽完秦懷玉的話,點了點頭,臉上露出一絲自信:“這肯定啊,青雀又沒有接觸過這些。”
秦懷玉見狀,繼續說道:“那你還擔心什麽呢?隻要你做好自己,誰也動搖不了你的位置。”
李承乾歎了口氣,道:“嗯,你說的這些我都清楚,但是我還是擔心,鬥不過青雀。”
秦懷玉笑著看向李承乾,問道:“你為何要與他爭鬥呢?魏王有何資格與你相提並論?”李承乾聽到此言,抬起頭,眼中滿是驚訝,注視著秦懷玉。
秦懷玉繼續說道:“我曾告訴過你,隻要你不謀反,不犯重大錯誤,無人能動搖你的太子之位。陛下也深知,培養一位太子並非易事。你日後若登基為帝,自會明白培養一個合格繼承人的艱辛。才學隻是基礎,更多的還有品德、能力和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