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事了拂衣去
字數:7174 加入書籤
寫完戰報,李靖喊來副將。
“傳令各位將軍,大帳議事。”李靖對著副將說道。
“末將遵令”。副將拱手領令後轉身離開去通知秦瓊等人。
不一會將領們便齊聚一堂。
“大帥招我等前來有何事吩咐”。侯君集問道。
“侯將軍傷勢無礙吧?”李靖關心的問道。
“大帥放心吧,就是被老鼠咬了一口而已,不礙事”。侯君集擺了擺手道。
“那就好,這會請諸位前來是為了後續戰況的問題,不知諸位覺得咱們是該繼續進攻一舉滅了吐蕃,還是等陛下旨意在動?”李靖對著帳內的將領們問道。
“當然是一舉拿下吐蕃了,他們站著已經是秋後的螞蚱,此時不進攻,更待何時?”程咬金扯著嗓門道。
“咬金退下,大帥你莫要聽咬金亂說,末將覺得咱們應該等陛下旨意在行事。”秦瓊道。
“叔寶此言和我想的一樣,雖說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但是那是在特殊時期,咱們現在還沒有到那種地步。”李靖道。
“大帥那咱們現在就等麽?還是說大帥另有打算?”秦瓊繼續問道。
“我已經將戰報八百裏加急送往長安,想必要不了幾日陛下的旨意便會送來,這幾日諸位需要約束好自己的部下,不要鬆懈訓練。”李靖道。
“末將遵令”!在場的將領齊聲道。
眾將領退出營帳後,李靖坐在帥案前,思考著目前的戰局。
他心中明白,李世民是否會下令繼續進攻,取決於朝堂上的勢力博弈。
而自己作為統帥,必須做好萬全準備。
於是,他喚來親信,暗中派人監視吐蕃動向,同時加強營地防守,以防吐蕃趁虛而入。
數日後,戰報終於到了長安。
大捷!大捷!衛國公率領大軍一舉擊潰吐蕃大軍,從此邊界在無威脅。
朝堂上,已經收到錦衣衛密信的李世民龍顏大悅,對李靖大加讚賞,並詢問眾大臣對此次戰事的看法。
李世民對著下方的朝臣道:“諸位愛卿,朕已經收到錦衣衛密信,衛國公等人在鬆州戰勝吐蕃軍隊後,乘勝追擊,一舉擊潰吐蕃大軍,吐蕃大將欽陵,大相祿東讚,皆被斬殺,諸位愛卿以為此時咱們應該繼續進攻一舉滅了吐蕃,還是就此退兵,等待吐蕃派出使團議和?”
魏征聽完李世民的話,站出來道:“陛下,臣以為,咱們應當就此退兵,並送信與吐蕃,讓他們派來使臣商議後續的事宜。”
“放屁,都已經打到他們家門口了,再來一次大戰,吐蕃就是咱們囊中之物,現在退兵,讓其他小國看到以為咱們怕了吐蕃。”尉遲恭打斷魏征道。
“朝堂之上,滿口汙言,陛下,臣彈劾尉遲恭。”魏征道。
“魏大人,老夫倒是想要問問,吐蕃給了你們什麽好處,讓你們這麽不留餘力的想要退兵。”李道宗站出來問道。
聽到此話魏征被氣的不輕。
房玄齡連忙站出來道:“任城王不可妄言,魏大人一心為國,怎會做此事情。”
李世民見朝堂上爭論不休,抬手示意眾人安靜。
“好了,莫要再爭了。”李世民沉聲道,“朕覺得此事還需從長計議。如今雖然我軍大勝,但吐蕃地域廣闊,若要徹底剿滅也並非易事,且勞師遠征,對我軍亦有損耗。”
這時,長孫無忌出列道:“陛下聖明,臣以為可先派人前往吐蕃打探虛實,看他們內部如今是何情況,再做定奪。”
李世民微微點頭:“愛卿所言有理,那就依此行事。”
數日後,派往吐蕃的錦衣衛回報,吐蕃內部因此次大敗陷入混亂,各部落之間人心惶惶。
李世民再次召集眾臣商議。
“如今吐蕃情況已明,諸位愛卿覺得該當如何?”李世民問道。
尉遲恭立刻道:“陛下,此時正是大好時機,應當立刻發兵,一舉消滅吐蕃。”
魏征則依舊堅持道:“陛下,切不可輕舉妄動。吐蕃雖亂,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若貿然進攻,恐陷入泥潭。不如等他們派使臣前來議和,再從長計議。”
眾臣又開始新一輪的爭論,李世民沉思片刻後道:“罷了,暫且先按兵不動,看看吐蕃那邊的動向。”
與此同時,在邊疆的李靖收到了朝廷的旨意,讓他原地待命。李靖心中雖有些想法,但也隻能遵命行事。
而在吐蕃,混亂局勢持續了一段時間後,一些有識之士意識到不能再這樣下去,國家需要盡快恢複穩定,否則麵臨的將是分崩離析的後果。於是,他們開始積極奔走,試圖通過各種方式來凝聚人心,穩定局麵。他們四處聯絡各方勢力,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努力讓大家放下分歧,共同麵對當前的困境。
終於,經過一番艱難的努力和周旋,吐蕃決定派出使者前往長安求和。使者肩負著重大的使命,帶著滿滿的誠意和豐厚的禮物,踏上了前往長安的漫長旅程。一路上,他們曆經了無數艱難險阻,遭遇了惡劣的天氣、崎嶇的道路以及各種未知的風險,但他們始終沒有放棄,堅定地朝著長安前進。
當使者帶著疲憊的身軀和堅定的信念抵達長安時,整個長安都為之震動。
李世民在朝堂上隆重地接見了吐蕃使者,使者恭敬地向李世民行禮後,便開始表達吐蕃願意求和、稱臣納貢的誠摯意願。
使者詳細地闡述了吐蕃對大唐的敬重和對和平的渴望,表示會永遠尊大唐為宗主國,並承諾會嚴格遵守和約的各項規定,確保兩國邊境的和平與安寧。
朝堂上的大臣們再次展開了熱烈的討論,這次大多數人都認為可以接受吐蕃的求和。
畢竟繼續征戰對大唐也會有一定的消耗和風險,而且此時吐蕃已經表現出了足夠的誠意,給他們一個機會,也有利於穩定邊境局勢。
魏征站出來說道:“陛下,臣以為此時接受吐蕃求和乃是明智之舉。戰爭隻會帶來更多的破壞和傷亡,而和平則能帶來發展和繁榮。如今吐蕃既已服軟,我們不妨順水推舟,與他們簽訂和約,這樣既可以彰顯我朝的大度,又能確保邊境的長久安寧。”
尉遲恭卻有些不太讚同,他粗聲粗氣地說:“陛下,臣覺得不能就這麽輕易放過吐蕃,他們曾經給我們帶來了那麽大的麻煩,應該讓他們付出更大的代價。”
李世民考慮再三後,決定拒絕吐蕃的求和。
“諸位愛卿,朕決定一舉滅了吐蕃,答應他們求和固然不錯,但是吐蕃的狼子野心,現在答應他們求和就是在為未來養虎為患。”李世民道。
“陛下聖明”。朝堂上的武將道。
“陛下,既然要一舉殲滅吐蕃,那臣建議由翼國公掛帥,將衛國公召回長安,委以重任。”房玄齡道。
“為何要如此呢?”李世民問道。
“啟稟陛下,衛國公已經有了大敗吐蕃的戰功,若是在拿下滅國的戰功,請問陛下該如何賞賜?”房玄齡道。
李世民聽後微微點頭,覺得房玄齡所言甚是有理,於是下旨召回李靖,讓翼國公秦瓊掛帥繼續攻打吐蕃。在旨意下達之後,整個長安都仿佛被一種緊張而又期待的氛圍所籠罩。
李靖接到旨意後,心中雖有遺憾,但多年的忠誠與擔當讓他毫不猶豫地行動起來。他迅速整頓行裝,準備返回長安。
是夜,秦瓊來到李靖帳內。
“藥師,陛下招你回長安也是好事,若是你拿下滅國的戰功,你讓陛下如何賞賜你?總不能給你封王吧!”秦瓊安慰道。
“哈哈,叔寶你多慮了,這事我早知道了,就算陛下讓我繼續領軍,我也得犯點錯誤,自汙一下,現在剛好可以趁勢脫身,何樂而不為。”李靖笑著回道。
“好,你能想到這一層就好,是我多慮了,你早些休息吧。”秦瓊道。
第二天一早,李靖邊帶著親衛返回長安,李世民派李承乾在城外迎接,封賞則是等到大軍班師回朝的時候一並賞賜。
很快,翼國公秦瓊率領著士氣高昂的大軍浩浩蕩蕩地向吐蕃進發。一路之上,旌旗飄揚,馬蹄聲響徹雲霄。每一位士兵都懷著對勝利的渴望和對國家的忠誠,奮勇前行。他們穿越山川河流,克服重重困難,所到之處皆令敵人為之膽寒。
而此時的吐蕃,得知大唐拒絕求和並派大軍前來征討後,舉國震驚。他們深知大唐軍隊的強大,心中充滿了恐懼與不安,但為了保衛自己的國家和人民,他們也不得不慌忙組織力量進行抵抗。吐蕃的將領們緊急召集士兵,籌備糧草,積極備戰,試圖在這場即將到來的大戰中爭取一線生機。
然而,大唐軍隊的戰力強盛遠超他們的想象。大唐的士兵們經過嚴格的訓練,紀律嚴明,戰鬥技巧嫻熟。他們在秦瓊的指揮下,如同一把鋒利的寶劍,直插吐蕃的防線。每一次衝鋒都帶著無與倫比的氣勢,讓吐蕃的抵抗逐漸變得無力。戰場上,喊殺聲、兵器碰撞聲交織在一起,奏響了一曲壯麗的戰爭樂章。
在一場關鍵的戰役中,大唐軍隊與吐蕃軍隊展開了激烈的廝殺。秦瓊身先士卒,揮舞著手中的雙鐧,衝入敵陣。他的勇猛激勵著每一位士兵,大家齊心協力,奮勇殺敵。吐蕃軍隊在大唐軍隊的猛攻下節節敗退,最終陷入了混亂。這場戰役的勝利,為大唐軍隊打開了通往吐蕃都城的道路。
經過數日的激戰,秦瓊終於率領大軍攻破了吐蕃的都城。當大唐的旗幟飄揚在吐蕃都城的上空時,意味著這個曾經強大的政權徹底被消滅。消息傳回長安,舉國歡慶。百姓們湧上街頭,歡呼雀躍,慶祝著這來之不易的勝利。
李世民龍顏大悅,對翼國公秦瓊,程咬金和侯君集等將領,以及參戰將士大大讚揚,隻待他們回朝的時候便是封賞之時。
同時,他也對返回長安的李靖予以重任,任命其為太子太傅,教授李承乾兵法。
吐蕃都城。
“爹,鬆讚幹布已經俘虜了,現在吐蕃已經被滅,我想返回揚州了。”秦懷玉對著秦瓊道。
“哦?你不和大軍一起回長安接受封賞嘛?”秦瓊問道。
“什麽封賞,我殺了祿東讚,陛下不罰我已經不錯了,不出意外對我肯定是功過相抵,畢竟你兒子現在已經是侯爵,再往前便是公爵,這肯定是留著太子即位後在封的。”秦懷玉道。
“你說的不錯,那你回到揚州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別給他人構陷你的機會。”秦瓊語重心長地說道。
“爹,您放心吧,孩兒知道該怎麽做。”秦懷玉認真地回道。
“嗯,你此去揚州,路途遙遠,一定要注意安全。”秦瓊叮囑道。
“孩兒明白,爹您也要保重身體。”秦懷玉說完,便轉身離開。
秦瓊看著兒子離去的背影,心中充滿了不舍和擔憂。但他知道,兒子已經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他應該放手讓兒子去闖蕩。
秦懷玉帶著秦一等人,一路南下,終於回到揚州。
程處默要跟著大軍回長安受封所以沒有跟著他一起回揚州。
秦懷玉回揚州的事情,房遺愛和仙兒等人都不知道,所以秦懷玉悄悄回到自己在揚州的府邸,打算給仙兒一個驚喜。
他剛回到自己小院,就被黛玉看到了,黛玉驚喜的喊道!
“公子,您回來了!”
“得,這下給仙兒的驚喜沒了!黛玉這一聲,整個院子都知道他回來了。”秦懷玉心裏鬱悶的想著。
“是啊,回來了,二夫人呢?”秦懷玉問道。
就在此時仙兒從房中走了出來道:“夫君,我在在呢,你終於回來了!”
看著淚眼婆娑的仙兒,秦懷玉忍不住心中的思念,快步上前將她擁入懷中。
“仙兒,你瘦了,是不是沒有好好吃飯”。秦懷玉問道。
仙兒隻是癡癡的望著他,並未說話,見此,秦懷玉將仙兒抱了起來,走向房中,黛玉則是知趣的幫二人關上房門。
……此處省略一萬字。
:..0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