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這是哪裏來的愣頭青?

字數:4644   加入書籤

A+A-


    因為王晨光就是他上一世的導師。
    自己這前導師現在混的不錯啊!
    都能上植物生理學學會上做學術交流了。
    這個就是他之前聽到王晨光提起過一次的課題。
    隻是最後擱置了很久,一直沒有申請到課題資金。
    難道這一世沒有自己的存在之後,他反而有了更大的進展。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當然,這也隻是嘴上說說,他在心裏還是很為他高興的。
    畢竟當時,孤身在外求學,可能他就是唯一一個對自己還算關心的人了吧。
    非常有感觸的聽完這場學術交流會。
    下午的大會內容也就結束了。
    看著王晨光滿臉笑意地從會場走出去,陸時羨下意識地想上前上前寒暄幾句,
    可抬起的腳步忽然又卻步了。
    有點太突兀了一點。
    自己對他而言,如今隻是一個陌生人,好像自己沒有任何理由去找他吧!
    最後陸時羨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
    現在能夠看見他比之前變得更好,也就足夠了。
    何必去無意義地打擾別人平靜的生活呢?
    想到這,陸時羨原來的心思也淡了下去。
    一別兩寬或許也不錯。
    回到房間,陸時羨將今天講的內容整理了一下。
    但沒有其他學習資料輔助的情況下,他還是理解的不夠。
    在酒店度過了一個毫無波瀾的夜晚。
    有著第一天的經曆,陸時羨第二天就有了經驗。
    他不再參加院士或者資深教授主講的分會場,而是選擇了大會專門設立的青年學者論壇。
    它的主講人是來自全國各個院校在植物領域做出一定性成果的青年學者。
    學術領域上的青年指的是一個寬泛的概念。
    指的是相關研究領域中表現突出的青年工作者,年齡不超過35歲即可。
    如果到了社科領域,這個年齡還將被放緩到四十五歲左右。
    所以做學術其實跟學醫或者從政有些類似,巔峰時期都是在年近半百的時候。
    在別的行業,三四十歲可能都叫大齡從業者了。
    但在學術之路上,還屬於青年一枚。
    至於陸時羨現在按照年齡來說,隻能算作幼年。
    話似乎扯遠了。
    還是老老實實聽論壇吧。
    很快在主持人的介紹下,某211高校的一位副教授即將做一篇叫做《植物根毛生長發育及其分子調控機製研究》的論文交流。
    “植物根毛是植物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器官,了解根毛在植物生長發育及遺傳過程中的作用,能夠對了解植物養分吸收機理依據。本文的核心論點是運用比較基因組學的方法對”
    才聽幾句,陸時羨的信心頓時又回來了!
    他完全能跟得上主講人的思路,雖然還是有些模糊的地方,但已經不像之前那樣全程懵逼了。
    這不就對了嗎?
    他還真以為自己突然又變回學渣了。
    但不要以為是他們水平不行。
    但其實能上去講的都是這個年齡段的佼佼者。
    需要本人在所在領域具有較高學術水平,在本人所在地區具有較高影響力,而且已經發表具有原始創新性或者重大應用價值的論文。
    最後一天,陸時羨變得越發快樂。
    因為幾乎一整天都是博士生論壇。
    這個論壇的內容就是各大高校的博士生對自己最近的研究成果做交流發言。
    這裏麵幾乎全部是他能夠吸收的內容,時不時還能冒出自己的見解來。
    終於在博士生裏麵找到一些參與感了。
    他簡直想哭,參加個會議聽不懂是最悲催的事情。
    隨著最後一位主講人上台,陸時羨的注意力也變得愈發集中起來,因為屏幕上的論文名稱赫然是《水稻結構限製性核酸內切酶參與減數分裂的機理研究》。
    台上,一位大約三十歲的男人打開主講台上話筒開關。
    課件的第一頁,他的名字和單位也隨著顯現出來。
    滬交大學,汪重軒。
    他的聲音在偌大的會場響起。
    “眾所周知,水稻是分子生物學重點研究的模式植物之一,同時它也是最重要的糧食作物。”
    “最近已經有許多研究表明,水稻中具有功能特征的基因許多都與減數分裂有關。減數分裂對真核生物的重要性就不用我過多贅述了。”
    “植物減數分裂的期間,細胞會在dna複製後分裂兩次,細胞數量翻倍,但是細胞體內染色體的數量卻隻有生殖細胞的一半。”
    “這個過程中會有同源染色體的識別、配對以及重組等過程,共同去促成同源染色體的分離。”
    前麵的引語說完之後,他終於說到了他論文最關鍵的核心觀點。
    “ 隨著現代分子生物學和分子標記技術不斷發展,我們可以采用方便快捷的方法鑒定植物的基因。”
    “通過這些技術,因為單核苷酸多態性序列對應著不同的限製性核酸內切酶和不同切割位點。所以我們可以利用這一特性,對水稻結構限製性核酸內切酶參與減數分裂的過程進行監控。”
    “”
    四十分鍾的發言很快就結束了。
    在場數百人毫不吝惜他們的掌聲,這的確是極具創新性的想法。
    博士生論壇作為本場大會中層次最低的分會場。
    而且他被組織方壓軸安排做最後一場學術交流。
    並且能夠吸引到這麽多人來看,這已經說明了問題。
    按照他剛剛的說法,如果方法真具有普遍性效用。
    那麽這篇論文最重要的發現不在於水稻減數分裂。
    而在於這個方法可以運用於任何植物,這能夠做的研究那就多了去了。
    所以一種新方法的提出是極具價值的。
    “有沒有同仁對此有疑問的?”主持人例行公事的問了一句。
    在國內,其實這種提問大多數就是走下形式。
    因為這個東西不是隨便提的,涉及到很多原因。
    人情社會,懂得都懂。
    提的太高級太刁鑽,容易得罪人。
    提的太低級太腦殘,容易被出名。
    不僅講課能夠看得出來此人的學術水平如何,提問也可以。
    所以學術有時候也講中庸之道。
    但讓他沒想到的是。
    幾秒鍾之後,還真有人舉手表示自己有困惑。
    “這是哪裏來的愣頭青?”主持人內心忍不住腹誹了一句。
    喜歡沒參加高考怎麽了?我保送的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沒參加高考怎麽了?我保送的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