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放輕鬆點!不就是《Cell》嗎?

字數:4292   加入書籤

A+A-


    有這樣的成果存在,他仿佛已經看到植物病理實驗室引起轟動的畫麵了。
    “去年,我們實驗室一共有六個重點項目但隻有五個在當年出了成果。”
    “也就是說,你隻是用一個項目就完成了我們整個實驗室一年內大半的成果。”
    “而且還是在項目成員全部是在讀研究生的情況下。”
    “噢!你真的創造了奇跡!”
    說到這,他又有些愧意道“這次算我欠你一個人情,畢竟我在項目裏並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卻要占據通訊作者的名號。”
    陸時羨隻是搖頭,他並不覺得這很不合理。
    若是在商言商,諾克斯相當於投資者,了人力物力等原材料。
    陸時羨則是作為高級打工人貢獻自己的智慧,並幫他進行管理。
    這在後世都是一種經久不衰的雇用模式,沒什麽好說的。
    若是談起感情,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導師空掛學生論文的第一作者,不勞而獲占據他們的成果,不給就用不予畢業的借口威脅,這種事情並不是沒有發生過。
    對比說來,諾克斯已經算是非常良心的了,更何況他不虧欠自己什麽。
    所以,陸時羨並未覺得自己需要額外得到什麽。
    能夠走到這一步,他真的很感恩。
    盡管已經多次受到讚許,陸時羨此時仍然保持清醒的頭腦。
    “諾克斯教授,我想我們的工作還未結束,畢竟將成果形成論文需要一段不小的時間。”
    “如果您不介意的話,可以幫忙指導一下項目,加速這個過程,我們以最快時間投稿!”
    “對對對!你說的不錯!”諾克斯此時居然已經成了點讚小能手,
    涉及到他最關心的事情,諾克斯教授辦事的效率超級高。
    當天下午,他就直奔項目資料室,開始指導三個組的成員完成論文。
    這顯然一開始將眾人嚇個不輕。
    論作為一名科研狗,第一次和實驗室大boss親密接觸是什麽感覺?
    這次,他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
    諾克斯撰寫論文的經驗非常老道,就連陸時羨也在其中學到了不少。
    此時,有了一位知名教授的幫助,他們完成論文的進度非常喜人。
    半個月之後,他們的第一篇論文《關於植物與病原物協同進化的直接調控機製》成功出爐。
    在諾克斯教授的介紹和推薦下,陸時羨將這篇論文投遞到《cell》上。
    這還是他第一次親手在s上投遞論文,他感覺自己點擊發送郵件時的右手都在微微顫抖。
    他雖然已經算是見過世麵的人。
    但沒辦法,越在乎就會越緊張。
    旁邊,諾克斯終於找到自己身為導師的優越感。
    “放輕鬆點!不就是《cell》嗎?”
    “我第一次在《nature》上發表論文時毫無反應,因為我的老師告訴我掛上他的名字,很容易過稿。”
    “現在掛了我名字,我相信效果也是一樣的。”
    聽到這句話,陸時羨止不住的在心裏吐槽。
    這年頭就連導師是誰都進入到凡爾賽的範疇了嗎?
    諾克斯的導師可是喬治·韋爾斯·比德爾。
    1958年諾貝爾生理學及醫學獎金獲得者,生化遺傳學之父!
    這位一出馬自然是不同凡響,哪怕隻是掛個名字的論文也將受到這些期刊的高度重視。
    追逐成功者不是普通人的專利,這些頂級期刊也一樣。
    當然,這也可能跟諾獎獲得者哪怕隻是隨手做出的成果,也甩出其他一般水平高校教授一條街有關。
    至於諾克斯的名字能不能達到這個效果。
    陸時羨還是覺得自己不予評價了吧,免得提及到他的痛處。
    米國米蘇裏植物園。
    辦公樓三樓裏的主任辦公室裏。
    年近七十五的彼得·勒溫正戴著眼鏡在瀏覽電腦上的一篇稿件。
    如果說四十歲是進行科研工作的最好年齡,五十歲是獲取榮譽的最佳年齡,那麽到了他這個年紀便對一切榮譽和身份都已經看淡。
    因為他的稱號有很多,數都數不過來。
    全球植物多樣性及保護研究的領袖、“地球的守護者”、米國國家科學勳章獲得者、國際生物學獎
    更值得一提的成就是,他還是全世界二十幾個國家的科學院院士。
    當然,華國也包含在內。
    要做到這一點真的難如登天,但他做到了。
    年歲雖高,但他還是保持著充沛的精力在純粹的學術研究上。
    “《cell》最近的刊發的植物學相關成果好像都不太新穎,大多數都是在舊瓶裝新酒,炒冷飯而已。”
    “也不知道這篇植物學領域的稿件會如何?”
    勒溫自然有足夠的底氣和資曆來評價《cell》,偶爾接受來自s和其他植物學相關頂刊的審稿請求,是他養老生活中為數不多帶來樂趣的事情。
    但最近,這種樂趣減弱了許多,因為這些稿件並沒有讓他感覺世界在進步。
    這是一種很糟糕的感覺。
    對於他而言,盲審其實就是走個流程而已。
    他很容易知道論文的出處。
    瞥了一眼通訊單位和作者,勒溫有些失望。
    來自ucd的植物學論文大多都和農學掛邊,不是純粹的植物學。
    而且諾克斯也僅僅隻是植物病理學上的後起之秀而已,能夠讓他記起的亮眼時刻並不多。
    忽略掉第一和第二作者,出於對學術研究的嚴謹態度,勒溫還是認真的閱讀起了論文的內容。
    “嗯?”
    “植物與病原物協同進化的直接調控機製?”
    “這個選題倒是有些意思,是之前未曾見過的類型,但總又感覺有些熟悉!”
    規律而又自律的作息再加上適時的思考,使得勒溫的記憶力並未得到多大的衰退。
    他很快想起了使得自己覺得熟悉的來源。
    “這不是《nature》的主編找我谘詢並讓我推薦的幾個前沿課題嗎?”
    勒溫一下子來了興趣,這種超前沿課題需要征求許多相關領域大牛的共同意見才會公開。
    雖然不是他一個人的意見,但好歹也在裏麵了不少指導性意見,他也想知道這篇論文是恰如其名,還是徒有其表。
    喜歡沒參加高考怎麽了?我保送的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沒參加高考怎麽了?我保送的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