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人情世故

字數:3834   加入書籤

A+A-


    原來是萬劍敏院士。
    很多人都隻知道袁院士,但其實這位也是水稻雜交領域重磅級別的人物,長期從事水稻優異基因的挖掘和分子育種研究工作。
    在做農學研究的學生眼中,他絕對是繞不開的一個人物。
    因為是他在國內早期提出作物分子設計育種的概念並對它進行了初步實踐。
    “萬院士您好。”陸時羨打了個招呼,隨後切換到大屏幕上的蛋白質結構模型:“我們發現,在特定溫度波動下,nbhsp90蛋白的c端會形成一種全新的α螺旋結構。這種結構能夠顯著增強與病毒外殼蛋白的結合能力。”
    隨後,他調出一段視頻:“這是我們在南江試驗田的實地驗證結果。經過基因編輯的水稻新品種,在連續三年的田間試驗中,對主要水稻病毒的抵抗率達到99.7,產量提升了約15。這個品種後來被我們命名為繁縷1號。”
    萬劍敏點點頭,表示認可,摘下眼鏡低下頭繼續看擺在桌麵的材料。
    副組長陳業華院士緊接著問道:“很好,這項技術的推廣應用前景如何?”
    “植物抗病毒植物遺傳育種技術最大的優點就是最大程度地激發了植物自生抗病毒免疫能力,不存在大眾認為的對轉基因的風險。”陸時羨很快解釋道:“與此同時,這種品種的作物栽種之後,對於農藥的使用需求是非常小的。這意味著更少的種植成本和更低的生態風險,推廣應用潛力非常巨大。”
    很快,另一位專家問到了一個問題:“陸教授,我想問的是,這項技術能否延伸到更多的作物種類?”
    此言一出,整個評審組的人都不約而同的抬起頭,這個問題算是問到了關鍵上。
    陸時羨似乎早有準備,很快切換畫麵:“這是我們在實驗室做的實驗圖像。結果顯示,這項技術具有很好的普適性,在小麥和玉米等作物品種上也有效果。”
    “隻是由於時間問題,我們無法針對這麽多品種設計出新品種並進行田間實驗。”陸時羨繼續說道:“所以我們需要更多同仁們的合作來幫助我們完成後麵的工作。”
    提問結束後,評審專家們開始翻閱手中的材料,不時點頭。
    很快,專家組宣布了評審結果:“經過充分討論,我們認為該項目超額完成了既定目標,在理論創新和技術應用方麵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建議給予優秀評價。”
    陸時羨對結果毫不意外,對他而言這個流程更像是例行公事。
    走出報告廳,陸時羨看到黎平安已經在等他。
    “小陸,幹得漂亮!”這個項目由他親手經手推動,黎平安的語氣有些激動:“我已經把這個消息傳上去了,上麵對你們實驗室的工作表示了認可,並且明確了公開這個消息的決議。”
    看著陸時羨訝異的樣子,黎平安很快解釋道:“沒錯,由於卡脖子事件頻發,現在國家大力支持發揚關鍵科技領域內的自主創新,提振國民自信心,你們的研究項目正當其時。”
    “但由於不是軍工領域內的研究,管製的沒有那麽嚴格。這幾天你就留在燕京,等著發布會的進行。”
    “由一位諾獎得主來主持成果發布,這在我國還是首次呢。”
    本來陸時羨是計劃此件事了就立馬回實驗室,繼續擴大戰果,完善後續的研究計劃。
    但看著黎平安年近花甲還興高采烈的樣子,陸時羨剛準備說出口的話也說不出口了。
    這下好了,應酬是免不了了。
    但沒辦法,有些事情就是不隨人的心意走。
    不過,在某種角度上而言,這也算的上一件好事。
    那就是繁縷1號的名號起碼是打出去了,未來進行推廣的時候會順利很多。
    想到這,陸時羨也就淡了回去的心思。
    最後發布會的時間定在了三天後。
    這世界沒有不透風的牆。
    到了這個時候,陸時羨的電話和短信已經開啟了轟炸模式。
    不管是熟還是不熟的,是認識還是不認識,很多人都在找他。
    有找他敘舊的,有尋求學術合作的,有給他專門送錢的,甚至還有給他介紹對象的。
    當然也不乏有主動出擊的,給他發來那種很暴露的圖片求約的。
    關鍵的是,他的電話雖然沒有刻意保密,但也不是隨便是個人就能知道的。
    起碼是認識或者是有過交集的才加上通訊錄。
    而且,就算流傳出去,也僅限在一個小圈子內。
    現在,在科研圈內都已經是這個情況了。
    在別的地方,簡直不敢相信會發生什麽。
    對於這種情況,陸時羨處理的已經很有經驗了。
    例如騷擾的,一律通通拉黑。
    認識的人就統一回複婉拒。
    但身處於世,他不可能徹底擺脫人情世故。
    一些很親近的關係,他還是避免不了。
    接下來的兩天,陸時羨分別參加了兩場酒局。
    一場由品昊邀請,參加者都是他在燕大時認識的師長,不去很不合適。
    平心而論,一路從本科到博士,他的身上已經打上了太多太多的燕大印記。
    既然已經享受來自燕大給他帶來的光環和便利,有些東西就自然逃不掉。
    另一場由鍾康邀請,參加者都是植物學會裏的領導和骨幹,不去也不太合適。
    不提上次院士提名是走的植物學會的路子,細說起來他還欠著人家人情呢。
    就說作為一名植物科學家,國內的植物學會是繞不開的,很多事情都會有交集,關係要維護好是應有之義。
    好像,光是想這些就有些費腦筋。
    所以當你走上高位,想要真正全身心投入研究其實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很多人就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偏移了自己原本工作的中心,走上了其他路子。
    當然,這也跟個人本身的職業人生規劃有關係。
    但就陸時羨自己而言,還是堅持去走學術研究這一條路。
    畢竟,他一開始的目標就是想做這個的。
    都已經走了這麽遠的路,他的目標就隻有山頂了。
    喜歡沒參加高考怎麽了?我保送的請大家收藏:()沒參加高考怎麽了?我保送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