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貼臉開大

字數:3878   加入書籤

A+A-


    “陸教授,首先恭喜你們團隊獲得了如此喜人的研究成果。”
    “我想的問是,你在發布會上多次提到自主研發的字眼,今天我想請教您關於抗病毒遺傳育種技術自主研發的問題。”
    陸時羨整理了一下西裝的袖口:“您請問。”
    “我注意到,您的研究中開發了一套全新的抗病毒育種體係。”封黎杉翻開筆記本:“能具體說說這項技術的突破點嗎?”
    “這項技術的核心在於我們發現了溫度波動誘導蛋白質構象重排的機製。”陸時羨繼續解釋道:“傳統的抗病毒育種主要依賴基因編輯,但我們另辟蹊徑,通過調控環境因素來增強植物自身的抗病毒能力。”
    “遇到過困難嗎?”
    “當然!”陸時羨此時風輕雲淡地說道:“最困難的是驗證這個理論。我們需要精確控製溫度波動,但現有的設備都達不到要求。於是我們自主研發了一套溫控係統,把精度做到了±0.01c。”
    封黎杉快速記錄著,然後放下筆,認真地看著眼前的年輕人:“您覺得,我們在植物科技領域要真正實現自主創新,最關鍵的是什麽?”
    “是信念與堅持!”陸時羨毫不猶豫地說:“目前全國有很多類型的種質95以上完全依靠國外進口,極端情況下會威脅到我國的相關行業安全。”
    “更嚴重的是,如果是機械化精量播種的遺傳單粒種,它的對外依存度高達99。”
    封黎杉微皺眉頭,問道:“陸教授,您覺得我們的種質與國際領先水平相比,究竟差在哪裏?”
    這個問題有點不回答啊,弄不好很容易得罪人。
    陸時羨可不想亂開地圖炮,思考片刻回道:“其實吧,我個人認為我們的種質生產各個環節差的並不多,硬要說的話,可能有那麽一小點。”
    “但是,如果從整個產業鏈條來看,累積起來和國際一流水平就有差距了。”
    封黎杉點點頭,舉起錄音筆:“最後一個問題,您對未來有什麽期待?”
    陸時羨眉頭頓時舒展,這才是熟悉的問題嘛!
    於是他站在鏡頭麵前充滿感情地回答道:“我相信,隻要我們堅持自主創新,就一定能打破國外技術壁壘,破除卡脖子現象。這不是我一個人的夢想,而是整個學界的共同目標。我們要讓國家的糧食安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    辦公室裏,西蒙·馮戈爾猛地將手中的咖啡杯摔在地上:“你說什麽?華國人已經公布完成了對植物抗病毒免疫機製的應用?”
    助手路易菲斯後退一步,小心翼翼地避開地上的陶瓷碎片,小聲地說道:“是的,教授。剛剛收到公開的消息,他們發現了溫度波動誘導蛋白質構象重排的機製,並以此培育出了具有廣譜抗病毒能力的水稻新品種,繁縷1號。"
    “不可能!”西蒙一拳砸在辦公桌上:"我們領先他們至少一年半!他們怎麽可能......"
    說到這,他突然停住,盯著助手:"我不是讓你派人盯著陸的進度嗎?現在你跟我說他都已經完成了種質培育?"
    路易菲斯臉色蒼白地搖搖頭:"我們確實通過手段得到了一些消息,但內線給出的結果是剛出階段性成果,隻是沒想到會這麽快,這才過多久?”
    "他究竟是怎麽做到的?我們投入了那麽多資源......"
    “法克!”西蒙扯開領帶:“我早說過,不應該低估陸時羨的能力,他絕對在獲得諾獎前就已經有很大進展了。”
    “教授。”路易菲斯猶豫了一下問道:“那現在我們的項目怎麽辦,他們現在已經攻克了這個理論應用的技術,並且已經形成成果。”
    西蒙站起身,走到窗前。
    巴塞羅那的夕陽將他的影子拉得很長。
    “怎麽辦?”他突然轉身:“那當然是繼續,隻要沒在國際期刊上發表,華國單方麵的發布並不具備真實性。”
    “但是教授,如果是真的......”
    “管不了那麽多了!"西蒙打斷他:"我們不可能就因為這一個消息就放棄,況且就算這是一場戲也要繼續演下去。”
    “如果讓投資方對我們失去信心,我們都得去喝西北風!”
    路易菲斯欲言又止,最後隻是默默收拾起地上的咖啡杯碎片。
    ......
    而事實上,陸時羨這邊也並沒有將實驗成果直接進行發表的打算。
    這種涉及到國家重大科技領域發展的核心技術,是不可能直接公布於世的。
    不像是高深莫測的科學理論,這種應用技術隨時可以落地生效,可能轉化為巨大的國家利益。
    但這並不妨礙他們發表一些無關緊要的邊角料出去,例如關於繁縷1號防病毒的相關特征特性及種植表現情況。
    這種行為其實很不講武德。
    有點類似於我不告訴你我是怎麽賺到錢的,但我要貼臉開大,大肆炫富。
    果不其然。
    一個月後。
    最新一期的ce發布了。
    全世界凡是訂閱了這個電子期刊的實驗室都收到了動態通知。
    此時,南江。
    省部共建遺傳育種及植物病理實驗室裏。
    大屏幕上,ce期刊的最新一期封麵正在緩緩加載。
    當畫麵完全呈現時,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封麵中央是一株“繁縷1號”的水稻植株顯微圖像,翠綠的葉片上布滿了金色的抗病毒蛋白熒光標記。
    在電子顯微鏡下,這些蛋白形成了獨特的網狀結構,宛如一件精密的防彈衣。封麵標題醒目地寫著:“fanu1 a ne era in antivira rice breeding”。
    “這簡直太震撼了......”黃奇喃喃自語:“我們的"繁縷1號",居然能美成這樣。”
    他的目光落在數據圖表上。
    論文詳細記錄了“繁縷1號”的抗病毒特性:對主要水稻病毒的抵抗率達到99.7,產量提升15,且在不同氣候條件下表現穩定。
    沈明秋的關注點明顯不在這。
    他的目光不斷逡巡,很快發現了什麽讓自己極為震撼的事情。
    “怎麽可能!!!”
    喜歡沒參加高考怎麽了?我保送的請大家收藏:()沒參加高考怎麽了?我保送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