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0章 藥明康德:靠多肽“減肥藥原料”淨利暴增90%!
字數:2177 加入書籤
一、業績拆解:從“賣資產”到“賣技術”,誰是增長真引擎?
2025年一季度,藥明康德以36.7億淨利潤+89.06)打破市場預期,但這份成績單暗藏玄機:
一次性收益“撐門麵”:出售藥明合聯股權獲利約15億元占淨利潤40),但這筆“快錢”不可持續;
核心業務“真功夫”:剔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化學業務收入74億+32.9)、tides多肽寡核苷酸)收入22.4億+187.6),印證其crdo模式的技術壁壘。
關鍵指標:持續經營業務在手訂單523億+47.1),其中tides訂單翻倍增長,暗示未來23年業績確定性。
二、多肽藥物革命:藥明為何押注“生物技術界的鋰礦”?
全球醫藥產業正經曆“多肽藥物大爆發”,藥明康德卡位核心環節:
技術護城河:多肽藥物需固相合成技術,藥明已建成全球最大產能4.1萬升反應釜,2025年擴至10萬升),單釜產出效率領先同行30;
需求井噴邏輯:
減肥藥引爆市場:司美格魯肽等gp1藥物拉動多肽原料需求,2030年全球多肽cdo市場將突破300億美元;
抗癌藥新戰場:多肽偶聯藥物pdc)靶向治療成研發熱點,全球在研管線超200條。
行業痛點:全球70藥企因缺乏大規模製備能力放棄自產,藥明“賣鏟人”角色凸顯。
三、地緣暗流:美國收入占68,是蜜糖還是砒霜?
藥明康德國際化戰略的ab麵:
a麵:全球化紅利:美國客戶貢獻64億收入+28.4),歐洲增長26.2,印證海外藥企研發外包趨勢;
b麵:政策黑天鵝:2024年美國《生物安全法案》餘波未平,中國區收入下滑1.3反映國內創新藥融資寒冬。
對衝策略:加速歐洲基地建設德國、瑞士產能擴建),分散地緣風險。
四、投資邏輯:從cxo到“多肽帝國”,估值體係亟待重構
市場對藥明康德的認知需跳出傳統cxo框架:
五、未來風險:產能過剩與“技術替代”
高增長背後的潛在危機:
產能競賽:三星生物、onza等巨頭加速擴產,2025年全球多肽產能或過剩20;
藥明康德的業績暴增,本質是全球醫藥產業從“小分子化學藥”向“大分子生物藥”過渡期的紅利收割。對於投資者,需關注兩大信號:
產能轉化為收入的效率當前產能利用率約75);
歐美藥企研發預算流向2025年全球生物藥研發投入預計增長12)。
在這場萬億級技術革命中,藥明康德已從“外包服務商”進化為“藥物基建巨頭”,其估值邏輯的顛覆或許剛剛開始。
互動話題:
你看好多肽藥物賽道嗎?
藥明康德vs 三星生物,誰是多肽之王?
喜歡2024年行情請大家收藏:()2024年行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