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吳王,臣必須要來找你了!【求追讀!求各種票!】

字數:7257   加入書籤

A+A-




    【今日第一更3k大章奉上,晚點還有兩更,也是3k大章!】
    畫麵回到大殿內。
    “閩中八縣七十萬戶百姓,安危都維係在平章一人身上!”
    “平章萬不可赴那龍潭虎穴之地,以身弄險啊!”
    待到季秋走後,立刻就有文武官員上前,情真意切的勸諫著陳友定。
    也有人早早就和朱元璋那邊建好了關係,無論誰輸誰贏,都能保住自己的官位。
    但這種時候,若是不勸諫陳友定,那就不是“不合群”這麽簡單的了。
    是以到最後,閩中所有文武官員都湧到了陳友定麵前,言之鑿鑿的希望他能夠回心轉意。
    陳友定環顧身前,看向那一張張不知心思的麵容,忽的唏噓道。
    “應天那種一年兩熟之地,居然能有畝產四石的水稻。”
    “若是放到咱們閩中這等一年三熟之地,一畝地一年的收成,怕不是要破十石了?”
    “一年十石啊...”
    “青田公真乃當世聖人也...”
    眾官員麵麵相覷,不明白陳友定為何對季秋這麽相信。
    “平章,那隻是朱賊義子一家之言!”
    “豈能輕信?”
    陳友定擺了擺手,笑道。
    “若非有萬全的把握,青田公又豈會把自家公子派來?”
    “更何況畝產十石...”
    陳友定的目光越過層層人群,看向大殿灑滿陽光的正門。
    幾分鍾前,這裏站著一個朝氣蓬勃的身影,自信的說一定不會讓他失望。
    此刻沒了身影的遮擋,透過肆意灑下的陽光,陳友定仿佛看到了一幅畫麵。
    宇內安定,海晏河清,每一個漢人,不,是每一個百姓,都能夠在陽光下挺起胸膛,幸福且快樂的生活下去。
    這幅畫麵,名為盛世。
    “就算真是場夢...”
    “老夫也想親眼去看一看,有沒有那麽一絲實現的可能...”
    寧為太平犬,不做亂世人。
    讀來平淡的一句話,凝聚著曆朝曆代不知多少百姓的絕望與心酸。
    打了一輩子仗,陳友定比任何人都渴望結束亂世。
    但在此之前,陳友定從沒有考慮過亂世結束之後,該是什麽模樣。
    繼續回到那個百姓朝不保夕,人不如狗的時代?
    不,不應該是這樣的。
    季秋的話,啟發了陳友定。
    於百姓而言,戰亂與否其實根本都不重要。
    隻要活得潦倒,生的艱難,那對於百姓而言。
    就是亂世。
    隻有讓百姓都過上季秋口中的日子,這你方唱罷我登場的二十年元末亂世,才算是徹底結束。
    這樣的前景實在是太過美好,哪怕是隻有一絲一毫的可能,陳友定都想去親眼見證一下。
    那個名為“盛世”的到來。
    ......
    第二天,季秋就聽說了陳友定將閩中所有元人官員控製起來的消息。
    足可見陳友定之雷厲風行,以及對閩中的掌控程度。
    其實就算陳友定不管這些鐵杆元人,他們也掀不起什麽風浪。
    閩中本就沒有多少元人,再加上陳友定在閩中二十年的經營,哪怕元廷罷免了陳友定的官位,閩中的百姓都得自發的擁護陳友定繼續執掌福建。
    這就是民心所向。
    “收拾收拾東西,咱們去買點東西,準備回去了。”
    崔興的大臉盤子,“嗖”的一下出現在季秋左邊,甕聲道。
    “總旗,咱們這就準備回去了?”
    季秋猛地後仰,遠離崔興,反問道。
    “不然呢?”
    “事情都辦完了,難不成你還真想讓我留下來當人質?”
    崔興摸了摸手上的柳葉刀,似乎有些遺憾。
    “這倒也是...”
    “可惜,來趟福建,我連刀都沒拔過...”
    季秋:“......”
    你個憨貨!
    默默地翻了個白眼,季秋徑直起身,準備去尋陳友定。
    剛一見麵,季秋便大咧咧的開口道。
    “叔父,侄子初來乍到,不識本地風土人情。”
    “可否給我派個向導,我打算買點咱們本地的特產,帶回去給我幹爹幹娘,還有老師當禮物。”
    “好不容易出趟遠門,俺也不能空手回去啊?”
    看了看攤著手的季秋,陳友定不禁失笑道。
    “老夫都隨你回去了,難道不是最大的禮物嗎?”
    “呃...”
    季秋頓時愣在原地,顯然是沒想到一本正經的陳友定,居然會和自己開玩笑。
    不等季秋反應過來,陳友定便招招手,吩咐道。
    “取...三套水晶器,象牙五對,德化白瓷珍品十件,交於...我這侄子...”
    季秋頓時上前一步,正要推辭,卻發現陳友定正促狹的看著自己。
    “你口口聲聲喚了我兩日叔父,老夫也不能讓你白叫。”
    “些許薄禮,就讓你帶回去略表心意吧。”
    見陳友定都這般說了,季秋也就不再推辭,嬉笑道。
    “我就替幹爹幹娘,還有老師,謝謝叔父咯!”
    等禮物送到住處後,季秋先是看了看大名鼎鼎的德化瓷。
    德化瓷器以白瓷聞名,顏色細膩,造型獨特,其中珍稀者看起來宛若白玉,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
    光看這十件瓷器,德化瓷的製作水平,絕對是當世一流。
    對於象牙,季秋沒什麽興趣,反倒是看起了被傳的神乎其神的“水晶器。”
    細細打量了幾眼,季秋眯起眼睛,又上手觸碰了幾下,頓時傳來了一股熟悉的質感。
    “這特麽不就是玻璃嗎?”
    難以置信的看著手中的“水晶杯”,季秋忽然有一種被古人詐騙了的感覺...
    這種奇特的鬱悶感一直籠罩在季秋心頭,直到兩日後,季秋和陳友定坐上了返回應天的蒙衝時,也是如此。
    湯和手下的總旗看著不怒自威的陳友定,咽了咽口水,不敢想象這個威震八閩的男人居然真的被季秋帶回來了!
    “文和,你怎麽愁眉苦臉的?”
    “是對叔父給你挑選的禮物不滿意嗎?”
    季秋虎軀一震,忙不迭的開口道。
    “哪能呢?”
    “叔父給準備的東西,那都是當世珍寶,侄兒能有什麽不滿意的?”
    見陳友定主動提起了這一茬,季秋索性試探道。
    “叔父,隻不過侄兒有一事不解。”
    “這玻...水晶器巧奪天工,造型精美,觀之美輪美奐。”
    “叔父是從何處尋來的?”
    陳友定看著一臉納悶的季秋,用理所應當的語氣輕笑道。
    “自泉州而來。”
    “或者說,是自海外而來。”
    可能是以為季秋不明白這裏麵的彎彎繞繞,陳友定還非常耐心的對著季秋解釋道。
    “泉州市舶司,早已有之。”
    “這些年閩中遠離紛爭,泉州的海貿也因此受益,未曾中斷過。”
    “聽那些海商說,此物正是產自西域。”
    重重的長出一口氣,季秋發現自己還是低估了這個時代海貿興盛程度。
    能夠在風急浪大的海洋上運送玻璃,德化瓷這種易碎品,很顯然,相關的海貿路線已經非常成熟了。
    這樣一來,那個距離大明僅僅一海之隔,至今還未被人發現的銀礦...
    似乎...
    “叔父,我有一事相商!”
    ......
    “有辱斯文!有辱斯文!”
    “吳王,臣必須要來找你了!”
    吳王府內,滿頭白發的宋濂邁著顫顫巍巍的腳步,氣衝衝的來到了朱元璋的麵前。
    正在默默眺望遠方的朱元璋聽見動靜,以手拄麵,慢慢開口道。
    “啥事讓咱的先生這麽生氣啊?”
    “是老三?還是老四?”
    宋濂的老臉因為氣憤而顫抖不已,痛心疾首道。
    “吳王啊!”
    “先前四王子不喜向學,臣還念其年幼,性子活潑所致!”
    “可臣今日才知道,這是有人教唆的啊!”
    一聽這話,朱元璋這才從心事中徹底回過神來,瞪眼怒道。
    “先生可莫要胡說!”
    “誰敢教唆咱的老四?”
    宋濂頓時以頭搶地,嚎啕道。
    “您就是借臣一萬個膽子,老臣...老臣也不敢欺瞞吳王啊!”
    說到這,宋濂撐起老腰,步履艱難的走到朱元璋麵前。
    看的朱元璋是嘴角一陣抽搐,生怕半截入土了的宋濂當場摔在地上。
    “吳王請看,這,就是證物!”
    將紙張從宋濂手中接過,朱元璋低眸掃視了幾眼。
    映入眼簾的,是一張非常簡陋的地圖,上麵還有箭頭,和其對應的幾行歪歪扭扭的小字。
    “這!雖然冷了點,一年一熟,但是有良田五萬萬畝,地力肥沃,水係發達,並且都是平原,極其適合耕種!”
    “平原之外,三方皆被山脈環繞,易守難攻,必須拿下!”
    “這裏,這裏,還有這裏,氣候和順,也是一年三熟之地,雖地勢險要,山川跌宕,但通往另一處一年三熟,平原眾多,適合耕種之地!”
    “有良田四萬萬畝,時機成熟了也要拿下!”
    “還有這!!!”
    這段話的結尾,附有朱元璋不明含義的三個感歎號,足可見當事人寫這段話時候的心情。
    “無論如何!必須拿下!砸鍋賣鐵,拚著日子不過了也要拿!”
    “此地盛產白銀,光此一礦便可年采白銀幾百萬兩!”
    “若是將此地盡數納入囊中,可年采白銀幾千萬兩!”
    “閃開!”
    朱元璋直接推開宋濂,虎步龍行,直奔諸王子上課的學堂。
    “砰!”
    將手中的地圖重重拍在瑟瑟發抖的朱棣麵前,朱元璋的眼中布滿血絲,喘著粗氣,有些沙啞的開口道。
    “咱問你。”
    “這張圖,是誰給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