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所謂政治,不外如是【求追讀!求各種票!】
字數:4928 加入書籤
縱使雄才大略,殺伐果斷如朱元璋。
在這個時期,也要因為糧草問題,受製於士族豪紳。
更遑論那些所謂的勳貴了!
徒有人數,規模再大也隻不過是一場黃巾之亂,隻需堅壁清野,任由亂軍將屬地劫掠一空,即可不戰自破。
而真正能夠動蕩江山的騷亂,必定是文官掌兵,也就是士族掌握了軍權,比如漢末的十八路諸侯。
又或者是地方上的文武勾結,形成“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財賦”的國中之國,比如安史之亂!
這不是軍閥勢大,所導致的叛亂。
而是文武合力,齊心協力的謀反!
若是得不到士族豪紳的支持,起兵是不可能成功的!
與武人何辜?
思慮完畢,季秋緩緩看向依舊神情驚駭的劉伯溫,淡淡一笑,還點了點頭,更加坐實了其他人眼中,這事就是劉伯溫指使的想法。
“吳王,這第二個奸...臣認為,此事萬萬不可!”
雖然不明白劉伯溫為什麽要這麽做,但為了自己的利益,李飲冰斷然開口,繼續反對季秋的提議。
但這一次,李飲冰沒能得到其他人的附和,反而還被全體勳貴怒目而視,恨不得立刻衝上前去,對其就是一頓老拳!
而東南文官真正的領導者——汪廣洋,聽到這話後,立刻絕望的閉上眼睛,心中大罵道。
蠢材!
“上位,俺覺得,秋哥兒說的有道理啊!”
“俺也這麽覺得。”
“俺附議。”
更有人上前一步,用看秦淮舞妓般的眼神,不懷好意的打量著李飲冰。
“成天說這個是奸臣,那個是奸臣。”
“剛剛你是不是想說,秋哥兒也是奸臣?”
“放你娘的狗屁!”
“老子看你才是那個最大的奸臣!”
徐達,湯和,常遇春...
鄧愈,馮勝,耿炳文...
不及片刻,大明開國六公二十八侯,幾乎全部出聲,支持季秋設立武舉的提案!
到最後,身為勳貴之首,剛剛還暗示胡惟庸反對陳友定的李善長,更是上前一步,親自開口道。
“吳王,臣以為,此事於國大大有益。”
“當效行之!”
頃刻間,大明的勳貴勢力便擰成一股繩,高舉著支持季秋的大旗。
朝堂之上的風向,也瞬間為之一變!
尤其是前後態度轉變極快的李善長,他之所以支持季秋,當然不是因為他認識到了季秋此舉的益處。
一方麵,李善長作為勳貴之首,必須和其他勳貴步調一致。
而另一方麵,則是因為利益!
其他勳貴,也是如此!
別忘了,季秋的武舉製度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勳貴襲爵製!
勳貴子弟想要參加武舉,不需要任何條件,並且隻要考核通過,便可襲爵。
就算參加考核的子弟不爭氣,沒能通過考核,也無傷大雅,換人再來便是。
最重要的,是期間爵位會一直保留,直到有人通過考核。
這才是眾勳貴心動不已的關鍵點!
身為勳貴,與國同休,無上恩榮。
他們最害怕的事,莫過於後世子孫不爭氣,弄丟了自己辛苦打拚而來的爵位!
若是季秋的武舉製度能夠落實下去,勳貴們便再也沒有這個後顧之憂。
隻要不斷子絕孫,哪怕爵位暫時沒了,終有一日總會有人通過考核,襲承爵位!
這才是真正的與國同休!
“秋哥兒!行啊!”
“叔叔伯伯們沒白疼你!”
勳貴們一開口,原本還算嚴肅的氛圍瞬間就變了。
有人繼續摸著下巴,盯著瑟瑟發抖的李飲冰。
有人嬉皮笑臉,樂嗬嗬的跟季秋打招呼。
而李善長,徐達二人,則是沉穩的看著朱元璋,等待著他的態度。
深深的看了劉伯溫一眼,朱元璋終於開口道。
“安南伯此舉,確有可行之處。”
“著五軍都督府派人即日和安南伯進行商討,盡快拿出一套完整的武舉製度出來,供咱審閱。”
“安南伯建言,這事中書省不應插手,咱覺得有道理。”
“宣國公,你怎麽看?”
李善長心說我能怎麽看?
當然是同意啊!
難不成老夫還能冒著被身後這群莽夫圍毆的風險,反對不成?
“臣以為,此言有理!”
“文武分治,自是不可混淆!”
有了李善長這句話,武舉這件事,便是定下來了。
眾勳貴神情忽的莊重起來,對著朱元璋大聲道。
“吳王聖明!”
一聲恭維過後,勳貴們紛紛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站好。
包括胡惟庸。
盡管沒有明說,但在場的所有人都明白。
勳貴勢力,不會再和東南文官站到一起,反對陳友定了。
而本應該急的跳腳,反對到底的東南文官,除了李飲冰開頭說了幾句,卻是再沒人開口,極其罕見的沉默了下去。
海貿一事,關乎東南士族的根本。
武舉雖然也會影響到東南士族的利益,但還沒有到海運這麽嚴重的地步。
而東南士族若是有人出聲阻止,那便是自絕於勳貴勢力,將他們徹底推到陳友定的陣營中。
是以汪廣洋才會用目光警告著東南所有文臣,阻止下一個“蠢材”跳出來。
這種時候,絕對不能再得罪勳貴!
隻要海貿能夠保住,其他事情,汪廣洋都可以等到以後再說!
頃刻間,隻因季秋一言,原本反對陳友定的三大勢力,便被削去其一!
季秋更是死死拿捏住了東南文官的心理,幾乎沒受到任何阻力,便將設立武舉一事,提上了日程!
劉伯溫定定的看著季秋,彷佛是要看穿他的內心。
季秋現在的表現,簡直比那些在官場上浸淫了幾十年的官僚,還要遊刃有餘。
根本不像是一個幾個月前,還對政治一無所知的莽夫!
劉伯溫再一次陷入到深深的自我懷疑中,自己難不成又被季秋忽悠了?
再觀季秋,依舊是那副麵沉如水的模樣,讓人看不清楚他心底的想法。
片刻後,季秋緩緩轉頭,看向了神情慌張的李飲冰,腦海中忽然浮現出一段話。
任何事情,想要成功,都要先搞明白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
而所謂政治,就是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敵人搞得少少的。
久違的光幕浮現,宣告著季秋如今的蛻變。
【政治:100!】
一抹弧度,在季秋的嘴角緩緩浮現。
在心裏,季秋無聲的,對著那位素未蒙麵的老師感謝道。
謝謝你,老師。
我已經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