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軍師莫不是得了腦疾?【求追讀!求各種票!】

字數:4914   加入書籤

A+A-


    不等朱元璋作答,沐英便用詫異之中帶著關心的目光,看向季秋。
    我沒聽錯吧?
    秋弟...現在都開始主動建言獻策了?
    這還是我認識的那個秋弟嗎?
    莫不是因為幹爹讓他去看守水西門,一年下來氣壞了腦子?
    尤其是朱元璋還露出了一副格外重視的模樣,這就讓沐英更加害怕了!
    是了,一定是秋弟悲傷之下,被陳友諒之類的玩意給纏上了,渾渾噩噩。
    幹爹心裏愧疚,才會這樣配合他!
    想到這,沐英趕緊上前,在朱元璋的耳邊私語道。
    “幹爹,平江有幾個上清一脈的道士,聽聞能驅邪逐崇,喚人心智。”
    “孩兒過幾天便將他們請到應天,讓他們開壇做法。”
    “定能驅逐秋弟身上的邪祟,治好他的腦疾!”
    朱元璋:“......”
    這都什麽亂七八糟的!
    若是旁人咒季秋得了腦疾,朱元璋估計當場便要抽刀子砍人了。
    可說話的人,是剛剛從平江歸來,不了解情況的沐英,那就另當別論了。
    念及於此,朱元璋隻好輕咳一聲,解釋道。
    “英兒,正所謂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你可莫要小瞧了這個兔崽子。”
    “這麽跟你說吧,軍師幾個月前,便已經將他收為弟子了!”
    一聽這話,沐英非但沒有恍然大悟,反而還露出了和當初崔興一樣,分外懵逼的表情!
    軍師是咋想的呢?
    片刻後,便見沐英看向朱元璋,略顯悲戚,猶猶豫豫的開口道。
    “幹爹...”
    “所以得腦疾的人,原來是軍師?”
    季秋:“???”
    什麽話這叫!
    見季秋露出了格外幽怨的表情,沐英這才噗嗤一笑,揉著季秋的腦袋溫和道。
    “好了,不逗你了。”
    “原來是這麽回事,害得我擔心了許久。”
    “既然拜入軍師門下,那就好好向學。”
    “軍師可是當世大才,學會他身上的本事,咱倆將來才好給幹爹效力,給標弟保駕護航。”
    “知道了嗎?”
    聽罷這話,朱元璋沒有表現出任何異樣,反而還非常滿意的點了點頭。
    朱元璋這人,看似大大咧咧,實則粘上毛比猴還精。
    在他麵前耍心眼,非但無用,反而還會惡了在朱元璋心中的印象。
    也正是因為季秋,沐英,在三年間,給人留下了性格坦蕩,為人至誠,有什麽就說什麽的印象。
    二人才會被朱元璋和馬皇後視為家人。
    至於現在...
    嗨,那不是有個得腦疾的人背鍋嘛!
    “好了,那就讓我聽聽,你這段時間跟軍師學到了什麽吧。”
    說罷,沐英便擺出了洗耳恭聽的架勢,和朱元璋一起目不轉睛的盯著季秋。
    季秋也是不怯,拉著二人坐下,這才不慌不忙的開口道。
    “幹爹,大哥。”
    “這第一件事,便是出在王保保身上。”
    “這人我曾聽老師和左都禦史提起過,評價甚高。”
    “若是按他們的話來講,王保保其人,當屬元廷如今唯一的名將。”
    朱元璋二人臉上,立刻露出了凝重的表情。
    對於王保保這人,朱元璋這邊其實了解不多,隻知道這人沒閑著。
    朱元璋在南邊跟陳友諒,張士誠大戰。
    王保保同樣在北邊,跟答失八都魯、孛羅帖木兒大戰,最終贏得黨爭,成為了萬人之上的中書省左丞相。
    “當年和陳漢一戰,戰前陳友諒都未曾獲得軍師這樣的評價,隻說他是反複小人,塚中枯骨。”
    “這麽看來,王保保其人,當真不能小覷。”
    聽著朱元璋略顯凝重的評價,季秋淡淡一笑,從容道。
    “確實,不過這老小子,還當不得幹爹如此評價。”
    “王保保如今雖然大權在握,但已經有了敗象了。”
    “幹爹請看。”
    季秋指向殿中的地圖,耐心道。
    “自當年征倭失利後,元廷一直不重視水軍的培養。”
    “是以王保保根本不敢沿著長江駐防,隻是在淮水兩岸,布下重兵。”
    “這便露出了破綻。”
    “孫子兵法有雲,備前則後寡,備後則前寡,備左則右寡,備右則左寡。”
    “故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
    “王保保集重兵於淮安,其他地區守備必定空虛!”
    “我等可利用水軍,沿長江逆流而上,扼守重慶,避免蜀中的明玉珍和元軍苟合於一處,夾擊我們。”
    “再自荊州沿襄陽一線北上,掠南陽,河南等地。”
    “退,可伺機攻取西安等郡。”
    “進,可於黃河南岸遙望大都,尋機度過黃河,直搗元廷,迫使王保保撤軍!”
    “此計若成,王保保構築出的淮水防線,不戰自破!”
    “王保保一旦撤軍,便可令黃河兩岸的奇兵即刻東進,將王保保的大軍堵死在黃河南岸!”
    “水戰,元人不是我們的對手,王保保想自水路撤軍都做不到!”
    季秋借鑒了朱元璋在正史中覆滅元廷的戰略,同時做了許多修改。
    有王保保駐守,再想和快速收複山東,徐州等地,明顯不太現實。
    正麵和王保保決戰,又是變數頗多,非智者所為。
    戰爭中最高的指揮藝術,不是如兵仙一般的多多益善,而是能夠調動,指揮敵人的部隊,讓敵人按照自己的意願行動。
    隻需要派大軍,將王保保拖死在淮水兩岸,等到另一路大軍威脅到大都,王保保隻要不想背上個“養寇自重”的大鍋,就隻能出兵,主動向南進攻,或者立刻後撤,回防大都!
    朱元璋點了點頭,心中暗道軍師怎麽把咱的心思,猜的這麽準?
    這和咱先前琢磨北伐的路數,差不太多啊?
    而一旁的沐英,也是頷首點頭,表現的很是認可。
    “看來在軍師那,你還真沒少學東西。”
    季秋也是給點陽光就燦爛,立刻得意道。
    “那是,軍師都說我是千古不遇之奇才,都恨不得早點收我當弟子。”
    “不過這計策,其實還有一點問題。”
    “和王保保對峙的人選,不難抉擇,大將軍副將軍就能給他盯的一點脾氣都沒有。”
    “可另一路大軍...”
    “主帥其實都是次要的,得有一員猛將,擔任先鋒,趕在元廷從後方調兵增援之前,一路猛攻,不給元廷反應的機會。”
    “這個人選,幹爹還得好好考慮考慮....”
    “嗯?”
    話說到一邊,季秋忽然發現朱元璋和沐英直勾勾的盯著自己。
    思慮片刻後,季秋心裏咯噔一下,頓感情況不對!
    壞了!
    我怎麽好像給自己繞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