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名刀百辟與洛陽三傑

字數:4826   加入書籤

A+A-




    洛陽,清河公主府。
    夏侯獻從淮南回京的第二天,府上就大張旗鼓的置辦了家宴,為他接風。
    清河早在得知兒子回京的消息後就開始了張羅。
    自打她嫁入夏侯家以來,還真沒什麽值得如此慶賀的事。
    但如今不同了,她迫不及待的想要告訴所有人,自己的兒子出息了。
    “瘦了?”清河憐惜地看著自己的兒子,此去淮南兩載有餘,記憶中的夏侯獻已然變了模樣。
    他比原來還曬黑了一些,但麵容卻變得輪廓分明,眉目深邃,舉手投足間完全沒有了當初貴胄子弟的模樣,儼然是一位久經戰陣的將軍。
    “獻兒在邊郡受苦了吧。”
    “阿母不必掛念,兒在淮南過得很好。”
    清河似乎對兒子有說不完的話,但在大宴上她也隻好忍住了。
    她把目光瞥向夏侯楙,示意他來主持。
    最近夏侯楙在洛陽表現尚可,規矩了不少,所以於情於理,在外人麵前,還是要讓這個明麵上的一家之主來主持大局。
    夏侯楙幹咳兩聲,心領神會,他隨即看向席間,朗聲道“都是自家人,不必拘謹,動筷吧!”
    這就沒了?
    清河很是無語,想著對方好歹要說點什麽場麵話吧。
    不過來的的確都是自家人,除了清河的幾個姐妹以外,還有驍騎將軍秦朗和單父王曹宇。
    說起這個曹宇,他是武帝曹操的兒子,是和曹衝一母同胞的兄弟。
    在文帝時期,藩王們被限製得很死,曹宇幾乎不可能走出他的封地。
    不過到了曹叡這一朝,情況略有改善,加上曹叡自幼和這位年歲相仿的叔叔頗為親近,所以允許曹宇時不時回京訪友。
    這不,他一回來就收到了清河公主的邀請。
    在清河的介紹下,夏侯獻麵對這位素未謀麵的舅舅認真施禮“甥子獻,見過舅父。”
    曹宇溫和地說道“獻兒不必多禮。”
    “我聽聞,獻兒在淮南屢立奇功,如今回京,陛下必當委以重任,前途不可限量啊!”
    曹宇笑著看向清河,在得到示意後,他拍了拍手,門外,當即就有下人捧著一刀匣走了進來。
    待下人到曹宇眼前,曹宇拿起刀匣內的寶刀,正色道“區區薄禮,不足道哉。”
    說著曹宇就要將寶刀贈與夏侯獻。
    夏侯獻恭敬地施禮,隨後收下。
    他本以為這隻是一把尋常的寶刀,誰知曹宇解釋道“此刀,乃是武帝建安年間所製。”
    “刀名,百辟。”
    此言一出,眾人稱奇。
    夏侯獻倒是還沒反應過來這是怎麽回事,父親夏侯楙卻激動地說道“可是那百辟五刀其中一把?”
    “正是。”曹宇道,“當年武帝的《百辟刀令》中雲“往歲作百辟刀五枚,適成,先以一與五官將,其餘四,吾諸子中有不好武而好文學,將以次與之。”
    這五官將就是時任五官中郎將的曹丕,曹操將第一把刀給了他,就代表確認了曹丕的地位。
    曹宇接著說“當年文帝得其一,名為‘龍’。”
    “之後,虎、熊、馬分別由諸王受領,本王不才,僥幸得其一,其名為‘雀’。”
    “現在它歸你了。”
    聞言,夏侯獻受寵若驚,清河也為之大震,趕忙說道“宇弟不可,此禮太過厚重,我夏侯家愧不敢當。”
    “阿姊,這就見外了不是。”曹宇憨厚地笑了一聲。
    他本人性情恭順溫和,從不與人相爭,對於舞刀弄槍之事也不感興趣,雖然在頭些年他始終被人忌憚,但他卻不失對大魏的忠誠。
    如今,他看到嶄露頭角的後輩,不由得對大魏的未來有了信心。
    為了勉勵後輩,區區俗物,何足掛齒。
    他說道“我聞獻兒自幼好弓馬,現今又領伏波將軍,為我大魏征戰四方,正所謂寶刀配英雄,還望阿姊勿要再推辭了。”
    見曹宇都這麽說了,在座的賓客們也紛紛勸說。
    “是啊,奉明當得起此物。”
    “阿姊不要辜負了單父王的好意啦。”
    就連一直默不作聲的安陽也嬌聲道“是啊,奉明可真是英雄呢”
    終於,清河同意了,她看向夏侯獻說道“獻兒,既然你舅父盛情難卻,就多謝他的好意了。”
    夏侯獻將寶刀持於手中,躬身行禮“謝舅父賜刀。”
    “好,好啊!”曹宇開心地笑了。
    後來,在席間閑話時,夏侯獻聽到了一些近來洛陽城的趣事。
    最令他震驚的一件,便是“洛陽三傑”的故事。
    夏侯獻很樂意吃瓜,他津津有味地聽著他人講述。
    說是洛陽的名士圈最近很是熱鬧。
    各種名頭滿天飛。
    什麽“四聰”“八達”“三預”,這種一聽就很上檔次的名號。
    這三預便是當今的“洛陽三傑”了。
    他們分別是,司馬師、夏侯玄、何晏。
    他們仿佛是這個時代的頂級愛豆一般,頗受諸家士子們崇拜,同時又因為父輩的關係,有著不小的政治能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聽說很多士家的族長都想方設法把自家女兒嫁給他們,甚至有的小士家臉麵都不顧了,哪怕讓女兒去當妾也願意。
    夏侯獻聽得連連咋舌。
    這我出去個兩年半,洛陽城就變天了?
    估計現在的他,再也無法“高攀”他們了吧。
    人家怕是不會帶自己玩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他們也不帶司馬昭玩了。
    夏侯獻暫時還想不通這其中的緣由。
    司馬府。
    剛從宛城回洛陽的司馬懿坐在房內的案幾前,手中拿著一卷簡牘,認真端詳著。
    柏夫人走了進來,她望了一眼司馬懿案上的米粥,發現絲毫未動,於是俯身關切地說道“老爺,先用飯吧。”
    司馬懿麵帶慍色,甚至都未看柏夫人一眼“子元來了嗎?”
    “就在門外。”
    司馬懿頭也不抬,聲音低沉地說道“叫他進來。”
    “唯。”柏夫人很是識趣,她一欠身,“妾先告退。”
    很快,司馬師便走進了房內。
    “阿父。”他向父親施禮後,正欲入座。
    卻迎來司馬懿憤怒又冰冷的聲音。“跪下!”
    司馬師慌忙下跪,不敢正視父親的眼睛。
    “子元,為父是如何教導你的,叫你不要整日跟夏侯玄、何晏之流廝混在一起!你這樣下去,遲早要給司馬家引來禍事!”
    司馬師不置可否,就那麽跪著。
    司馬懿冷冷地說道“去把戒尺拿來。”
    司馬師恭順地照做。
    其實在司馬師心裏,他是有自己的籌劃的。
    他是這麽想的他自己去混名士圈,而讓弟弟司馬昭去走軍旅路線,如此才能讓司馬家未來有更多選擇。
    隻是他不敢對父親言明,他就這麽咬著牙挨著父親的教訓,一言不發。
    喜歡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