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分潤

字數:4802   加入書籤

A+A-




    “淮南都尉楊弘此役表現不俗,他部郡兵不僅在滿太傅的編下圍殲了吳將秦晃,還在之後全琮派兵截殺我揚州軍後方時,拚死力戰,掩護大軍撤退。”

    “這一點,滿太傅的戰報上寫得很清楚,諸位沒有異議吧?”

    見眾人暫時沒表態,王淩繼續說道:

    “另外,郭刺史麾下部將王彧也有很大斬獲,此二人我還算了解,都是一步一個腳印在戰場上拚殺出來的武人。”

    "私以為,這樣的人是我大魏邊郡將士的縮影,若是不好好犒賞,會寒了邊關將士們的心啊。"

    裴潛、盧毓等人點點頭,算是同意了王淩的說法。

    不過他們都知道,方才提到的這兩人都是王淩在淮南時的心腹,就這麽大大方方的提出來,未免太直接了點。

    但轉念一想,大家來此處不正是為此事而來嘛,這尚書台不用麵見皇帝和群臣,大家又都是熟識,何必藏著掖著。

    “司空以為該如何賞賜?”

    盧毓深知這場聚會的基調,索性加快進度,心說:別磨蹭了,趕緊的吧!

    王淩一看,這盧毓倒是識趣。

    略作思考了一下,說道:“楊弘做安豐太守、王彧做鍾離令,如何?”

    “至於布帛、糧食等賞賜就按以往的規矩來好了,我這裏隻針對職位提出建議。”

    王淩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尚書們還能說什麽呢,何況對方的要求也不過分,於是簡單討論了一番便通過了。

    這場討論似乎是回合製,王淩說完後便到了司馬懿的回合。

    司馬懿緩緩道:“諸位都知道,我大魏東線戰區向來是豫、兗、揚一體的。”

    “此役吳軍來得很急,揚州各地一時間毫無準備,多虧了豫、兗州二州的及時支援,才得以穩住局勢。”

    “我聽聞汝南太守王觀,在得知芍陂軍情後主動發兵救援,及時占據陽泉城,從而保證了我淮南大軍糧道的通暢。”

    聽到這個名字,有一員尚書台官員驚訝地開口:“王偉台如今竟然隻是五品太守?”

    他並沒有關心事情本身,而是驚訝於王觀目前的官職。

    這王觀是寒門出身,起家是做的曹操丞相府文學掾。

    明帝時期做過治書侍禦史,後任司馬懿太尉府的從事中郎,後又在朝任尚書。

    到了正始初,他便做到了河南尹。

    然而,河南尹很快被換成了杜恕。

    當時的司馬懿心中很是不滿,盡管王觀是因病離任的,但夏侯獻竟然把那個討厭的家夥弄上去,明擺著是來惡心自己。

    司馬懿後來想了想,王觀也是四朝老臣,資曆不淺,等他病痊愈後可以複出當個九卿。

    那個時候前任少府楊阜病故,位子空了出來,但還沒等王觀病好,少府的位子就被王肅占了。

    終於等王觀痊愈了,恰逢太仆的位子空缺出來之時,卻又被王淩搶了先,安排令狐愚去做了太仆。

    無奈,廟堂裏的官位是一個蘿卜一個坑,他本想讓王觀再等等,誰知對方主動請命,出任地方。

    說實話,以王觀本身的資曆便足夠做到九卿,何況此役還立下戰功,太傅滿寵對他此役中的評價甚至高過揚州刺史郭淮。

    “王偉台入朝擔任大鴻臚。”

    司馬懿的語氣不是詢問,而是一種不容置疑的態度。

    從這點就能看出他和王淩兩人需求的不同。

    王淩還是放不下自己揚州的根基,而司馬懿更看重廟堂的助力。

    當然了,司馬懿在揚州當過幾年大都督,麾下的舊部也有不少。

    但這又是一個尷尬的點了,他關係較好的那些將領,跟王淩關係也很近。

    比如張虎、張穎、蔣班等人,司馬懿有時候也搞不清楚他們到底是誰的人,也不敢貿然提拔。

    就在司馬懿他們那裏討論得熱火朝天時,他們或許沒注意到,此時的夏侯獻和司馬孚兩人仿佛是置身事外。

    二人跪坐在靠著窗邊的一張案子前,似乎在聊些什麽。

    “司馬尚書,我聽聞令郎是個通曉兵法之人。”

    夏侯獻飲了一口茶,笑吟吟地說:

    “如我記的不錯,他應當比子上還要年長幾歲,是時候外出鍛煉鍛煉了吧。”

    司馬孚一怔,怎麽還打起我兒子注意了?

    看對方的表情,不像是開玩笑的,嚇得他趕忙委婉拒絕:

    “此事不急,犬子(司馬望)愚鈍,向來不如子元、子上二人聰慧,實在不敢讓大將軍委以重任啊。”

    夏侯獻麵帶微笑地看著司馬孚,他自然是知道對方不會讓司馬望來沾邊,而且司馬望本人似乎也有相應的覺悟。

    所以他隻是逗逗司馬孚而已,很快便切入正題:

    “依司馬尚書之見,子上應該如何封賞?”

    夏侯獻的稱呼很親昵,這讓司馬孚一時間還以為他們幾個是一家人呢。

    司馬孚想了想,試探性地提議:“司馬昭已是新城鄉侯,雖然此番功勞很大,但進爵恐怕不妥,頂多加些食邑吧。”

    “那您覺得加多少合適?”

    既然對方問了,司馬孚不如獅子大開口:“五百戶?”

    “不行。”夏侯獻搖頭。

    司馬孚心中歎氣一口,果然是要多了。

    “那就...”

    還沒等司馬孚還價,夏侯獻忽然說道:“一千戶。”

    啊??

    司馬孚直接懵了,他突然產生一個把自己兒子也送到大將軍麾下鍍金的想法。

    作為一個正兒八經的世家,應該沒有人會拒絕爵位和食邑所帶來的誘惑。

    他們大力支持九品正中製,擠破腦袋要世代為官為的是什麽?

    治理天下?

    不,為的還是爵位和食邑,這玩意是可以傳承的。

    司馬孚很快恢複了冷靜,至少眼下他還不想讓兒子去趟渾水。

    但作為司馬昭的親叔,他當然不可能去坑司馬昭,也就不能質疑夏侯獻的決定,隻能舉雙手讚成。

    “就依大將軍之意。”

    夏侯獻又問司馬孚:“您看過戰報了嗎?”

    “峴山的那份?”司馬孚問。

    “對。”

    司馬孚捋著短須,略作回憶:“說是司馬昭料敵於先,成功設伏,親率將士殺到朱然麵前,從而將其重傷,後來吳軍反撲,司馬昭又全身而退.....”

    他越說便越覺得離譜,自己這侄子何時有這般勇武?

    夏侯獻不動聲色地聽著,心說這戰報的確離譜了點。

    不過當事人都稀裏糊塗的,沒人說得清當晚到底發生了什麽,反正人們隻要知道結果就行了。

    至於戰報....夏侯獻稍微用點春秋筆法,也符合世家的一貫作風。

    “司馬子上如此勇武,有上將之姿。”

    夏侯獻最終提議:

    “我意,破格提拔為平南將軍。”(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