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抄後路?

字數:4459   加入書籤

A+A-


    胡濟出身荊州,起家擔任諸葛亮的主簿。
    他這人是個直腸子,曾經多次向諸葛亮直言進諫,說話很不客氣。
    諸葛亮反而很欣賞這樣的他,將他與崔州平、徐庶及董和等人相提並論,認為他們都是能適時規勸自己過失的諍友。
    建興九年,在漢中負責督糧草的李嚴弄虛作假,想逃避責任。
    胡濟便與諸葛亮共同上書劉禪請求罷黜李嚴。
    建興十二年,諸葛亮去世,胡濟被任命為中典軍,受封成陽亭侯,常與重臣費禕、董允一起約時遊宴。
    後來他曆任昭武中郎將,前將軍,出督漢中,又轉任鎮西大將軍。
    論資曆,他至少是費禕那一檔。
    這些年他對於北伐的態度比較曖昧,他雖是保守派,心裏卻清楚大漢需要這麽一麵旗幟的存在,隻要不過度勞民傷財就行。
    胡濟在大漢軍界算是一個相對低調的人,上麵讓做什麽就做什麽。
    可這並不代表他沒有脾氣。
    他之所以同意薑維的部署,從漢中移鎮漢壽,還不是以大局為重?
    漢壽原名葭萌關,素有“全蜀咽喉,川北鎖鑰”的稱呼。
    當年劉備入川,駐兵於此,後成就帝業。
    時年有“蜀漢興,隆中謀,葭萌起”民謠,遂改名“漢壽”,寓意大漢與天地長存,與日月同壽。
    薑維告訴他,漢壽這樣的國之命門唯有他這樣的宿將才能夠信賴。
    當時胡濟信了。
    然而他還沒來得及熟悉這裏的防務,就突然改變計劃?
    真不怪胡濟生薑維的氣。
    換誰對於這樣“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打法都會感到頭疼。
    不過今日國難當頭,胡濟身為大漢的老將,心裏盡管對薑維不滿,但也懂得輕重緩急。
    當日他便召集軍隊、安排糧草輜重,帶著八千精銳和萬餘民夫踏上了前去武都的路。
    ............
    到十月初七這天,魏軍已對下辨城攻打了半個多月。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損失了大量糧食和財物,楊千萬父子於河池潰敗後一路西行,不得已前來投靠武都太守常閎。
    彼時鄧艾軍還未到,常閎便接收了楊千萬和他的部眾。
    畢竟武都城守備力量極其不足,他認為這絕對是解決了燃眉之急。
    但等魏軍到時,得知這個消息的鄧艾和夏侯森都笑了。
    這樣的潰兵不馬上驅趕走,竟還收容進城影響軍心?何況還是異族呢。
    就算士兵們心誌堅定,不為潰兵所影響,但多出來這麽多張嘴,有那麽多糧食喂飽他們嗎?
    鄧艾覺得,常閎此舉隻會加速他的敗亡。
    事實果然如此。
    在魏軍壓境之前,常閎多次要求楊千萬出城把守城外據點,卻被對方各種理由拒絕。
    最後楊千萬甚至連裝都不裝了,魏軍兵臨下辨後,他直接表示氐人可以協助漢軍守城,但野戰是不可能是野戰的。
    常閎無奈,隻能硬著頭皮認了。
    隨著城外據點盡失,武都守軍隻能困守一座孤城。
    漸漸的,下辨城中的糧草也不容樂觀了。
    十月初九,終於有一支蜀國援軍趕到下辨,但他們卻沒有來解圍。
    ........
    夕陽斜斜地潑在焦黑的戰場,斷戟的尖刃挑著半麵殘破的軍旗。
    下辨城下屍體堆積如山,分不清麵容,隻能簡單從破爛的軍服分辨他們的生前的身份。
    這個時候,打掃戰場的魏兵基本離去,而蜀軍隻能等魏軍走了,才敢悄悄出城收斂袍澤的屍首。
    今日魏軍收兵較以往更早,蓋因斥候探得一支蜀國援軍的蹤跡。
    為了保險起見,鄧艾提前結束了今日的攻城。
    收兵回營後,鄧艾旋即召來眾將商議。
    成倅率先開口:“蜀軍規模在一萬上下,主將姓廖。”
    成倅是秦州軍騎兵的主將之一,軍中斥候多由他執掌,故而他這裏是一手消息。
    “廖?”鄧艾想了想,道:“那便是廖化了....唔,此人雖然才能平平,但勝在領兵經驗豐富。”
    隨口評價一句,他又看向成倅問道:“屯於何處?”
    “斥候發現蜀軍的時候,他們在小川,已距下辨不足五十裏。所以末將就立刻上報了。”
    “但他們卻並未直奔下辨,而是朝東北方向行軍。”
    “斥候一直跟著蜀軍,剛剛傳回消息,蜀軍現屯於下辨城西北的固山一帶。”
    鄧艾捋著灰白的胡須,低頭看著桌案上的地圖,看了一會兒,眉頭卻是皺起。
    他拿起地圖走到隊列中間,指著地圖上比劃了一下,說道:
    “此處會不會有一條小道,能夠通往曆城?”
    眾將都打眼瞧了瞧,覺得有這種可能性,但沒人敢下結論。
    這時,秦州別駕趙虞開口道:“在下曾從族中長老那聽過一些天水的故事。”
    “昔年馬超殺害涼州刺史韋康,占據冀城。”
    “故楊少府楊阜),正是我天水郡人,曾是韋康故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與韋康故吏十幾人暗中相結為其報仇,後聯合表哥薑敘共同起兵於曆城。”
    “其中過程在下就不多說了,隻說馬超敗亡後,竟成功躲過追兵,從西縣逃亡曆城,又從曆城遁入武都,投靠張魯......”
    趙虞推測道:“應當是有一條小路,可以繞開祁山道,直抵下辨。”
    “嗯。”鄧艾點點頭,“這樣的話,我就能理解蜀軍的用意了,這是想抄我軍後路。”
    話落,諸將麵麵相覷,不多時有人著急開口:
    “將軍,蜀軍若走小路攻取西縣,我大軍就完了!”
    “對啊,現在我大軍盡出,西縣可擋不住一萬人的猛攻!”
    “就算蜀軍不攻西縣,他們完全可以騷擾我軍糧道,萬一糧道被斷,即便我軍攻下武都也得不到補給,蜀軍自己就沒多少糧!”
    “是啊,將軍莫要猶豫了。末將以為應當回軍救援,重新部署。大不了擊退了廖化,我們再回來就是了。”
    “諸將稍安勿躁。”鄧艾抬手製止了眾人談論,隨後陷入短暫思考。
    他覺得這事有蹊蹺。
    雖然如此用兵符合薑維的習慣,但正麵不來主力對峙,隻派偏師去截路真能奏效嗎?
    “將軍。”
    忽然,有人開口。
    鄧艾循聲看去,發現是那人是秦王。
    “孤以為,廖化屯兵固山隻不過是虛張聲勢。”
    喜歡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請大家收藏:()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