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褒斜棧道
字數:4233 加入書籤
時間回到九月初,雍州刺史陳泰奉命從褒斜道南下漢中。
到了九月中旬的時候,陳泰軍已經走了300餘裏,然而此刻大軍卻不得不停下來。
....
九月十六日,山穀的晨霧尚未散盡,長水校尉李苞站在褒穀口的斷崖邊,望著腳下湍急的褒水。
在他身後,長水司馬遞來一卷羊皮地圖:
“校尉,當年趙雲燒毀的閣道從赤崖以北綿延百餘裏,現存遺跡僅存三處石台。後來諸葛亮出祁山,大舉修道並治斜穀邸閣,退兵後閣道再次毀壞。”
聞言,李苞的手指劃過地圖上蜿蜒的線條:“陳將軍限我三十日內修複閣道,違者軍法從事。依你之見,此事可為否?”
“呃......”司馬看著殘破的棧道沉吟半晌,始終沒敢開口。
這種事,誰也不敢打包票。
李苞將羊皮地圖卷起,在司馬的胸前拍打了一下,笑道:“治我的罪,你緊張什麽?”
“傳王衝、張峻。”李苞對司馬下令,“再調五百將士隨我踏勘現場。”
“喏!”
此役,長水營撥出了1000人與木工、石工若幹組成了一支多達3000人的修路先鋒。
經過一整日的勘察,李苞發現被燒毀的棧道不能複修也就罷了,卻還要清理殘骸,工程異常繁瑣,須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
不過比起這個,更令人頭疼的是,有一段路為亂石所阻,要想往南修建棧道,還繞不過它!
李苞隨即召集工匠們討論解決之法。
親兵隊正張墩看著被亂石所阻的山路,眉頭一橫:
“蜀軍為了割據巴蜀也是煞費苦心啊。不僅毀了棧道,還弄來如此多的巨石阻擋。哎!這得清理到什麽時候去啊。”
“張隊正。”有工匠解釋道:“這些巨石八成不是蜀軍有意為之,這麽大靠人去搬是搬不動的。”
“那這些是從哪來的?”張墩疑惑問道。
“想必是山洪所致。”工匠說道,“當地人言,斜穀南北斷絕已有十六年之久,或許這一帶原本隻是些碎石,但積少成多,無人打理,久而久之就變成了這樣。”
“噢。”張墩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又是問道:“那該如何處理這些石頭呢?搬不動的話,難不成硬鑿?這得鑿到何年何月啊?”
李苞的目光投向石工工頭張峻,似有詢問之意。
張峻想了想說道:“校尉,後漢明帝曾鑿石為門,火焚水激,石皆龜裂,或可用此方法。”
“詳細說說。”李苞道。
“可在石壁處堆砌火堆,晝夜焚燒。三日後潑水驟冷,便能開裂。”
李苞思索了一陣,點頭道:“好,就這麽辦。”
東漢永平年間,漢明帝下詔,用“火焚水激”之法開鑿出一條長15米,高寬各約4米的穿山隧道,時稱石門。
而這石門隧道正是在這褒斜道上,距李苞等人不足百裏。
很快,士兵工匠們忙活起來,一時間山穀內濃煙蔽日。
數日後,李苞看著崩裂的石塊喜笑顏開,此法收到了應有的成效,為修棧道節省了大量時間。
此番這支修路先鋒軍分工很明確,軍士負責安保與基礎施工,石工負責開鑿岩壁,木工則是搭建棧道的主力。
棧道依懸崖而建,打算采用“鑿石架空”的飛梁結構。
值得一提的是,諸葛亮北伐之際曾也督軍修複棧道。
他在【與兄瑾言趙雲燒赤崖閣道書】中寫道:“前趙子龍退軍,燒壞赤崖以北閣道。緣穀百餘裏,其閣梁一頭入山腹,其一頭立柱於水中。今水大而急,不得安柱,此其窮極,不可強也。”
當然,諸葛亮不單單隻是找個事情寫進家書裏,更不為了找諸葛瑾要主意。
他自己有解決辦法。
苦於褒水水流過快,諸葛亮放棄了支撐立柱,將“標準式”的棧道變成了隻有橫梁而無支柱的“無柱式”棧道。
如此一來便可避開洪水的威脅,能夠使棧道的使用壽命變得更長....前提是沒有人工毀壞。
不過,魏軍這邊卻沒有這樣的技術,李苞還是聽從石工張峻的建議,立柱於水中。
與以往有所不同的是,他派不少人手前去赤崖南緣山大肆伐木,因為據張峻所言,他需要大量的木材製作棧道的支架。
至於具體是什麽結構,李苞一個外行也不甚其解,於是沒有多問。
....
十月十二,曆時近一個月,棧道終於被修複了。
過程總體來說還算順利,但期間卻有些意外。
九月是多雨的季節,修棧道的時候果然遇到了暴雨天氣。
不過,不知是張峻的棧道設計牢固,還是洪水沒泛濫到“災害”的地步,總之魏軍有驚無險地過關了。
十月十三日,在在向陳泰複命後,李苞得到“作為前鋒,先行進軍”的命令。
十月十五日,李苞的長水營抵達了傳說中石門。
他站在褒穀口,腳下是驚濤拍岸、雪浪翻卷的褒水,眼前是一條鬼斧神工、驚豔世人的人工穿山隧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石門北口外,一座巨大的石碑引起了他的注意——上麵刻“石門”二字。
李苞繼續走著,越來越多的摩崖出現在眼前,有《玉盆》、《石虎》鄭子真書)、《鄐君開通褒斜道》、《故司隸校尉犍為楊君頌》《楊淮、楊弼表紀》、《右扶風丞李君通閣道》等等。
李苞看得目眩神迷,一時間感覺自己仿佛穿越了時空,此刻正在與先賢們近距離交流。
一路邊走邊看,忽然看到山崖上的又一摩崖,忽然神色一凜。
這上麵從右向左分別是“袞”、“雪”二字,而“雪”的左邊則是上下兩個小字“魏王”。
“此乃太祖的真跡?”
說著,李苞納頭便拜。
不僅僅因為他是魏將,他還是譙郡人士,乃曹氏、夏侯氏的鄉黨,故而對大魏的感情很深。
做完這一切,他忽然想到,自己修複了棧道,何不也刻一麵摩崖呢?
他實在無法拒絕史書留名的良機,就算之後被上級以拖延進軍速度治罪,他也認了!
李苞很快做出了決定,他將張峻叫來,請求對方選一塊岩壁為他刻字。
“不知校尉要刻何字?”張峻問道。
李苞想了想,道:“題目就叫【李苞通閣道】。”
“好。”張峻在一旁用紙筆記下,然後看著他等待著下文。
“承武二年十月十二日,長水校尉李苞字章,將中軍兵、石、木工三千人始通此閣道。”
喜歡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請大家收藏:()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