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6章 京都八衛
字數:4106 加入書籤
所以,哪怕這位皇帝陛下知道他們是故意如此的,也沒有任何辦法。
他隻能寄希望於這八萬人能抵擋住李昭的進攻,畢竟現在傳回來的消息,得知李昭的人數大概也就在九萬左右。
至於像樸國昌這種頂尖世家大族,按照幽國的國法,他們是可以明麵上養軍隊的,但是不能超過一萬人。
也就是因為這種奇葩的國法,導致這些本來就很強大的世家大族愈發的囂張跋扈,完全無視了皇權,造成了幽國如今這種局麵。
雖然他們權勢滔天,但每一個家族都還是維持了基本的體麵。
也就是因為如此,所以幽國的皇帝是很難知道他們具體養了多少軍隊的,雖然明麵上不會超過一萬,但私底下絕對是遠遠超過這個數字的。
主要是當初的幽國第一任君主是以這種方式來籠絡其他的大家族,從而獲得了上位的機會。
幽國的確是獲得了立國的空間和資本,但第一任皇帝也給後續的皇帝留下了永遠都無法解決的爛攤子。
以至於後續的多任幽國皇帝對這位太祖可謂是又愛又恨,而這些年下來,每一任的幽國君主都抗爭過,但最終的結果就是權力被架空,或者是莫名其妙的死亡。
樸國昌樸太傅本來也是奔著削弱皇帝的兵權而來的,調動京都八衛出去打仗,這隻是他們的第一步。
每一個家族都表示自己沒有能力,也沒有兵力,但願意擠出一些軍需糧草,這樣他們能夠在百姓當中獲得不錯的好名聲。
也能為戍衛臨安城的京都八衛提供一些安慰。
最終的博弈,自然還是以各大家族勝出為結束。
哪怕這位幽國皇帝陛下最後成為了階下囚,丟了江山,成了亡國之君,對他們大家族而言,影響都不是很大。
畢竟他們這些世家是從上一個朝代一直傳承下來的,底蘊自然是極其深厚的。
哪怕是國家改朝換代,也不影響他們的家族繼續傳承下去。
主要也是奔著保存家族的底蘊而去的,大家可都不想失去保衛家族的力量。
至於為幽國皇室守疆衛土,自然是無從談起。
他們可以不管這座江山,但是身為幽國皇帝卻不能不管,
正是因為如此,幽國皇帝很難放開手去幹。
最終,手握重兵的皇帝陛下,隻能在當朝太傅的建議之下,將這八萬軍隊全部派了出去。
其實幽國境內也有忠於皇帝陛下的,其實不過很不湊巧的是,全部都被派往了邊境區域。
這也是朝堂各大家族的安排。
目的就是要讓皇帝成為孤家寡人。
……
臨安城外。
李昭的軍隊已經列好了軍陣。
其實包括李昭本人在內,都從未想過自己有朝一日會這麽輕鬆地打到幽國國都附近。
因為這些軍事學院的學員們,也都感覺自己像是在做夢一樣。
可這一路來的功績卻不假的。
當然,經過這一路的戰爭,學員們彼此之間的差距也是愈發的明顯,到底誰有統禦軍隊的能力?
已經一目了然。
比較突出的便是李昊崆、趙誠、段冠、程良才、秦不餓、尉遲文瀚、侯波、柴修文等。
其餘的人雖然有一定的軍事才能,但和這最頂尖的一批人相比,差距還是非常大的。
不管是戰略方向上,還是布局能力,都有著不小的差距。
而上升到整個國家層麵的戰鬥時,這種差距會格外的明顯。
而且,自從李昭開始放權後,這群軍事學院的學員們彼此之間默默的競爭攀比就已經開始了。
因為誰都不想承認自己不如人,誰都不想輸一次。
他們從一開始就想當大將軍,如果連這種小規模的戰役指揮都做不到完美,那何談統領數萬大軍呢?
也正是因為這種默默的攀比,導致每一個領軍的人都格外的小心謹慎,他們既要保證自己人員沒有出現巨大的損傷,也要保證自己的人能撈到足夠多的功勳。
隻有如此,李昭才會給他們增派更多的兵力,而誰的功勞最高,統帥的人數也就最多。
在前期階段,李昊崆、趙誠他們每一個軍事學院的學員,都會異常謹慎。
隻要遇到戰鬥,他們就會進行戰鬥前的推演過程,集思廣益的那種。
不管是軍官還是普通將士,都會將自己帶入己方或者是對方的角色當中,從而模擬這一場戰爭可能發生的情況。
如果有極端的情況出現,必須要拿出二到三個解決的方案來。
極大的調動了學員們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考能力。
哪怕是一個小小的士兵,在戰場上也應該有自己的清晰判斷。
隻要是不與主帥命令所違背的情況下,士兵是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做出一定的調整。
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每個士兵都是有自己的靈魂。
而且,從當初訓練的時候就貫徹了一個指令,一旦主帥陣亡,那麽副將便會扛起大旗,副將也是需要能指揮的。
正是因為這種層層進行的關係,所以即便是主帥發生的陣亡情況,剩餘的進攻和防守是依舊能完成這項指令。
雖然會有一些殘忍,甚至有鼓動士兵讓他們繼續去送死的嫌疑。
但這卻是行之有效的辦法。
在這一路的征戰過程當中,每個士兵都充分完成了自己的角色和任務。
他們都是以極小的代價獲得極大的勝利,甚至爭取做到了零折損。
像戰場上補刀這種情況是他們的基本操作,絕對不允許對方還有假死,然後己方猝死的情況發生。
所以,他們的戰績斐然,每個人都有極大的提升。
而提升最快的一些人,他們手底下可以調用的士兵已經有足足800人了,但有的手中才隻有兩三百人。
這就是彼此能力之間的差異所導致的結果。
當每一次戰爭所取得勝利時,功勞一定是有多少的?
而功勞多的人就可以獲得100名士兵的獎勵,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優秀的人往往能夠統帥更多的士兵。
當然,李昭之所以選擇這種獎勵模式,也是希望他們不要飄了。
更重要的是,他們還沒有指揮過大型的戰役,也沒有一次性統帥過很多人的情況。
在這種情況下,每次多增加100人,所需要考慮的戰略部署都是不一樣的,這對於他們的思維提升,同樣是有非常大的好處。
當他們能統禦萬人規模的時候,那就說明他們已經能獨當一麵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