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6章 征兵,報名者達十萬!
字數:4136 加入書籤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拓跋豔孫和董玄麟,他們在大周軍方的地位,就相當於李道玄和趙飛龍在武國軍隊的位置。
“拓跋老將軍有何高見?”董玄麟主動開口。
“老夫以為,此戰當拚盡全力,咱們大周京師還可繼續增調兵力。”拓跋豔孫開口,將所有人都給嚇得不輕。
但周龍雲和董玄麟卻沒有任何的驚訝之色。
他們都很清楚,拓跋豔孫從來不會說這種笑話,特別是在國難當頭的時候。
“老將軍可否說的明白一些?朕不是很清楚。”周龍雲開口詢問。
拓跋豔孫隨即解釋道:“陛下,老臣的意思是,此次不能強製征兵,但還是得征兵!”
此話一出,大殿內瞬間嘩然起來。
大家都覺得這個不太可能,畢竟前麵幾次征兵已經鬧到民怨沸騰,其餘各州各地的老百姓早就已經開始造反了。
此次若是還要征兵,怕是都不用等到武國的軍隊打進來,他們就會被京師內的百姓先給殺死。
周龍雲又道:“老將軍的意思是,讓老百姓自願參軍?”
周龍雲自然是聰明的,一下子就領悟到了拓跋豔孫的意思。
所以當他開口之後,其餘的軍方將領也都紛紛露出了驚訝之色。
“沒錯,老臣正是這個意思。”拓跋豔孫讚賞的點頭:“陛下應該也清楚,咱們此次征兵次數太多,老百姓意見很大。”
“可是我們也不能忽略一點,那就是大周境內的,絕大多數老百姓都不希望自己的國家滅亡,京師內的百姓同樣如此。”
“如果征兵,咱們自然得稍微改變一下策略,畢竟這是國戰,此番若是戰敗,國家便沒有了。”
“咱們若是發布征兵的消息,必須要給予豐厚的報酬,甚至可以許諾官位爵位,隻要能給得起的,咱們全部都給,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當拓跋豔孫在說完後,所有人都恍然大悟。
原來是這種征兵模式?
大家心裏都有了幾分安全感。
即便是他們也都不得不承認,隻要這最後一戰打贏了,周國就有延續國祚的機會。
盡管大周如今被周龍雲霍霍的不成樣子,可大周境內的老百姓,若不是真的被逼到走投無路,他們是斷然不會造反的。
畢竟這是他們的國家,是他們生活了一輩子的地方。
即便是現在這個國家已經爛透了,可大周境內還是有很多的老百姓選擇相信這個國家,願意和這個國家站在一起。
甚至還有很多的老百姓在聽到武國攻打過來後,會對武國的行為露出憤怒和不滿。
不管是什麽國家,在任何時候,總歸是有那麽一批老百姓想要默默的守護著。
他們所守護的不是周龍雲,而是這個國家。
周龍雲在略微沉思之後,立即答應了拓跋豔孫的這個要求,其實董玄麟也是這個意思。
所以大家一拍即合。
很快,周龍雲便叫人準備寫好告書,連夜就將告書發布出去,並且安排人傳播。
大周京師內,生活的人多達一百五十多萬。
絕大多數其實都是普通人,王侯將相、世家大族終歸隻是占了一少數。
因此,周龍雲的罪己書以及征兵書在瞬間傳播開來。
不管在任何國度,任何地方,總歸是有一批有誌之士出現的。
他們什麽都不要求,隻想為國盡忠。
也有一批人選擇答應征兵,是因為告訴上麵寫的十分誘人。
此次國戰是普通人改變自身命運的唯一機會,也是他們這輩子有史以來,最有可能撈到軍功的機會。
若是他們能把握好,那麽不管是他們個人還是家族的命運都會隨之而改變。
若是表現的足夠勇猛,是極有可能封王拜侯的。
即便是周龍雲都沒有想到,拓跋豔孫所提出來的這個建議,會取得如此好的效果。
選擇報名的老百姓竟然多達10萬之眾。
當這個數字報上來的時候,周龍雲都有些傻眼。
他甚至一度覺得,是不是底下的人又在忽悠他?
或者是強製征召。
拓跋豔孫和董玄麟則並不這麽認為,國難當頭,還是有許多的老百姓願意為國一戰。
這其中並不缺少投機倒把的人,也有很多人目的並不單純,暫時都沒有關係,隻要能參軍就行。
周龍雲在確定這個消息屬實之後,眼裏也多了一抹喜色。
“那我們接下來該怎麽辦?”
“調集所有兵力,一戰定勝負。”拓跋豔孫和董玄麟同時開口說道。
周龍雲在與拓跋豔孫和董玄麟商議之後,最終決定畢其功於一役。
畢竟到了他們這種地步,拖延下去的意義也不是很大。
主要是大周境內現在爭相造反,已經完全無法遏製。
所以,當前主要的困局,就是武國的軍隊。
按照拓跋豔孫和董玄麟的意思,京師其餘三麵的所有軍隊全部都收歸於南,放在一處。
至少,在兵力上大周是占據優勢的。
至於西麵、北麵和東麵,全部都不需要防守。
如果贏了,大周軍事的危機自然解除。
可如果輸了,守不守都不重要了。
在這一點上,他們三人達成了共識。
所以,所有的兵力全部都調集到南邊。
同時,周龍雲也將這個消息傳遞給了李昭。
當李昭還有諸多軍事學院學員們在知道這些消息的時候,心情無疑是複雜的。
不管他們承認不承認,這個周龍雲在幹大事的時候是有大魄力的。
因此,李昭馬上派人給李道玄、趙飛龍、秦淮景、侯天璣,他們傳遞消息,詢問他們的意見。
李道玄和趙飛龍表示沒問題,秦淮景所坐鎮的北方和侯天璣所坐鎮的西方,在得到這個消息之後,也擔心周國會兵行險招。
在經過一番商議之後,西方和北方各自留了2萬兵馬鎮守,謹防他們逃竄出去。
至於東邊,則是完全沒有人鎮守。
侯天璣、高世聰、秦淮景、段文昊,他們各自帶著2萬兵馬前來支援。
當所有的軍隊全部集合之後,李道玄表示,此次戰爭可以由李昭作為主導,他和趙飛龍負責壓陣。
對此,諸位將軍都沒有異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