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到底該選誰做統帥?!

字數:5559   加入書籤

A+A-


    第二日。
    蒙古各族共聚一堂,參拜新即位的脫古思帖木兒。
    眾人參拜過後。
    阿魯台率先出列。
    “大汗!如今草原人膘馬肥,是該出趟遠門了!且臣聽聞,南邊出了一種可畝產千斤的作物!
    大寧府和北平府都有種植。”
    他先拋出了引子。
    南邊新出現的作物,這個消息還是有許多人,不曾得知的。
    一時間,大帳內紛紛驚訝出聲。
    “阿魯台!此消息可當真?!”
    阿速部落首領咬住,不等上首的大汗發話,就率先問道。
    他的名字就叫咬住。
    他的部落在蒙古各部中也是數一數二,有兵馬十萬。
    “應當是真的,前些天路過部落的大明商人,還在到處吹噓。某抓起來盤問一番,確有其事,隻是作物被南明官府管控嚴格,不許流落出境。”
    奈爾不花開口,肯定道。
    有他的保證,帳中眾人信了八分。
    紛紛在心中合計,如此神物怎麽能不出現在豐美的草原呢。
    而且連大寧府也能種植的話。
    豈不是他們也可以嚐試一番。
    最次最次也可以在蒙古南岸等河套地區,和大寧府地理氣候相同的地區種植。
    “大汗!恭喜大汗!大汗初臨,就有如此神物降世。
    此必然是長生天感應到大汗的賢德,故而降下來的福瑞!
    也預示著我蒙古將興!
    昭示著成吉思汗的榮光必將再現!”
    阿魯台再次先眾人一步,高聲慶賀。
    他先前就留意著帳中人的神色。
    而且這樣的說辭,有誰能不同意呢。
    畢竟中原人祥瑞的一套,在蒙古族內也是很吃香的。
    “恭喜大汗!此神物必預示著大汗的聖明,昭示著大蒙古國的重新崛起!”
    奈爾不花緊隨其後,高聲唱和。
    昨日他已和阿魯台商議後。
    此時也隻是打著配合。
    相信這段話,沒有人能拒絕!
    “恭喜大汗!大蒙古國永在!”
    “恭喜大汗!大蒙古國永在!”
    咬住起身出列道賀。
    各部落首領也紛紛道賀。
    這樣的解釋,必定是正確的。
    他們也知道這樣的舉動意味著什麽。
    但是,麵對天賜神物,若是不去爭取一番,又豈能甘心呢。
    何況,新一批的兒郎們已經長大了,該去見識一下外麵的花花世界!
    “哈哈哈!好!天降神物,天佑蒙古!”
    全程隻做聆聽裝的脫古思帖木兒,站起身,一臉振奮。
    一時間。
    整個大帳內,其樂融融。
    每個部落都在想象著,不管接下來的局勢怎樣變化。
    隻要世間出現了此種神物,草原民眾的生活,必然會減輕很多。
    蒙古族各部落在考慮著他們的未來。
    以及接下來要準備的動作。
    而被謀劃的南明!
    不,應該稱呼為大明朝,也在躊躇滿誌著。
    應天府,大明皇宮。
    太和殿內,文武重臣分列兩旁。
    皇帝朱元璋坐於主位的龍椅上,閉著眼睛聆聽著臣子的建議。
    太子朱標站於老朱的右側,手握著一份份奏折,不時的和臣子們商討幾句。
    殿中的飛鶴銅燈,經久不變,再一次見證著大明又一次高級會議。
    或者說是大明朝權力最核心的又一次扯皮爭吵。
    “今次討論的主題,是四位王爺,西安秦王,太原晉王,北平燕王,大寧寧王!
    四人同一時間發來奏報,北地蒙古有異動,怕是將要大舉入侵!
    從西安到大寧,跨越千裏,邊境線漫長。
    若是蒙古人兵出一路便罷,我們自當集中全部兵力殺回去就是。
    可若是蒙古人兵分兩路,三路,那北邊的防守就很可能出現救顧不瑕的局麵。
    所以,到底該選誰做統帥?!
    眾人不妨試而言之。”
    太子朱標站於六階玉台之上,高聲宣布。
    眾位臣子,早已經等待多時。
    “陛下!臣認為北平燕王殿下驍勇善戰,曾多次跟隨大將軍藍玉出征,作戰經驗豐富,實乃統帥的不二人選!”
    曹國公李景隆率先出列,力挺燕王朱棣。
    隻不過,若是此情此景被朱權看到。
    他必定會忍不住在心底感慨一句,落花有意,奈何流水無情啊!
    李景隆你擁有大明的最高爵位,是皇親國戚。
    為什麽就對朱棣一片癡心呢。
    你可知道曆史上你就是如此癡心一片,最後卻換來幽禁致死的下場。
    不過此時的李景隆可什麽都不知道。
    “臣認為燕王合適!燕王最知曉兵法,在京中之時就已顯現出非凡的天賦,就藩十年,和蒙古交戰數場,想必現在已通曉蒙古的作戰方式,臣認為燕王朱棣合適!”
    魏國公徐輝祖,竟然也罕見的出聲,表態朱棣。
    要知道,他一向是帝王黨。
    對妹夫朱棣一向是不加顏色的。
    如今也終於開竅了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不少人在心底猜測不已。
    他的話語也引得太子側目而視。
    不過眾位臣子紛紛建策。
    “臣認為秦王殿下,最為年長,本就該毫無爭議的作為統帥!”
    這是劉三吾的原話。
    大明的現狀就是如此。
    軍國大事,必須在朝中再三商議。
    令諸位朝臣都參與其中,貢獻一份力量。
    而其中,對於軍機的參謀,文臣的建議是最多的。
    “臣認為要論智慧,非晉王殿下莫屬!”
    這又是晉王黨羽。
    就藩在外的親王們,或多或少都要和某些個朝臣交好。
    用來必要的時候,替他說話。
    在朝臣的時候提到他一些。
    比如,現在這樣的時刻。
    燕王、秦王、晉王,三位王爺輪番被提到。
    卻是沒有一位提過寧王的。
    畢竟他的年歲太小。
    做個大將,統帥一府城已是極限。
    哪裏容得他冒頭,站在哥哥前麵。
    “宣國公,你覺得呢?!”
    一直閉目養神的皇帝陛下,開口了。
    眾位臣子紛紛閉嘴。
    目光不由的望向,位列文官之首。
    卻老態龍鍾,從不發一語的那人。
    “陛下!太子!四位殿下各有所長,微臣實難判斷,一切恭聽聖裁。”
    顫顫巍巍的李善長,口齒有些不清的說著。
    他的眼睛已經隻能半睜著。
    像是永遠看不清人,聽不到說話的那種老態。
    隻是這樣的李善長,還是又回到了朝堂。
    陛下有旨,他必須上朝。
    他即使是被人抬著,也得來啊。
    不過上麵的敷衍推脫之語,也就隻有他敢如此說了。
    喜歡大明庶子天生異相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明庶子天生異相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