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拿地換唄

字數:3998   加入書籤

A+A-


    三皇子一時間沒反應過來,憤憤不平的控訴
    “還二選一,那幫貪得無厭的家夥,都想著把地和商品銷售渠道全抓到自己手裏。
    還沒說怎麽著,聽說他們私下都把對外的渠道分好了,一個家族管一個大國,剩下的幾個黃商分周邊幾個小國。
    也不怕撐死!”
    額~如此不把慶元帝放在眼裏,不光他們爺倆氣,她聽的也好氣!
    難怪以穩重出名的三皇子也氣到失態!
    等三皇子說完了,謝玉姝才道
    “我的意思是,想要玻璃和電燈這些新型商品的經營權,不用他們入股,讓他們拿地換。
    把交換的價格定的高一點,但又不至於要禿嚕了。
    這個點你們自己去研究一個合適的價格就好了。
    要麽就把有些頭臉的商戶全聚在一起,以皇家的名義成立一個商會,把東西的生產和銷售分一部分給他們,培植新人跟他們抗爭。
    有競爭才有壓力嘛!”
    三皇子聽到,先是眼前一亮,繼而有有些擔憂的道
    “可是世家權力龐大,怎麽能容得下商會成立!
    在他們眼皮底下建商會,難呐!”
    謝玉姝卻道
    “那是一直以來,商人地位都過於低下,士農工商,商人排在最底端。
    而實際上,商人在國家的發展中,起到的作用,絲毫不亞於其他三個階層。
    不管是老百姓想過好日子,還是國家想發展,都得要錢。
    商業恰恰是讓錢活起來的重要途徑。
    你可以跟你爹建議,適當提高商人的地位,如果不能放權,那就給一些人身保障,先把商人做個評級,選出幾個儒商,名聲好點的,慈善一點的,賞他們和個名號,給一些保護,讓想動他們的人,不敢輕舉妄動。
    比如,給國庫交夠多少稅,可享幾品官的榮譽,欺淩,辱罵截殺這些人,跟截殺官員是一個罪。
    這樣一來,商人的地位提高了許多,肯定會得到一大批商人的擁護。
    二來,也沒有危急朝廷利益。
    同時,官員身份提高的權限也應該在世家大族勉強接受的範圍內。
    或者,你們可以雙管齊下把產品分開賣,讓他們全都拿地來換,同意的就成交,死把著地不撒手的,最後隻能眼看著商業經營權利跟他們無緣。
    雖然短期內看似各有讓步,但是,土地拿到手,可以分下去給沒有地的普通百姓長期種。
    而這些商品總有飽和的時候。
    而這中間幾年的時間,我想足夠你們兵不血刃的弱化,甚至瓦解世家的權利了。”
    三皇子聽著謝玉姝的侃侃而談,從最初的煩躁不安,到凝神靜聽,再到腦袋瓜子飛速運轉,盡量跟上謝玉姝的思路,然後目瞪口呆。
    等謝玉姝說完,反應了片刻,才拍手道
    “高啊!實在是高!
    郡主大才,果然名不虛傳!
    受教了!”
    三皇子激動的臉都紅了,他們愁了兩個多月的事情,謝玉姝不到兩個時辰就給出了解決方案,早知道他早來好了,白白受他們兩個月的氣,虧大了!
    謝玉姝卻謙虛的道
    “謝您抬舉,什麽大才不大才的,不過是你們身為貴族,一代一代傳下來,重農抑商的思想根深蒂固,所以一時間沒往提高商人待遇上麵想。
    而我是窮苦人出身,說句實在的,連肚子都填不飽的時候,商人也曾是我最羨慕的對象,我羨慕他們憑自己的勞動,讓自己和家人過得豐衣足食,一點也不覺得商人低人一等。
    所以才敢往這上麵想。
    無非就是湊巧罷了!
    能以此為朝廷分憂解難,也是我的榮幸。”
    場麵話誰都愛聽,謝玉姝一番話說完,三皇子對謝玉姝的好感度直接拉滿格,不驕不躁,沉穩有度,此女極好!
    如此想著,高興的道
    “我來之前,姚大人已經回京了,父皇將太傅和韓大人也召回來了,估計是想商議此事,有了郡主的良策,相信事情也很快就能有進展了。
    為了避免夜長夢多,我這就回去了,郡主可有什麽東西帶給韓大人,我願代勞。”
    三皇子想借韓仲玉跟謝玉姝拉近些關係。
    謝玉姝卻婉拒了他的好意
    “三皇子有心了,隻是我們才通過信不久,我沒有什麽東西帶給他。”
    三皇子心意表達了,也不糾結,得了良策,跟謝玉姝告別後,馬不停蹄的趕回京了。
    三皇子往回趕的時候,韓仲玉和太傅也各自從自己負責的地方往京城趕。
    這次的任務,可以說是他們為官生涯中,最難辦的差事了。
    三皇子猜的很準,雖然這幾人都是有風骨,不畏強權的,憂國憂民的好官,可是他們的風骨對上無賴,就跟秀才對上兵一樣。
    有十分的本事也使不出來。
    而且,當地的官員早就成了世家的保護傘,就算韓仲玉想以拒繳稅收的名義抓人,也總有人護著,要麽就是衙門不出人,要麽就是找不到責任人。
    韓仲玉信裏跟謝玉姝說的輕描淡寫,實則自己經常被他們氣的頭發都立起來了。
    就在他想著要不要直接暗自把他們的責任人給抓起來,還是直接闖進去強行收租,就接到了慶元帝召回的旨意。
    強行收租隻是下下策,不到萬不得已,是說什麽也不能走這一步的,所以接到慶元帝的旨意,韓仲玉幹脆放下一切帶人回京了。
    太傅也基本是這個情況。
    大家都是聰明人,慶元帝既然敢在這個緊要關頭召他們回京,那肯定是事情有了新的變化,與其在這裏跟他們耗時間,不如先回去看看是不是有什麽新的解決辦法。
    況且,韓仲玉一直以為,這個事情如果強製執行,勢必鬧得血雨腥風,到最後搞不好就兩敗俱傷,雖然召令下的隻是多收農業大戶兩成租,但實際上,這確是一場變革。
    曆史上,哪次變革不是血淋淋的!
    而且,到最後,變革成功的,隻有少數。
    隻要利在黎民百姓,他倒是不怕當這個出頭鳥,但是,如果有更溫和的辦法,他也不想用這種激進的形式。
    喜歡穿到荒年一拖三,颯爽農婦血賺了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到荒年一拖三,颯爽農婦血賺了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