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2章 有點兒眼熟

字數:3675   加入書籤

A+A-


    “其實,煦明兄送給我的是一張簽文。”說話的同時,張望渝已經將簽文拿了出來,恭敬的呈遞到了王茂平的麵前。
    王茂平伸手接了過來,輕念上麵的簽詩:“否極泰來……事不難。逢凶化吉,否極泰來,是上上簽啊。”
    “是啊!”張望渝臉上的哀傷沒有褪去,心緒傷感中帶著一些複雜,他倒是如簽文這般否極泰來,但是煦明兄卻已經過世。
    “這簽文不是從寺裏求的?”王茂平看似好奇的確認了一下。
    “不是,煦明兄隻說是他偶然得到的。”
    “可這簽文寓意很好,我也沒有發現什麽問題。”說話的同時,王茂平不露痕跡的留意著小夥子的神情。不出意料看到了對方臉上的失望。
    “要不你再和我說一下,簽文是怎麽得到的?一個字都不要落下。”
    聽到這話,張望渝雖然沒有抱多大的希望,但卻是對麵前的王大人滿心感激:“餘在城中忽憶象微兄,遂即得此簽文,蓋天意也。”
    “沒了?”
    張望渝搖了搖頭。
    “城中沒有寺廟?”
    張望渝又搖了搖頭。
    “那這簽文究竟是哪裏得到的呢?”王茂平輕聲的念叨了一句。
    聽到他念叨的張望渝再次搖了搖頭。這也算是一問三不知了。
    “你和尹思翌都經常去哪裏,他或許是去過你二人經常去的地方,才會想起你。”
    “象微在鬆正書院時,與煦明兄經常在東城活動,對那裏也更加的熟悉,最常去的食肆是……”
    張望渝陷入了回憶之中,說的很詳細,等反應過來的時候,才發現說了很多沒有用處的話,臉上閃過一抹羞愧,連忙賠罪。
    王茂平擺了擺手,滿臉正色的問道:“回憶了這麽多,那你覺得這簽文有問題嗎?”
    張望渝搖了搖頭,沉默的片刻,低聲的輕喃道:“象微就是覺得煦明兄的死不是意外,卻又找不出問題。”
    伸手拍了拍小夥子的肩膀:
    “我能理解你的心情,但如今沒有證據能夠證明這不是意外,你也隻能暫且放下,如果與鬆正書院有關的人或者事,有撥開迷霧的那一天,也許你能夠確定好友死亡的真相。”
    “是,大人,象微明白。”張望渝努力整理著自己的心情,用力的點了點頭。
    “那便好!”王茂平將簽文遞了過去:“將簽文收好吧。”
    但在張望渝伸手的一瞬間,似乎又改變了主意:“算了,無論是這信,還是簽文,都先由我來保管。如何?”
    “謝大人!”張望渝聲音中充滿了感激,看來大人還是不忍心,決定給他一點希望,所以才會代為保管。
    “好了,鬆正書院的事情——”
    “大人是為了象微好,象微絕對不會和任何人提起的。”
    “嗯,你明白就好。”
    張望渝帶著失落離開,但心中還保留著一絲希望,卻沒有看到書房中的人,若有所思的坐在那裏,過了很久才離開。
    王茂平回到房間的時候,妻子正在燈下提筆寫著,習慣了京城的生活之後,安初筠又重新拾起了話本事業,估計《王善回奇聞錄四》再過不久就能夠完成。
    白景那個小夥子隔上一段時間,就會向從林江過來的商隊打聽有沒有秉燭人新出的話本,還整天念叨著,在京城,秉燭人新出的話本他肯定是不能在第一時間看到了。
    王茂平很想告訴他,秉燭人如果新出了話本,在京城的他一定能夠在第一時間看到,倒是肇原府要等上一段時間了。
    “王善回的故事還能繼續多久?”妻子寫的可以算是長篇話本了。
    “或許在白護衛猜出秉燭人的身份時?”
    “那估計還有很久。”
    夫妻倆相視一笑。隨後妻子將筆撂下,吹了吹紙上的墨跡,將手稿收了起來,隨後再次開了口:
    “張公子過來有很重要的事情?”
    “為什麽這麽說?”
    因為指點文章,所以張望渝每次在王家都會待到快宵禁的時候,有時還會留宿。因此王茂平有些好奇,妻子為什麽會做出這樣的判斷。
    “因為,張公子已經告辭半個時辰,夫君你才從書房回來,所以初筠想會不會與張公子有關。”
    不愧是妻子,對自己這般了解,王茂平將張望渝好友死亡的消息,講給了妻子。
    “即便是鬆正書院有問題,也不意味著那個尹思翌的死有問題。”安初筠在聽過丈夫的敘述後開口說道,但觀察丈夫的神情後,變得有些疑惑:“夫君不這麽認為嗎?”
    “本來為夫與初筠是同樣的想法——”
    “那是什麽讓夫君改變了想法呢?”安初筠臉上的好奇又增加了一些。
    “因為這個。”將簽文取出放在妻子的手中,後者好奇的將其打開:“是簽文,還是上上簽,可這和尹思翌的死有什麽關係,他死前去過寺廟?”
    “他沒有去過寺廟。
    “那——”與其說好奇,安初筠如今疑惑更多一些。不明白手中這個簽文,有什麽特別之處。
    “初筠不覺得有點眼熟嗎?”
    眼熟?將手中的簽文又仔細的看了看,原本想搖頭,卻拚命的回憶了起來,丈夫既然這麽說,那麽自己之前應該見過這樣的簽文。
    半晌,安初筠的眼睛睜大了一些,回過神來:
    “暉照寺的簽文?”
    見妻子想了起來,王茂平讚同的點了點頭。這個時候的簽文,有些是手寫的,有些是印製的。而之前暉照寺的簽文就是印製的。
    眼前這個也同樣如此。當然這一個共同點並不能說明什麽,畢竟使用印製簽文的寺廟也不少,未必就一定與暉照寺有什麽關係。
    但麵前的簽文,無論是字體還是製式都與暉照寺的簽文別無二致。王茂平之所以記得這麽清楚,是因為他曾經懷疑住在上陽縣宋家附近的何二柱夫婦在通過暉照寺來傳遞消息。
    因此對何二柱妻子求到的簽文很是在意,還命崔二銀將簽文偷來,仔仔細細的研究過,確定了二人就是通過暉照寺傳遞消息的,所以記得自然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