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登聞鼓響

字數:3313   加入書籤

A+A-


    先帝為表體察民情,特意在宮門外矗立了一麵大鼓,名曰“登聞鼓”,但凡有重大冤屈需要民告官或者以下告上者可敲響登聞鼓。聖上若聞鼓聲,必要開堂審理。不過為了防止有人亂擊登聞鼓,所以擊鼓之人均要受杖刑二十。

    站在官員末尾的燕肅,忽聽登聞鼓響起先是愣了一下,隨後臉色變得煞白,難道,難道蘇幼筠說的自有辦法竟是如此!

    可他沒有辦法,登聞鼓已響,事情就無法挽回了,他能做的隻是不要弄砸了這件事。

    齊宣帝臉上沒有任何表情,沒有人知道此刻他在想什麽,隻見他一拍桌子說道“來人,將那敲登聞鼓的人帶進來,我倒要看看所謂何事。另外,城門外麵搭設粥棚安撫流民,並帶叛軍首領覲見。”

    “是。”門口的護衛領命離去。

    很快,蘇幼筠和劉統領一左一右扶著瘸腿的溫庭君進了大殿。這一次她素麵朝天,身著一襲白衫,三年了,她終於能用自己本來的麵目和名字堂堂正正地站在人前,所有的隱忍、委屈,在這一刻終於得到了釋放。

    在他們身後還有兩個人,一對麵容蒼老,滿頭華發的夫妻,如果仔細看就能發現,那個老漢就是那晚開門的老者。

    趙弼看到蘇幼筠他們三人時麵上還算鎮定,可當他看到他們身後的那對夫妻時,臉上的訝異再也繃不住了。因為那對夫妻竟是王側妃的父母!

    趙弼臉上那精彩的神色蘇幼筠自然不會放過,她心中冷笑,原來那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大皇子也不過是隻紙老虎啊。

    蘇幼筠一行齊刷刷地跪在殿內,齊宣帝的目光從他們臉上一一掃過,最後落到了溫庭君身上。

    溫庭君努力行了一個跪拜大禮,朗聲道“臣,洪州知州溫庭君拜見聖上。”

    齊宣帝身體微微前傾,盯著他道“我記得你,開寶三年的進士對吧?”

    溫庭君受寵若驚,激動地抬頭道“是,聖上英明!”

    “你不在洪州做你的知州,跑回京師敲登聞鼓作甚?”齊宣帝的聲音聽不出喜怒。

    溫庭君又行一禮,側身將一旁的蘇幼筠現於人前,說道“此事說來話長,這位是前戶部郎中蘇文青之女——蘇幼筠。所有的一切要從蘇文青之死說起,所以臣請聖上同意由這孩子來講述一切”

    齊宣帝點頭同意。

    蘇幼筠將這些年發生的事情和她查到的事情一一說了出來,當然中間跳過了一些不便說的細節。話畢,她從懷中掏出那本賬冊和大皇子的信件呈了上去。

    趙弼雙眼一眨不眨地盯著那本賬冊和信件,如果眼神能摧毀什麽,他應該早已把這些東西毀到渣都不剩。他想做點什麽來挽回一下,拚命地給自己的幾個親信使眼色,可他們此刻能有什麽辦法。季大人上前一步剛想說話,就被齊宣帝一個眼神給嚇退了。眼下齊宣帝似乎是動了大怒,若是他們誰敢亂說話怕是就要被當場發落了。

    齊宣帝粗略地翻了一下賬冊和信件,氣得當場將東西砸到了趙弼臉上,怒道“你個混帳東西!你知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麽!”

    趙弼雙腿一軟,跪在齊宣帝麵前,哭訴道“兒臣冤枉,兒臣作為大齊的大皇子,怎會做如此之事。定是他們被人買通,誣陷兒臣。”

    兵部尚書看著這個情勢,忍不住上前一步說道“聖上,這些賬冊和信件若是真的,那這些人又如何能拿到?”

    蘇幼筠愣了一下,然後轉頭看向兵部尚書,譏諷一笑說道“羅大人,您看看此人是誰?”說罷,她伸手指向身後的老者。

    兵部尚書仔細地看著那位老者,卻依然沒有認出。

    那位老者上前一步,恭敬地給齊宣帝行了一個大禮,說道“聖上,罪臣乃前明州洛程縣縣丞,王文也。罪臣的女兒乃大皇子側妃。當初大皇子設計強擄走我的女兒,用她的性命逼迫我們出賣當時掌管左翼鐵艦的水軍總兵言大人。事成之後我自覺有愧,辭去了縣丞之職,想要找機會回京師說出真相,豈料大皇子又將我們抓住,關押起來,還用我們脅迫小女委身於他。後來偶然機會蘇小姐聯絡上了小女,從小女手中得到了大皇子的罪證。”

    “你既說與大皇子有怨,那誰知你們是不是串通一氣,偽造證據汙蔑大皇子。更何況你說大皇子將你們關押起來,就憑蘇家一個小丫頭,哪裏有本事能將你們救出來?”兵部尚書寸步不讓,句句說到了要點。

    隻要咬住大皇子沒有通敵賣國,就算是擄了幾個姑娘,殺幾個人又能如何。

    “你!”王縣丞指著兵部尚書,一時竟想不出反駁之詞。

    趙弼也微微鬆了口氣,看向兵部尚書的眼神中多了幾分讚許。

    “江湖人自有江湖人的辦法。”蘇幼筠上前一步,對著齊宣帝說道“民女不才,有些經商的本事,在外麵野地久了自然就認識不少江湖豪傑。有王側妃給的線索,找個把人還是可以的。況且若大皇子並未做那些事,為何我要汙蔑於他?難道是我自己嫌命太長,偏要去往刀口上撞?”

    “如今人證、物證確鑿,我不明白兵部尚書為何就能一口咬定這些都是我們偽造的?難道您與大皇子私交甚篤,完全知曉他所做之事?”這句話,蘇幼筠是對著兵部尚書說的,她定定地看著對方,寸步不讓。

    兵部尚書一時語塞,聖上最忌皇子與朝臣勾連,自己再辯解下去豈不是做實了與大皇子相交甚篤。

    蘇幼筠見兵部尚書不再言語,繼續乘勝追擊道“陛下,民女雖隻是一介女流,卻也知道‘國安方能家安’的道理。父親當年就是為了追查貪汙軍餉之事而遭遇不測,他拚死也要留下這本賬冊,為的就是有一天真相能大白與天下,還洪州百姓和那場戰役中拚命過的十萬將士一個公道!在追查真相的過程中,前有堅守明州海防而被人陷害滿門隻留一個孤女的言大人,後有為了為了查清通敵真相而被斷腿的溫大人,還有為救父母忍辱偷生的王側妃,這些人,本與我沒有多大關係,我們不過都是為了一個真相、一個公道而走到一起。陛下難道此時還覺得我們是相互勾結,蓄意陷害嗎?”

    蘇幼筠越說越激動,忍不住語帶哽咽起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