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去黃龍府,修嶽武穆祠
字數:6198 加入書籤
商人。
所追求的,便是足夠的利潤。
其實商這個詞匯,來源於三千年前的朝代。
當年殷商之民,被周所破,土地田產皆被周人拿走。
剩下的殷商之民,便逐漸從事貿易之事。
逐漸便有了商人,商販之類的稱呼。
這個詞匯,也因此一直影響了三千多年。
想來。
當年的殷商,應該是個注重貿易的時期。
當然。
這也僅僅是看法之一,未必正確。
隻是秦風覺得有些道理。
至於大慶的商人,則被抑製。
其根本原因,就是因為糧食不足,朝廷必須優先發展農業。
一旦糧食不足,必然生大亂。
大慶看似對商人很苛刻。
卻也要結合在實際去看。
若大慶並不缺乏糧食,慶皇也不會故意去抑製商人。
畢竟從南朝起,百姓學字用的三字經就曾有言。
曰士農,曰工商,此四民,國之良。
也就是說。
南朝時期開始,士農工商,都是對封建皇朝有益之民。
沒有說什麽抑製不抑製的。
胡人統治時期。
商業更加發達。
商人地位更是得到顯著提升。
隻不過商人幫助胡人勒索百姓,做得太過分,讓天下百姓都吃不飽肚子。
最終到了今朝。
底層出身的慶皇,才直接將那群商人一腳踩在泥坑裏。
當年你們怎麽欺負貧困百姓。
今天咱就怎麽弄你!
就連富可敵國的大慶沈首富,幫慶皇修了半座京都城,都被流放致死。
沈首富的錢,其實大多都是前朝時賺的。
另外再加上當年群雄起勢之時。
沈首富玩了一手花活。
他不單單投資了慶皇,還投資了慶皇的敵人,慶皇敵人的敵人。
反正各方有點名頭的勢力。
都投資了一遍。
這也是資本的慣常玩法,廣撒網,最終隻要一條魚成了,就能將之前的連本帶息的全賺回來。
隻不過。
這種做法也順利的惹惱了慶皇。
任何一個皇帝,都容忍不了這麽牛逼的人存在。
不過秦風知曉,前朝的那些商人,已經不能用大商人來稱呼了。
那是資本家。
隻向錢看的資本家。
這種人,也是最容易被貧苦百姓厭惡的存在。
甚至遠遠超過官員群體。
慶皇能接收給胡人當官的官員。
卻很難接受這些為富不仁的人。
大家全都快餓死了,你們還在這趁機大把大把的撈錢,發國難財。
不弄死你,弄死誰?
弄死了都算便宜了。
如今秦風很好奇。
遼地商隊過山海關,自是沒啥問題的。
京都來的,多有朝廷背景,能過也沒問題。
另外兩成。
是怎麽能過了這山海關的?
給吳全錢了?
不過就算給再多的錢,吳全也不敢做這掉腦袋的事兒。
吳全是守將,不是商人。
“王爺,這些商隊,都是經過太子殿下特批允許的商幫。”
“他們過山海關後,五天內必須再度回到山海關。”
“一旦少了人,或者延期沒回,朝廷就要拿那些大商幫是問了。”
秦風聽此,徹底了然。
“原來如此,與遼地貿易,還是相當賺錢的。”
“不僅如此,朝廷讓這群商人在來遼地貿易時,順路攜帶山海關守軍一切所需的物資,用於過路的稅款。”
“如此一來,朝廷就不用千裏迢迢的派衛所兵來送錢糧。”
秦風頓時摸起了下巴。
“這個路數,怎麽這麽熟悉呢?”
“想來太子殿下是跟王爺學的。”
“本王有說過嗎?”
秦風有些記不清了。
不過這也不是什麽太重要的事情。
也就是以往朝廷要出來回的路費。
如今用商人貿易時攜帶補給。
省去了回來的路費。
紅鸞望著路途旁的商人,開口道。
“南朝時軍士戰力不足,可財力卻極度充沛,就是因為南朝軍士不想著打仗,而是利用士兵的身份來經商。”
紅鸞的母親曾是南朝公主。
對於南朝的往事,自然是十分了解的。
“軍隊來賺錢,那的確難打仗了,那是將打仗當成了一門生意。”
秦風不免想到南朝時的澶淵之盟。
興許南朝是將打仗賺錢劃歸為一件事兒。
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
“最開始的軍士貿易,應在千年前,稱之為回易。”
“就是將士們出征打完仗後,將所有戰利品兌換成家鄉所需要的東西,攜帶回去了進行貿易。”
“這樣將士們就能獲得更多的利益。”
“無論將軍還是士兵,也就更願意去打仗。”
“隻是發展著發展著,到了南朝時,將士們發現直接貿易賺錢比打仗來得更快。”
“戰爭也就變成了一門生意。”
紅鸞平靜的說著這些往事兒。
她身上有南朝皇室,與北胡貴族的血統。
對南朝與北胡的事兒,自然更加了解。
秦風也算是理解。
為何南朝會被按著打了。
就算裝備再好,將士們的腦子裏想的都是如何去賺錢。
能打贏了才怪!
後來也就一個嶽武穆能打,應該純粹想奪取失地,不想賺錢的。
但也不知道嶽武穆是不是影響了其他人撈錢,從而被弄死。
不過仔細想想。
嶽武穆想要直搗黃龍的黃龍府,如今在秦風的管轄之下。
那裏的東胡人。
九成多都跟著烏恩跑了。
“要不要在黃龍府,立個嶽武穆的雕像?”
“也算是本王,幫嶽武穆完成心願了。”
秦風突然開口,聽得紅鸞一愣一愣的。
怎麽王爺突然說這事兒了?
“也不是……不行……”
“黃龍府那邊全是平原黑土,雖然冬天冷了些,卻全部都是最優質的黑土耕地。”
“到時可以成為遼地產糧要地。”
雖說廣寧城離著黃龍府,大概有千四百裏的距離。
不過整片東胡地,除了遼人之外。
還有遼人統治的少部分人東胡人之外。
剩下最多的,可能也就是傻麅子了。
這片偌大的地盤,已經成了動物們的樂園。
也等待著遼人去進一步的開發。
“黃龍府有一座大遼時的古塔,八角十三層,青磚砌成,迄今屹立已有四百年。”
“可以在這座塔前,建一座嶽武穆祠,供奉嶽武穆的像。”
紅鸞說得很嚴肅。
也不知道還生活在那裏的東胡部落,會有什麽想法。
不過那都不重要。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