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鐵加玻璃,煤油燈

字數:5691   加入書籤

A+A-


    “還不夠亮。”
    秦風衝後方打了個響指。
    老五秦博聽的臉都直抽搐。
    “這還不夠亮,都比晉王府大殿亮了!”
    “老六要不幹脆把頂掀了算了,這樣就夠亮。”
    話剛出,便被慶皇一腳踹在後丘上。
    “咋跟老六說話呢,找打!”
    “???”
    秦博瞬間懵了,指了指自己的鼻子。
    做兄長的,吐槽下弟弟都會被揍?
    怎麽感覺在父皇心底。
    老六更像是他兄長?
    想到這,秦博不免心虛。
    太原城外,他可是喊出老六是哥的話……
    “兒臣是覺得,這裏已經很好,沒有必要繼續吹毛求疵。”
    “老六做啥用你管?”
    慶皇又補了腳:“朕都沒說啥,要你多話!”
    秦博頓時直縮脖子。
    不說話了。
    再也不說話了!
    秦風笑了笑,對於這個五皇兄,他早已習慣。
    “廠房內有些工位,在晚上也是要持續生產的。”
    “而想要在晚上變亮些,便需要燈。”
    慶皇皺眉。
    “就算全點了燈,夜晚的視線依舊不好。”
    “若想變亮些,那麽滿屋子都是燈油的味道。”
    慶皇對此深有體會。
    當然好的燈油是沒問題的,甚至燒起來還有清香味。
    江南多用菜籽油做燈芯。
    最好的則是魚油,魚油中又以鯨魚油最好,點的燈又耐燒又亮。
    然而捕鯨魚過於麻煩。
    除此之外。
    民間多用的,便是猛火油了。
    猛火油好用又耐燒,提煉也並不複雜,在前朝時原本是軍用火攻武備,可漸漸的流入民間,當做燈油。
    直到大慶建立,猛火油依舊在當做燈油民用。
    不多時,一個個玻璃罩著的煤油燈便送了進來。
    更有幾個煤油燈被送到慶皇等人的麵前。
    “這煤油燈,是廣寧城剛生產出的新物件。”
    秦風向慶皇介紹著。
    煤油燈的模型早就存在於遼王府內。
    直到廣寧城人多了,才有力氣大力生產這煤油燈。
    其中用到的,便是鐵與玻璃罩子的結合。
    這很考驗衝壓技術。
    “若沒有這兩當甲的製造,想批量生產這煤油燈並不容易。”
    秦風話落,便有衛兵將煤油燈點亮。
    這種煤油燈雖不及秦風所熟知的白熾燈。
    奈何已是目前的最優解。
    因為有玻璃存在,亮度自然遠超大慶的任何燈光。
    慶皇拿起煤油燈提手,不由感慨。
    “此物做的甚是精妙,防風且便捷,夜晚提在外麵也方便,比宮燈還好。”
    慶皇拿著煤油燈隨意晃了晃。
    “有了這種燈,就不怕著火,製造的很麻煩吧。”
    秦風嘿嘿笑著。
    “曾經是挺麻煩的,好在目前技術突破,不算太費事兒。”
    “就是鋼鐵廠跟玻璃廠結合下,這種好用的煤油燈就出來了。”
    “等到今年年底,這種煤油燈應該就可以掛遍廣寧城的大街小巷。”
    秦風介紹說道。
    慶皇微微點頭。
    他能想到那天。
    “這對火油的耗費,恐怕相當巨大。”
    “廣寧城存了許多猛火油,原本防禦用的,可北胡人也不來,放久了也不太好。”
    秦風如此說著。
    廣寧城的所有科技。
    基本都點在了軍事上。
    這與遼地獨特的地理位置有關。
    而當軍用達到極致了,便會考慮民用。
    這是科技發展最優質的完整思路。
    一切先進科技,必先服務於軍事,而後再逐步民用化。
    民用售賣,是為了降低軍用支出的巨大財力。
    這煤油燈,便是如此。
    煤油燈原本用於廣寧城的巡夜部隊,數量並不多。
    直到如今有錢有人了,廣寧城才開始大批量的生產。
    那是另外一條完整的產業鏈。
    甚至涉及到了軍用的猛火油。
    身在大慶,怎麽可能沒有油田?
    恰好去年煤礦廠內就發現了石油。
    雖產量不算高,但對於生產力低下的大慶皇朝,也是頗為驚人了。
    至少揮霍用個百八十年,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遼地的自然資源,著實有些過於豐富。
    想到此處,秦風也不由感慨。
    正是因為過於豐富的自然資源,才具備強大的工業發展潛力。
    “父皇覺得這煤油燈如果賣去南方,定價多少最好?”
    秦風隨便問著。
    慶皇頓時眯起眼睛。
    “南方並不缺乏富裕的大族,如範陽世家般累積了幾世財富。”
    “他們的錢都藏了起來,不露於表麵。”
    說到此處,慶皇就滿是感慨。
    大慶南方民眾,還是比較富裕的。
    隻是朝廷沒錢!
    本身稅就收的很低,再加上南方基本沒怎麽經曆動亂,百姓們過的安穩,相對北方簡直就是樂土。
    奈何慶皇救助北方。
    也不方便將手插到百姓們的兜裏。
    那不利於江山穩固。
    至於要求世族援助北方,一波兩波還好。
    奈何北方的亂子總出,後來南方的世族也開始跟慶皇哭窮,再加上南方大族對北方的援助基本都石沉大海,慶皇也不好再動員南方大族。
    大慶整體上。
    處於南方富,北方窮,朝廷沒錢的狀態下。
    其實原本朝廷是有錢的。
    隻是慶皇收了北方後,朝廷的錢就源源不斷的流入北方,仿佛個無底洞一般……
    也正是因為如此情況,當年分封藩王才沒遇到多大阻力。
    而如今,自治的藩王基本都肥了。
    官員們自然想要削一削藩王。
    天下大勢,唯利驅動。
    北胡人瘋了般南侵,是為了利。
    朝臣們要削藩,也是為了利。
    隻不過有的利在財貨,有的利在名望,有的利在千秋。
    收複北方,便是利在千秋。
    北伐胡人,更是如此。
    “國庫的資產,依舊不足以支撐朕北伐。”
    “範陽世族抄出的財貨,在移民安頓後,估計也會所剩無幾。”
    “朕需要足夠的錢財,支撐朕的北伐。”
    慶皇粗糙的大手撫摸著溫熱的煤油燈,愛不釋手。
    “此煤油燈,父皇來賣,價可值千金!”
    慶皇準備用這煤油燈,還有之前的玻璃,好好的宰一宰南方的有錢人。
    “至於廣寧城的那份利潤,不會少了。”
    慶皇更是向秦風如此保證著。
    “兒臣信得過父皇。”
    由慶皇負責售賣,確實更容易將廣寧城的產出賣出高價。
    秦風看似隨意問問,實際上就等慶皇開口說這個。
    “不過這煤油燈,即便通過鏡子反射,也並不算太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