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0章 就藩
字數:4796 加入書籤
縱有萬般不舍,終有離別之時。
秦棣終究還是要走了。
那座京都的寧王府已近乎搬空,車隊停靠在王府的門口,秦風與秦樉秦博前來送行。
王妃們則聚集在另外一邊。
“不去再給父皇請個安了嗎?”
秦樉衝皇宮方向行禮。
秦棣一同行禮:“如今父皇上了年歲,早晨能睡個安穩覺也挺好,還望二哥、五弟、六弟在京,照顧好父皇。”
秦博笑著點頭:“三哥放心就是,你到了新寧地,一身報複誌向便可盡情施展,當真羨慕至極。”
秦博這純屬於沒什麽想要什麽。
寧王笑道。
“等新寧地連通大慶的道路以及鐵路修繕完畢,那時候就算是萬裏之途,也數日可至!”
與此同時,寧王拉住了秦風。
“等我抵達新寧地後,第一時間就會命人勘測鋪設鐵路,一旦暢通,未來與大慶走動調度更加方便。”
“後續的百姓遷移,也將更為便捷,省去諸多物資。”
這場萬裏開拓毫無疑問是相當困難的。
特別是秦棣帶走的先行者們。
而一旦道路走通了,鐵路貫穿了,那麽後續的百姓遷移,將會源源不斷的湧入到新寧地。
與遼地的連通,也將會更加方便。
“遼地的勘測隊已在勘測了,鐵路修建之事兒三哥盯著就是,不必過於費心。”
新寧地的許多建設,都是遼地在做技術支撐。
這也跟工業大學培養出的人才爆發,在廣寧城已經卷到沒有就業機會有關。
如今正好隨著秦風權勢暴增,他們也能隨之將一身本事投入到整個天下的建設中來。
也算是趕上了最好的時候。
如今整個天下,京遼鐵路在建,寧遼鐵路也在通,遼美鐵路已經快通了。
三條鐵路線,如同一個大觸手般,連通了廣寧城外的主要三個方向!
一通往南方京都,一貫通北胡新寧地,一條則通往遠東抵達遙遠的美洲大陸。
這三條鐵路一旦貫通,廣寧城便可通過鐵路匯聚大量資源,發展更進一步!
當然離著廣寧算不上太遠的範陽,將會被新建造的京師徹底吞並,也會隨之更加興盛,能占到鐵路的紅利。
至於渤海。
則已經徹底成為秦風的後花園。
寧王固然去新寧地施展自己的誌向與抱負。
卻也能讓秦風受益良多。
兄弟之間無論誰強盛起來,大家的利益都是共同的。
這就是天家。
也是父皇多年來,一直用心維係出的結果。
兄弟之間,也無需說太多。
寧王用力的攥著秦風的手臂,眼裏充斥著太多的感情,無比的複雜。
“我會的。”
寧王與兄弟幾人一一點頭致別。
“走了,別送。”
寧王轉身坐入了秦風送的車隊,上麵掛著屬於寧王的旗幟,緩緩向北而去。
眾人揮手致別,目送寧王車隊駛出了皇城。
“這一別,不知道多少年才能再見。”
秦風萬分感慨,他清楚三哥的雄心壯誌,大慶內盤踞的真龍太多,讓他難以施展。
到了新寧地,才能讓他真正的去大展拳腳,為大慶黎民百姓,開辟出嶄新富足的生存淨土。
秦樉更是感慨。
“咱們兄弟四人,身邊的總是越來越少,不過你們放心,我還想在京都多留幾年。”
秦樉拍著肚子笑著。
這時,突然有倆稚嫩的聲音響起。
“我們還在,能替父王陪著幾位叔叔!”
秦風覺得這兩聲音比較熟悉,不免轉頭望去,瞧見兩個像極了寧王的兩個小家夥,嘴角輕微抽搐。
那是三哥家的老二老三。
秦博忍不住大喊。
“哎呀!三哥這時候怎麽這麽糊塗,倆兒子都給落下了!快讓人去追!”
秦風卻將之阻攔住了。
“三哥不會忘了這事兒,他倆既留下了,就留在京都吧。”
新寧地終究是苦寒之地,雖都覺得秦棣沒有什麽問題,但誰知曉上天之意如何?
三哥家的老二老三還小,留在京都也算是好事兒。
等到再長大一些,再去新寧地也不遲。
“雄英。”
“侄兒在。”
年輕的雄英與秦棣也相處了許久,此時在一旁偷偷的鼻子發酸,見不得這離別的場麵。
“這兩個弟弟,你多多照顧。”
“侄兒明白。”
寧王府雖然快搬空了,但終究還留了一些人在裏麵維係。
隻需要再從宮裏派來一些人,照顧兩個小家夥還是沒問題的。
更不用說。
不出意外的話,這兩個小家夥都會前往京都的大學堂,從今往後怕是直到徹底成年,都得徹底住在裏麵。
原本慶皇定下的,皇宮大學堂,又稱大本堂,隻需六七歲入學,學到十五歲即可。
秦風執政後。
又加了三年的科目,要學到十八歲才能出來,再憑考試冊封為王。
考得好了,才能去就藩。
考不好,王位撤掉,降級兩等。
當然也可以選擇留級三年,若能過了繼續就藩,過不了則從降兩等為降一等。
這對皇室宗親的改革,可謂極大了。
主打了不想今後天家出現廢物,豬一般的存在,最後敗壞了天家的形象。
有許妃嬪跟慶皇反映,慶皇則隻是哈哈一笑。
“老六這個,比咱定的更好,天家也不能就養一群廢物。”
“而且這個家,遲早得他們當,都得聽話。”
慶皇還是一如既往的維護自己的嫡子們。
三哥家的倆兒子還小。
還不明白未來究竟會遭遇多少艱苦的生活。
不是說成為皇子、王子了,就能在皇城內過上優渥的生活。
那簡直就是在做夢!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京都雖沒有新寧地的苦寒,卻有另外一番苦楚,三哥家的這倆侄兒,就去學吧。
保證一學一個不吱聲!
而且秦風保證,三哥不在了,絕對會重點照顧這兩個侄兒學習的。
此時,兩個小家夥還一邊一個拉著秦雄英的手,在嘿嘿的笑著,渾然不知道未來將會遇到多麽的噩夢的教育生活。
朝廷的一切,並沒有因為寧王遠行就藩,就出了什麽變化,一切照常如舊。
秦風盯了幾天戶部的奏疏,發現基本沒什麽紕漏,便也放手了。
不知不覺間,紅鸞生的龍鳳胎,也已滿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