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李適要修書

字數:3801   加入書籤

A+A-




    李適的話把崇禎感動的不要不要的,要是朝堂多幾個李適這樣的官員,我大明何愁不興啊。
    “李卿真乃謙謙君子,朕心甚慰啊。”
    李適心裏樂開了花,說實話李適自己都把自己感動到了,崇禎怎麽可能不上套。
    “真是祖宗保佑啊,危難之際總是會正直忠心的大臣站出來為朕分憂。李卿你是一個,還有一個魏藻德愛卿也是。”
    正得意的李適,聽到魏藻德名字,頓時惡心的像吃了一隻蒼蠅。
    魏藻德這個狗東西能和我相提並論,他就是一個道貌岸然,沽名釣譽之輩。我李適可是真心實意為你老朱家續命啊。
    但是李適又不能說出來,隻得安慰自己時間能證明一切,到最後崇禎你會明白誰才是你的忠臣。
    魏藻德這個狗東西目前的履曆比李適的都好看。
    崇禎十三年的殿試,崇禎問“今日內外交訌,何以報仇雪恥?”,殿上無人敢說話,隻有魏藻德回答“知恥。”
    又自敘崇禎十一年,建虜入塞,協助通州守城有功。
    崇禎皇帝大喜,將魏藻德擢為狀元,授修撰。
    本來按照正常發展,魏藻德簡在帝心,隻需要在翰林院混三年,便可以平步青雲。
    當然曆史上也是,崇禎十六年五月魏藻德以禮部右侍郎兼東閣大學士,入閣輔政。
    崇禎十七年二月,加兵部尚書兼工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升為首輔大臣。
    這個家夥就是明朝升官速度第一人,用了四年時間走完了絕大部分官員一生的路程。
    當然魏藻德居高位,但是一無獨白。隻有倡議令百官捐助而已,就是曆史上闖軍要打進北京來了,號召百官捐錢對抗闖軍的人,不過這也就是一個笑話罷了。
    李自成進北京城後,魏藻德主動投降。但是也免不了被闖軍拷打的下場,因為銬出來的錢太少,死於獄中。
    原本本來還在混資曆的魏藻德見李適突然崛起,便羨慕嫉妒恨。
    於是當即便給崇禎皇帝上了一封奏章,開局就是不斷吹捧崇禎皇帝是如何的英明勤奮,然後就是自己如何的忠心,最後就是自己有大才,皇帝你就看到辦吧。
    魏藻德花了點錢,於是他的奏章今天早上便到了崇禎的禦前,並且還在最上麵。
    魏藻德有口才,通篇寫得天花亂墜,把崇禎吹的飄飄然。
    這不崇禎當即召見魏藻德,現場魏藻德麵對崇禎皇帝的問題應對自如。
    這讓崇禎產生了一種錯覺,那就是眼前的這個魏藻德是個大才啊。
    有了李適的先例,於是崇禎便當即把這家夥封為禮部右侍郎。
    李適隻得笑臉說是,崇禎再次問道,
    “李卿,今天來找朕可是有什麽事。”
    李適今天過來一是來表忠心的,二是給自己的幾個小弟安排差事,就是修書。
    “陛下,這天下發展日新月異,原來天下還有如此多的國家,有從萬裏而來的佛朗機國(泛指西班牙和葡萄牙),紅毛番(荷蘭),佛郎察(法蘭西),英吉利。”
    崇禎點點頭,
    “朕也看過天下全輿總圖,世界之大,難以想象啊,而我大明隻是其中一個國家罷了。”
    李適也知道《天下全輿總圖》,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到京獻圖,然後由明朝官員李之藻繪製的世界地圖。
    “陛下,臣想編一個萬國誌。記錄這世界上的所有國家,包括他們的文化飲食,軍事等等。”
    崇禎也被這豐功偉績所吸引,要知道此書一出必然留名青史。
    但是很快崇禎就反應過來,這要花多少錢啊。現在國庫空虛,連老鼠的嫌棄。
    崇禎隻好苦笑的說道,
    “李卿,你的想法是好的,但是目前國庫空虛,難以支撐如此大的修書行動。”
    李適當即急眼了,修個書要花很多錢嗎?不就是找幾個人,隨便寫寫畫畫查點資料便是啦。
    李適不知道古代修書的困難,就比如這個萬國誌。你要想知道每個國家的文化飲食等等,不得派人到世界各地去記錄信息吧。
    不是像現代隨便在網上查一查就知道了。
    李適也反應了過來,但是這個不能停。必須要找點事幹,不然不得被其他官員彈劾瀆職嘛。
    要知道自己目前還掛著兵部侍郎的職位,要是不想去兵部履職,就要找一個其他的差事遮掩。
    “陛下,臣也知道此事消費巨大。但是修得此書,不但可以讓我崇禎朝在曆史上留得偌大名聲,還可以趁機打探其他國家的虛實。”
    “我們前期先小範圍開工,人數也就幾個人而已。等到我大明財政好轉,再大規模的開展。”
    崇禎也思考了一番,李適的提議的確讓他很心動啊,特別是那句“讓崇禎朝在曆史上留得偌大名聲。”。
    反正開始也就幾個人,用不到多少錢,等到財政好轉再大規模開展。要是最後成功,也是自己朝的功績。
    想到這裏崇禎便說道,
    “李卿言之有理,那就由你組織人手開工吧。但是切記千萬不要用了過多的銀兩。”
    李適露出笑臉,搞定收工。
    李適見目的達到了,就告辭而去。
    一路上全是走路,再次回到了翰林院,李適感覺自己的雙腿好像灌鉛了一樣重,看來原主的身體不怎麽樣啊。
    李適當即召集了高爾儼,馬鳴祿和董國祥三人。
    三人喜不自勝,終於混到了一份差事啊。
    當即幾人便開始商議如何開展,目前經費嚴重不足,就隻有先修周邊的國家。
    但是也沒有辦法到當地去考察,就算是有經費大家也不願意去,這一去就是數年,回來後早就滄海桑田了。
    又不能去,就隻有在京師找人問詢了。
    正好京師的鴻臚寺的會同館,居住著大量的外國使節。當然也就是朝鮮安南這些國家,像西方那些國家沒有特定的旨意是不能上岸的。
    於是李適在黃景昉那裏申請了一間大殿,大明崇禎朝的萬國誌修書行動正式開始啦。
    喜歡大明崇禎最後的忠臣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明崇禎最後的忠臣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