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整頓軍隊

字數:3515   加入書籤

A+A-




    當然對晉王下手也是經過精挑細選的,第一這晉王可是重藩,是太祖高皇帝的直係子孫,收拾他才能震懾其他諸王。
    二嘛本來想找個名聲壞的藩王下手,但是這一時半會也找不到這種離得又近又是重藩的名聲還臭的藩王。
    一番查探好像這些家夥都不愛幹壞事,比如強占民田,強搶民女什麽的,除了消耗糧食之外也沒有什麽罪過。
    藩王們表示強占民田?這周邊的哪個百姓不想將田地投效到本王名下,本王才收三成租,還沒有其他攤派。
    你們朝廷不僅是田賦,還有人頭稅,還有徭役,還有什麽遼餉練餉等等一大波賦稅。
    要不是你們朝廷的地方官給攔著,本王能把一個省的土地給納入麾下。
    李太傅隻能說你們這些藩王就是狂妄,你把本該屬於朝廷的份額,納入你們自己的腰包,本太傅還有得吃?
    出來混講究的是實力,講究的是背景,本太傅現在兵強馬壯,關鍵還掌控著朝廷的大義。你們這種鄉下土藩王那就是案板上的肥肉。
    至於說強搶民女?藩王們表示想要入本王府的美人猶如過江之鯽,本王還要挑人。
    強搶?本王真沒有這個閑功夫。
    李太傅隻能說就你們這種凡爾賽,必須要好好收拾一番,讓你們知道這大明究竟誰才是主人。
    最後這離得又近又是重藩,關鍵還沒有威望一看就好欺負的藩王不就是為晉王量身打造的嗎。
    這晉王還沒有入京,朝廷就在準備大肆操辦一下,重重的威懾一下這些藩王。
    本來這大明的消息傳播的挺慢的,但是晉王這事,不到幾天,山東山西,甚至遠在陝甘地區的藩王全部知道了。
    藩王們都翹首以待看這事情如何發展,這就私藏一點甲胄沒有必要鬧這麽大吧,誰沒有一點小錯?
    本來藩王們就對朝廷明明有錢還不給發俸祿的事情就懷恨在心,這千裏迢迢派人進京想要拿回本來屬於自己的俸祿,結果拿回來的卻是嘉獎信。
    你們這臭不要臉的朝廷就拿這個考驗幹部?還嘉獎信?哪個幹部經不起這樣的考驗!!!
    又看見晉王因為私藏甲胄這種小事被拿入京師,就不可避免的抱怨幾句。但是卻不知道,這王府的官吏也不可靠啊。
    就山東的那個德王,酒後怒噴了崇禎幾句,就被王府的官吏給記下來,私下傳給朝廷去了。
    這年都還沒有過完,在京師過年的軍隊就開始整頓了一番,然後背著大包小包的東西準備回駐地去了。
    這京師的布匹那質量可真好,關鍵還便宜,特別是士卒還有優先購買權。
    這紙幣看起來就不穩當,還是換成這織造局的布匹心裏才踏實。
    還有那玻璃鏡子,能清楚的把人看得明明白白,就是價格太貴。但是兵爺現在不差錢,再說這可是稀罕物,買回去倒賣一手,估計還能大賺一筆,那些蒙古的王公貴族肯定喜歡。
    兵部戶部聯合招來了各級將領,以後這士兵登記造冊,每月的軍餉由戶部派人專門發放。
    軍中還會派遣兵部官吏入駐,當然不會幹擾你們將領的指揮,但是我們兵部要知道軍隊的基本情況吧。
    這還真不是朝廷不信任你們,你們這一個個五大三粗的,朝廷派人幫你們分擔點負擔,免得你們累著了。
    將領們一臉苦水,這以後貪汙克扣士兵的錢糧機會沒有啦。這還被朝廷的官員監視,一手遮天肆意妄為的機會也沒有啦。
    這官也當得也太沒有意思了,但是我們能怎麽辦,對抗朝廷?
    這京營補充兵源,可把軍中的精銳都給抽走了,就剩下一些爛魚臭蝦,連反抗的勇氣都沒有。
    聽說朝廷要擴大邊境貿易,以後看來還是把心思放到如何發家致富的份上吧,這麽看來這官當得還是挺有意思的。
    當然情況肯定沒有這些將領說得這麽嚴重,京營是補充了一些邊軍的精銳。
    但是也讓這些總兵補充了一些衛所官兵,地方青壯什麽的。
    真正可憐的是這些衛所的將領,看到朝廷有錢就跑來勤王。等把建奴給打跑了,手下的兵就被朝廷給瓜分了,然後自己還被留在京師“重用”。
    這還不算完,據說最近兵部要開展山西山東,北直隸遼東地區的衛所探底行動,凡是兵員不足七成的衛所要被裁撤,衛所的指揮使還要被治罪。
    這衛所現在還能有五成兵員就算是頂呱呱的,這七成,朝廷真是要把衛所的根給挖斷。
    當然情況肯定沒有這些衛所軍官說得這麽嚴重,朝廷還是要準備留下幾個衛所的,肯定還是要留點根,不然南方還有那麽多衛所又該如何交代。
    任何改革都不能來的太猛,太猛了容易讓人沒有念想。
    至於那個說的不足七成兵員的衛所就要被裁撤其實隻是一個謠言,真實情況是你就是百分百滿員的衛所也要被裁撤。
    這朝廷拖欠了衛所官兵天價的軍餉,這又不願意給,那就隻有把債主給徹底幹掉,就不存在拖欠問題。
    但是又為了反抗不太激烈,再給南方衛所一個念想。
    就先各衛所打亂揉合形成一個新衛所,老弱病殘給點安家費打發掉,那種青壯就留下當兵吃糧。
    既然這衛所都是新的,肯定就不存在拖欠軍餉的說法,以後這每月還有軍餉按時發放,士兵們想想都是美滋滋的。
    隻有這些世襲的指揮使一臉懵逼,這過著年,唱著歌,這鐵飯碗就這樣沒有啦?
    我們要反抗,我們要造反。什麽!!!已經有人動起來,就一天就被朝廷給幹掉啦。
    那這麽說這個新衛所也不是不能接受,再怎麽說去了大小也是一個官。就算戶部專人發餉,兵部派遣文官,這肯定是朝廷深思熟慮的想法。
    這北方數十個衛所,號稱能拉起來二十幾萬大軍的衛所就這煙消雲散啦。
    取而代之的是留下的幾個新衛所,官兵也就五萬餘人,主要任務就是維持地方治安。
    喜歡大明崇禎最後的忠臣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明崇禎最後的忠臣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