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關外軼事

字數:3690   加入書籤

A+A-




    大明的年過得喜氣洋洋,但是這建奴的年過得卻是十分壓抑。
    正月初十,豪格帶著四千殘軍回來了,一個個丟盔棄甲,更是餓得瘦骨嶙峋,好不淒慘的樣子。
    正月十三,阿巴泰回來了,居然還帶著一萬餘人,看那樣子不知道的還以為是逃難的災民。
    皇太極頓時大怒,將二人下獄治罪。
    多爾袞兄弟更是直接在朝堂上翻臉,要求重處二人,然後將他們手下的牛錄分給有能力的人。
    這有能力的人肯定就是指他們兄弟為首的一夥人。
    皇太極下不了台,隻得裝病昏厥才躲過一劫。
    此時大清麵臨著內部不穩,外部也搖搖欲墜的情況。
    這內部主要以多爾袞兄弟的咄咄逼人,這都是老套路了。自從多爾袞兄弟成人後,拿到了屬於自己正白旗鑲白旗,又立有戰功,聲名鵲起,就開始時常找麻煩。
    又是質問為什麽要讓他們的額娘殉葬,又是疑神疑鬼父汗努爾哈赤當時立下的遺囑是不是讓多爾袞繼位。
    這時候的大清,可不是以後入關的大清皇帝擁有絕對的權力。現在的大清更像是一個部落聯盟,各旗主都有相當大的話語權。
    皇太極貴為大清的開國皇帝,也難免被這些手握兵權的旗主束縛。
    這外出沒有搶到東西,滿洲人可是怨氣十足,這生活水平直線下降怎麽過?這是不是你皇太極的領導能力不行。
    外部情況就是基本統一的蒙古部落又開始朝三暮四,最近更是聽說靠近長城的部落和大明搞得火熱,貿易頻繁。
    這豪格回來了說是蒙古人先跑導致了戰敗,這阿巴泰回來也說蒙古人先跑導致了戰敗。
    看來這些蒙古人是必須要敲打一番了。
    最後皇太極和幾個心腹商議,一是要安撫滿洲人的情緒,二便是繼續穩住多爾袞等人。
    安撫滿洲人的情緒很簡單,處置戰敗的罪魁禍首,然後給予物資保障。
    皇太極是不想處置豪格的,畢竟是自己的長子,最近皇太極越發感覺自己的身體不太行了,這其他的兒子可沒有長大成人。要是自己突然去了,可爭不贏多爾袞。
    為了保住豪格,皇太極隻能象征性的處罰了豪格和阿巴泰,把鍋推給蒙古人,然後盡最大力在物資上滿足滿洲人。
    這大清的物資可不多,但是有錢啊,這麽多年搶了那麽多錢,自從晉商倒台後這錢根本就花不出去。
    正好蒙古和大明交易頻繁,這大清也可以喬裝打扮一下前去交易,換點物資回來。
    還有便是在小弟身上勒索點油水,這朝鮮和北麵的蒙古部落可遭老罪了。我大清直接獅子大張口,這不給也得給。
    穩住多爾袞等人也得到了有效的解決,那便是今年秋天答應讓多爾袞掛帥入侵劫掠大明。
    話說這靠近長城的蒙古部落最近可發了大財,以往雖然和大明通商,但是有固定的地點,固定的時間,還有固定的交易數額。
    但是不知道大明怎麽突然變了天,最開始大明的商人大肆收購羊毛,好家夥這羊毛以前可沒有人要,這還能賣錢。
    蒙古人隻能笑話大明人傻錢多,我蒙古啥都缺就不缺羊毛,隻要給錢咱就賣。
    蒙古主要是購買大明絲綢、布匹、藥材、瓷器、茶葉等。
    以前啊,那都是小規模的供應,這年後在京師的駐軍回歸後,市麵馬上出現了大量的布匹和玻璃鏡子。
    這大明的布匹那質量那手感直追絲綢製品,關鍵價格相對還便宜,深受蒙古人的喜愛。棉布就算了,這羊毛布簡直閃瞎了蒙古人的狗眼。
    原來羊毛還能織布,這柔軟度,這溫暖感太尼瑪幸福了,羊毛布一出直接風靡整個蒙古。
    還有那巴掌大的玻璃鏡子,更是深受貴族們的喜愛。
    原來啊這些都是在京師過年的士兵帶回來的,紙幣放在身上總感覺不放心,就買成了布匹啊,巴掌大玻璃鏡子什麽的。
    三錢的布匹賣給蒙古人,直接一兩銀子起步,還供不應求。巴掌大玻璃鏡子在京師買的一兩銀子,賣給蒙古人直接五兩起步,那也是快速脫手。
    這可把邊軍給高興壞了,隻恨手裏的物資太少。
    這些邊軍的將領看著士兵們小賺一筆那也是眼紅不已,這克扣士兵錢糧的機會也沒有了,還被兵部的官員給監督著,我做點生意總不犯法吧。
    邊軍將領的加入大開貿易的方便之門,和蒙古的貿易漸漸火熱起來。
    當然蒙古人除了牛多羊多馬多,其他就啥也不多,明顯也沒有錢。隻得想些歪主意,比如什麽打劫啊。但是被明軍教訓了幾頓以後,就老實多了。
    要知道現在明軍的邊軍可不比以前,現在可是兵精糧足,打建奴估計夠嗆,但是蒙古人嗎,那就是遊刃有餘。
    還好蒙古人也有大量的物資,什麽羊毛啊,馬牛羊,獸皮,純堿什麽的。
    蒙古人還是很有傲氣的,戰馬這種戰略物資我們是不可能賣的,不過要是你們大明價格給高點那也不是不可以商量。
    結果蒙古馬直接受到了冷遇,李太傅表示這都火器時代了,玩的都是火槍火炮戰艦,這馬真沒有那麽重要。
    結果戰馬賣不出去,又缺錢,隻能把戰馬的價格打下來,一下就得到了市場得熱捧,李太傅表示這蒙古馬還是挺香的,即使是火器時代這戰馬也是萬萬不可缺少的。
    這靠近長城的部落購買了大明的物資,然後高價轉手賣給內陸的蒙古部落,又低價從他們那裏買回來牛羊馬等物資,再高價賣給大明,兩頭賺錢大發橫財。
    長城附近的蒙古人表示打仗什麽的一點意思都沒有,你看科爾沁部,察哈爾部非要和建奴去劫掠大明,聽說損失了大半的勇士,連個毛都沒有搶到。
    還是我們這些部落好,不喜歡爭鬥,當然打劫大明被胖揍了一頓那都是意外,我們那是迷路不小心走到大明的土地上。
    雖然我們表麵上臣服於建奴,但是我們那也是戰略轉移。現在看科爾沁部,察哈爾部跟著建奴不僅沒有發財,還被勒索了大量的物資,看來還是跟著大明這個老大哥混更有前途。
    於是長城附近的這些蒙古部落開始串聯起來,準備要向我大明稱臣了。
    反正也是蒙古部落的老傳統了,跟著哪邊有好處就往哪邊倒唄。
    喜歡大明崇禎最後的忠臣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明崇禎最後的忠臣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