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第 46 章
字數:8020 加入書籤
穿成年代文二奸臣!
為著推薦上大學這事兒,最近大隊裏可真是熱鬧的很,你方唱罷我登場。
沈家寶上躥下跳不說,還有不少人見他一個隻讀了小學三年級的人都要上大學,也跟著起了心思。
那個娶了沈夏來堂姑的男知青也開始以走親戚的名義挨家挨戶上門遊說。同樣其他和當地人結婚的知青們,也去了有親戚關係的人家,希望大家幫幫忙。
裴元明,沈夏來堂姑父,他居然還來了沈家。
要知道,沈夏來和他可是競爭關係,難道他覺得沈夏來有投票資格的父母哥哥會選擇不投給沈夏來而是投給他?
沒想到人家不是拜托沈家人給他投票,而是想讓沈夏來放棄競爭。
沈夏來那個所謂的堂姑,一把握住沈夏來的手“二妮啊,你能不能行行好,幫幫你姑父。你看你姑父身體不好,受不了勞累,平時也不能去地裏上工。如果他能上大學的話,將來出來也有個工作。也不用再像現在這樣,等虎子花花六七歲了,家裏連供虎子花花念書的錢都沒有。”
沈夏來心說,你丈夫那不是身體弱,純粹是懶。身體弱的人是幹不了多少農活,掙的工分少,而不是壓根兒不去,一點兒工分不掙。
而沈夏來這個堂姑呢,沈夏來記得她大著肚子懷著孕的時候,都在地裏忙碌。但這些她也懶得說,你是叫不醒裝睡的人。
沈夏來雖然沒想好要不要爭取這個機會,但是有人上門來突然讓她別去,沈夏來就有些不樂意了。
“可是,姑父想上大學,我也想上大學啊。”
“二妮啊,你和你姑父不一樣,你姑父是男人,要養家。你是個姑娘家,還有對象。你看陸知青人那麽好,你如果去上大學,他怎麽辦,你也不想和他分開吧。”
沈夏來笑著說“姑姑姑父,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過一句話,短暫的分別是為了永遠的相守。我能上大學,陸江南支持我還來不及呢。”
“唉呀你這,二妮啊,你看你多年輕,這回不去還有下回。你姑父可不一樣,你就看在姑姑的麵子上,看在你兩個弟弟妹妹的麵子上幫幫忙吧。二妮,你放心,等你姑父大學畢業,分配了工作,姑姑讓他也把你調去城裏。你不用上大學就能有城裏的工作,多好。”
王翠翠直接拒絕“友娟,這上大學可是大事,就是二妮同意了,我們也不同意。你也別說那些糊弄人的鬼話,二妮明明能憑自己的本事上大學,國家給她安排工作,為什麽要讓你家元明來安排。”
“嫂子,你不知道,元明他特別會讀書。”
“難道我家二妮就不會讀書了?二妮初中回回都能考第一,你家裴元明能嗎?”
“元明是市裏人,縣裏的初中怎麽能和市裏的比。”
沈夏來倒是有些意外的問“姑姑,姑父他是初中畢業啊?”
說到這個話題,沈夏來的堂姑沈友娟直接哭了起來“可不是,你姑父他命苦的很,他才念了初中,家裏舍不得他大哥下鄉,就讓剛剛初中畢業的他下鄉插隊了。我們結婚,他家裏人也沒給我們什麽補貼。二妮啊,你姑父真的特別會念書,他如果念大學了,一定能有大出息。”
沈夏來看一眼衣服幹淨整潔,沒有一塊補丁,手腕戴著手表,口袋別著鋼筆的這個堂姑父。再看看衣服破破爛爛,鞋子都打著好幾個補丁的堂姑,再想想剛才堂姑嘴裏的,家裏連供孩子念書的錢都沒有。
沈夏來也不知道這家人到底是窮還是富。
她隻看著兩人,說“姑姑,你覺得我姑父念了大學後一定能有大出息。那你怎麽知道,我念了大學後就沒有大出息了呢?你求我的事情我不能答應你,你回吧。”
沈友娟急了,說“二妮,你,你怎麽能一點兒也不顧親戚情分呢?”
沈夏來被她這話逗樂了“姑姑,咱們兩個是誰不顧親戚情分啊?我明明有機會上大學,國家給我分配工作。你呢,你讓我放棄這個機會,你顧念過親戚情分嗎?請回吧。”
王翠翠也說“就是,友娟,你覺得你家元明有本事,我還覺得我家二妮有本事呢。友娟,你還是當姑姑的人,怎麽好意思開這個口,你對得起二妮喊你的這聲姑姑嗎?行了,你快走吧,別在我家呆著了。”
這時,裴元明突然開口“沈夏來,我給你兩百塊錢,你能放棄和我競爭嗎?”
沈友娟愣了“元明,兩百,咱們家裏哪有兩百塊錢?”
沈夏來搖搖頭“不,我不會收你的錢,你回吧。”
等兩人走了,王翠翠忍不住說“這個裴元明,手裏竟然有那麽多錢。”
沈夏來說“一般家庭裏對下鄉插隊的孩子都多有補貼。何況他家裏還讓他代替他哥哥下鄉,對他也肯定會有所愧疚。”
“你這個姑姑可真是糊塗,嫁了這麽一個瞧著光鮮的人。誰都能看出來裴元明不是真心和她過日子的。平時,裴元明對虎子花花這兩個孩子也不見的多好。他們兩個的衣服也都是親戚們送的。你友娟姑姑還想讓裴元明去念大學,現在裴元明都不真心對她。等念了大學,有了工作,說不定就和她離婚了。”
沈夏來說“友娟姑姑自己未必不知道這些,多少人勸過她,可她自已願意,又有什麽辦法呢。”
“唉,她就是覺得自己能嫁給城裏人,裴元明又讀過書,所以看低了自己。”
王翠翠又有些發愁的問沈夏來“二妮,咱們要不要也挨家挨戶走動走動?這上大學可是大事啊。”
“算了娘,我有我的打算。”
沈夏來又跑了一趟大隊長家,聽說這次推薦上大學,有好幾個專業呢。
而且,如果申請的話,也可以換專業。
這段時間沈夏來仔細想了想,去讀這個大學的利弊。
利的話,當然是可以在這三年裏學到不少知識。
弊的話,那就是等恢複高考之後,她這個工農兵大學的學曆可能會不被認可。
可是,學曆不被認可,隻要學到的知識是真的,這不就行了。
沈夏來是個實用主義者,她知道,八零年後,國家需要的人才很多。她左思右想,再想想自己已經有的優勢,最後決定,學外語。
外語這個專業,隻要是熱門的幾個語種,在開放後,是絕對的很吃香的專業。
而沈夏來本來就有英語的優勢,再學一門其他語言,如果可以的話,學兩門三門,那她以後還用發愁什麽工作問題。
將來即便這個工農兵大學的學曆不被人認可,可學到的知識是實實在在的。
手裏有兩把刷子的人,就是大學沒那麽好,那又怎樣呢?
何況寧安大學也不是二流學校,放沈夏來那個年代,這可是985,沈夏來當初高考時候,都考慮過要不要報考寧安大學。
而且參加工作後,相比於文憑,還是更看重外語水平,更看重專業能力的。
七八年之後,她可以選擇考研,繼續深造,在寧安讀個研究生,或者去首都讀個研究生。
也可以靠著外語優勢,爭取公派留學的機會。
如果爭取不到公派留學,那也可以自費留學。
沈夏來現在還沒有想好將來從事什麽行業,但多學一些東西總歸是沒錯的。
現在她才十七歲,七八年的時候她才二十二歲,即便這個大學的學曆不被認可,依舊還有很多選擇。
這麽想著,沈夏來覺得去上大學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情。
反正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的一二十年裏,大學生的分配一般都是回原籍。這不單單是工農兵大學,其他的大學也是一樣的。
沈夏來是農村戶口,哪怕在恢複高考後,她上了大學。大學畢業後如果接受學校分配的話,應該也是回了縣裏。再從縣裏慢慢做起。
如果她在恢複高考前,轉成非農戶,成了城市戶口,那大學畢業後也是直接分配回寧安。
這麽一想,現在讀大學,分配後也是回縣裏或者回寧安,再慢慢晉升,兩者區別也並不大。
如果不走分配,自己創業的話,那什麽時候上大學更不重要了。
隻是沈夏來之前是真沒想過走推薦上大學這條路,而且她為了上高中,真的很拚命的攢錢。
這段時間也吃了不少苦,一直讓沈夏來充滿幹勁兒的,就是攢夠錢,上高中。
就像是一種沉沒成本,為了上高中,沈夏來付出了很多很多。
現在突然知道自己有機會跳過高中,直接讀大學。沈夏來反而有些糾結猶豫。
但是,很快,她下定決心。
如果真的能得到這個推薦上大學的名額,那她就去,如果最後大隊投票,選出來的人不是她,那她就去上高中,按部就班參加高考。
這麽想著,沈夏來拿著一張報紙去了現在的大隊長家裏。這是她前兩天去縣裏給康康慶祝一百天時候順便找來的。
李淑文愛看報紙,沈夏來等她看完也跟著看一看,正好她發現了一個很有用的新聞。
“根子叔。”
大隊長一看沈夏來,說“二妮啊,我還想著你什麽時候會來。可有不少人來和我打聽這推薦上大學,是怎麽一個章程,什麽人有資格投票,是按戶還是按人口。什麽人有資格被推薦。”
沈夏來笑著說“那根子叔,這推薦上大學是怎麽一個章程啊,您給我講講。”
“投票的話,按人,隻要戶口在咱們生產隊,且年齡滿了十八歲,都能投票。被推薦的話,我本來是打算隻有念過初中的才能被推薦,但是別的生產隊都是隻要是本隊的社員,就能被推薦。所以,咱們也隻能這樣來。”
沈夏來皺眉“別的大隊,連初中都沒有上的人也會被推薦上大學?”
沈長根歎口氣“可不是,剛開始的時候吧,人們都從知青裏選。可是去年開始,就有的大隊選了本大隊的,還是沒怎麽念過書的。今年就更多了。”
“難怪呢。”
沈夏來說著把報紙遞給沈長根“長根叔,你看這個新聞。”
沈長根接過來,他的文化水平也不高,隻是掃盲的程度,看著報紙,慢慢念起來“《關於高等學校1973年招生工作的意見》……要重視文化考察,了解推薦對象掌握基礎知識的狀況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保證入學學生有相當於初中畢業以上的實際文化程度。”1
看完這篇報道,沈長根問“二妮,這是說,推薦上大學的學生必須是初中生嗎?可是,公社當時也沒說。”
沈夏來說“根子叔,你看這新聞發表的時間,是四月三號,現在才五月十五。公社的領導也未必天天關注新聞,天天讀報紙。根子叔,你說,如果咱們公社推薦的都是連小學都沒讀完的,公社領導會不會挨縣裏領導的批評啊。”
“肯定會啊,國家讓推薦人才,可是到了咱們這大隊裏,你說我直接做主推薦吧,我也沒有那權利。就是有那權利,我也不敢啊。讓投票吧,萬一真的投了個隻念小學的,這不是犯錯誤了麽。以前我掃盲的時候學過一個詞,叫陽奉陰違,二妮,你說,我是不是也差點成了那陽奉陰違的人啊。”
沈夏來知道根子叔這個人膽子不大,像其他一些膽子大的大隊長,直接就把這推薦名額給自己兒子女兒了。
沈夏來安慰他“根子叔,你這還不到陽奉陰違的程度。這麽著吧,你先拿著這報紙去公社,看看公社領導怎麽說。”
“好,好,好。”
沈長根拿著報紙趕緊去公社了。
等他再回來的時候,通知了一個消息,隻有初中畢業的人才能被推薦上大學。
然後,又在眾人麵前把這新聞報道念了一遍,直接開始讓人投票。
這一下,把很多人的如意算盤都打破了。
大隊裏的人聽了新聞內容,知道國家還是要選會讀書的,既然這樣,那當然要選沈夏來啊。
雖然知青們也會讀書,可沈夏來讀書成績不比那些知青們差,而且沈夏來可是他們本地人。
意料之中,沈夏來得到了最高的票數。
陸江南非常激動的到了沈夏來身邊“夏來,恭喜你,恭喜你,你能上大學了。”
“謝謝你。”
沈夏來本以為自己並不會多麽激動,畢竟她參加過高考,還考了不錯的成績。
但是,沒想到她現在的心情,和當初拿到高考錄取通知書時的心情有過之無不及。
她現在這個上大學的名額,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名額,還是鄉親們的信任。她這個名額,不是自己考來的,而是鄉親們一票一票,投出來的。
鄉親們笑著恭喜著她,讓她好好學習。
一句句質樸的話,一張張樸素的笑容,讓沈夏來無比的動容。
她突然生出了受之有愧的感覺。
不論將來自己自己有了怎樣的成就,沈夏來都不會忘了家鄉,忘了這裏的父老鄉親。
在這一刻,她深深的意識到,自己是農民的兒女,她希望自己一輩子,都不要忘了這件事。也暗暗下了決心,一輩子都不會忘了這件事。
沈夏來她娘王翠翠抱著秋來冬來哭成了一團。
小小的壽來抬頭看著沈夏來“二姐,你是要去上大學了麽?”
沈夏來眼裏含淚“是,我是要去上大學了,我一定會好好學習,一定,一定,好好學習。”
工農兵大學,沈夏來要以農民的身份去上大學了。
她選擇去上大學,這不僅僅是她一個人的選擇,更是他們生產隊,那些投票給她的人共同的選擇。
在這一刻,沈夏來不僅僅是沈夏來,還是沈家莊生產隊的沈夏來,是紅旗五大隊的沈夏來,是紅旗公社的沈夏來。
她想,或許在將來,她能成為寧安市的沈夏來,成為寧州省的沈夏來,甚至,中國的沈夏來。
塵埃落定之後,沈夏來突然覺得,自己做了一個非常勇敢的決定。
作者有話要說野心的開始
1摘自新華社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