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逼宮?
字數:4857 加入書籤
從宇文化及府邸離開之後的眾人很快聚集起了接近兩百位身在洛陽的官員。
這股力量可謂是不容小覷。
上至二品一部尚書,下到洛陽八品雜官。
光是從這裏就能夠看的出來,世家勳貴絕非浪得虛名。
洛陽當中所有官員加起來才多少人?區區一個二品尚書振臂一呼就能夠叫來這麽多。
要知道這可不是什麽聚會,而是叩宮啊!
說的好聽叫叩宮門,說的不好聽這就是逼宮,逼皇帝答應他們的要求。
“廢話我就不多說了,各位都是世家之人,皇權絕對不能壓倒諸公,本官已經聯係了唐國公,四天之後,唐國公的書信就會到來,到時候我等一齊拜見陛下,為天下臣民請命,罷黜楊休惡徒,還天地一個朗朗乾坤!”
為首者說的慷慨激昂,實際唐國公李淵的書信早就已經到了他的手裏。
為何說要四天之後,那是因為楊休領兵出征就在後天。
等對方走遠了,他們才敢進行自己的計劃。
宇文化及以為他們傻,實際上他們可是一點都不傻。
楊休敢不敢殺他們他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所謂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
他們的性命可是金貴的很,用來做這種賭注毫無意義。
“謹遵大人之命,為天下臣民請命!”
所有人氣勢衝霄,大有千萬人中吾往矣的氣勢。
其實說白了,他們大多數都是不滿於楊廣大開科舉在全國挑選俊傑入朝為官。
世家弟子是什麽身份?那些賤民又是什麽身份,也配與他們一起同朝為官。
這不是悖論麽?
科舉在隋文帝時期就有,隻不過那時候他得依靠這些世家大族穩固天下,所以幾乎沒有任何的實際作用,更多是幫世家充盈他們看上的俊傑。
但是在楊廣的手中就不一樣了,他對於科舉那可是視為擺脫世家的鎖鏈。
所以上上下下非常的嚴苛。
為首的大臣滿意的點了點頭。
在場的這些人遍布三省六部還有基礎機構,如果楊廣膽敢有半個不子,那引起的動靜可不比在高句麗失敗弱。
一轉眼四天的時間過去。
在他們反複的試探下,確定了楊休已經帶兵離開了洛陽,現在甚至已經快到登州了!
於是在今日。
上朝之時,兩百位朝臣緩緩來到殿外,宏達的氣勢惹的來來往往的朝臣無不側目。
宇文化及路過之時,眼裏露出鄙夷之色。
這幫二傻子還居然真的行動了!
真是不知道該說什麽!
虞世基眼神奇異的瞟了他們一眼,不過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何況看著情況,今天可不是好事啊!
“他們這是要幹什麽?”
“你沒聽說?崔尚書帶領群臣叩宮,要罷黜武安侯,讓陛下停止征伐漠北。”
“李大人何處聽聞?我怎麽絲毫不知?”
“我族叔乃是隴西李家旁支!”
說話的年輕人一臉傲然。
“失敬失敬,沒想到李兄居然還有此等身份,往後還望李兄提攜!”
“哈哈哈,好說好說!”
隨著一聲長誦!
楊廣昂首挺胸闊步來到龍椅之上。
剛剛坐下,他就看到了遠處跪倒在大殿門口呼啦啦一片人。
眉頭微皺,一股攝人的氣勢緩緩展開。
“卿等這是意欲何為啊?”
“臣崔啟拜見陛下!”
“拜見陛下”
楊廣往後一靠,露出玩味的笑容“崔愛卿弄出這麽大的場麵到底意欲何為啊?”
崔啟聞言,抬頭直視大殿之上“陛下,老臣今日帶領眾多同僚是為民請命,勸陛下罷黜楊休爵位,職位,停止北征,休養生息,與民更始!”
楊廣噗嗤一聲笑了出來,然後慢慢起身擺動龍袍走下台階來到大殿當中。
“為民請命?誰的民?誰的命?朕邊關百姓的命難道不是命?”
楊廣晴轉暴雨,指著崔啟大聲質問道。
“陛下息怒!”虞世基趕緊跪倒在地。
內心掀起驚濤駭浪。
他就說今天怎麽感覺出門時有些不順,原來根結是在這裏。
這幫狗日的,這不是活得不耐煩了?
要逼宮也等散朝之後啊!
“陛下息怒!”
宇文化及也是帶領百官跪倒!
百官戰戰兢兢,上一次看到楊廣這個模樣還是在伍建章孝服入宮,大噴特噴之時。
“陛下,大隋經過兩次大戰,百姓已經厭戰至極,我天朝上國怎麽能如此嗜戰?懇請陛下罷黜楊休,休戈止戰!給予屬國補償,安定邊疆。”崔啟可謂是絲毫不懼,頂著楊廣的威壓,拜倒在地。
身後所有人沒有任何的猶豫跟著崔啟拜倒在地。
“哈哈哈,好啊,古聞逼宮,今日得見,不愧是朕的肱股之臣啊!爾等都與崔尚書一樣?”
“臣等以崔尚書為首,同心同意!”
齊刷刷的聲音讓楊廣的麵色迅速變的冰冷。
“嘖!崔大人好手段!”
楊廣說罷,負手凝聲道“倘若朕執意如此,那爾等又要如何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崔啟抬頭直視楊廣“如若陛下執迷不悟,吾等甘願舍去一身官袍,歸隱山林,從此不問世事,修聖賢書!”
此話一出,大殿內的眾臣全部都是回頭看去,一臉駭然。
這幾乎相當於是指著楊廣說,你要是不答應,勞資就不幹了!
宇文化及麵露冷笑。
這可真是老壽星上吊找死啊!
真以為自己是什麽朝廷重臣了?
這天下什麽都不多,就是想做官的人多,作為大隋丞相,宇文化及十分清楚一個九品官職能夠引起多少人的覬覦和瘋狂。
世家都是如此之人,又如何能夠不敗落呢!
虞世基更是趴在地上動也不敢動,此話說出,楊廣必定暴怒。
崔啟絲毫沒有自覺危險,反而從懷中掏出一遝子書信。
“陛下,唐國公李淵”
洋洋灑灑的說了一大堆名字,這些人全部都是世家豪強之人。
隴西李氏,清河崔氏、琅琊王氏等等。
其中不少人都是隋朝的國公,最低也是一方主政之官員。
崔啟就像是念菜名似的說了出來。
殊不知,此刻楊廣的臉上已經是冰冷如霜。
他渾然不知。
說完之後,頗為傲然的直起腰來。
“陛下,此為天下百姓之願,望陛下三思而後行,勿一意孤行,重蹈高句麗之事。”
楊廣征高句麗帶的可都是他們世家的力量。
現在這些人的聯名可以說是報複,也可說是惡心楊廣。
喜歡隋唐以一己之力護大隋萬世昌隆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隋唐以一己之力護大隋萬世昌隆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