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9章 九卿之列!
字數:3942 加入書籤
山穀一戰,
司馬懿幸得薑維相助,與羅馬人穀外鏖戰整整兩個時辰,斬首兩萬餘眾,收納降卒一萬,其餘羅馬軍卒皆當場潰散,可以說,羅馬派出對付關羽的三路大軍,已經有一路被徹底擊潰,再無翻身回旋之餘地,
當然了,
這場大勝,但凡是個人就能看出,運氣的成分占據了絕大多數,說句實在的,如果沒有那場及時雨,就算薑維能夠及時來援,又能如何?
羅馬軍之所以會著急衝入穀中與司馬懿決戰,無非就是因為天降大雨,致使其火計無法達成目的,不得已隻能與司馬懿與穀中開展所謂的白刃戰,用人命去換人命!
但如果沒有這場大雨,
形勢可就完全不一樣了!
別的不說,首先,這些羅馬士卒就絕對不會步入山穀一步,而是會繼續用箭雨讓漢軍無法接近穀口一步,就算薑維奇襲而至,隻要派出三兩千人駐守穀口防備,其餘人等轉頭迎敵便可,何有腹背受敵之危?
至於司馬懿在穀中的大軍,便讓他自生自滅即可,一場大火過去,保證給他們烤的香香嫩嫩,連一成的活口都不會有!
若真是那樣,
情況可就徹底翻轉了過來,最後的結果一定是,司馬懿全軍潰亡,薑維兵力不足,不敵而去,羅馬則大勝也!
可偏偏就是這一場大雨,將穀中司馬懿這顆死棋活了過來,不但重振旗鼓,還因為薑維的鼓舞士氣大振,一路殺出穀去,更是擺出一字長蛇陣陣,將羅馬人死死黏住,終破大敵?
一切的一切,
其實都因為這場大雨,
如若不然,莫說薑維如何全身而退的問題,就連關羽麾下的大軍,恐怕也有腹背受敵的傾覆之危!
但不管是不是有運氣的成分在,事實都已成定論,司馬懿和薑維大勝之後,立刻帶領麾下以及受降的羅馬軍回往要塞,將受降的羅馬軍送往廖化的黃巾軍中,讓他們在那進行長期的勞動改造,
說白了,
就是收編,但前提是,這群羅馬人真的能夠接受“太平道”的理念,如果實在有冥頑不靈的那種羅馬軍卒,誓死不願意接受太平道的熏陶,那別看廖化長得一副老實人的樣子,但他也是極為精通拳腳的!
至於司馬懿和薑維本部戰卒,則是在休整數日後,再度出軍,朝著東南方向行進,看樣子,勢要和關羽南下大軍護成掎角之勢,與鄧艾先鋒之軍一同拱衛關羽中軍!
隻不過,
鄧艾的前軍由於人數的問題,幾日之內數次連戰,雖皆是小勝,但士卒卻已經陷入疲憊之中,至於司馬懿本部軍卒,那就更不必說了,
因此,
即便關羽大軍戰勢已成,卻始終沒有進一步開展大規模的動作,
而這個消息,
自然也在賈詡麾下死士的加急傳遞下,被呈遞在長安城政務廳李憂等人的桌案之上了!
“真邪門啊!”,
看著密密麻麻的戰報,郭嘉不由得感慨而道,
“天降大雨,撲滅穀火,致使危局而解,大勝羅馬軍,每個字我都認識,怎麽放在一起我就看不懂了呢?”,
“難不成這司馬仲達,也和伯川學了些奇門之術不成?”,
“別亂說啊!”,
李憂連連搖頭,否認說道,
“我可沒教他什麽亂七八糟的,若真要細究,也隻能說司馬懿這老小子確實有些運道在身上就是了!”,
說完這話,
李憂不可置否的輕吸了一口氣,陷入沉思之中,
沒辦法,
這個戰報一傳過來,李憂就不可避免的想到了演義之中那場上方穀之戰,那一場大戰,漢丞相諸葛孔明傾盡所有心血,將司馬懿引入上方穀中,燃起大火,本能將其大軍一舉焚燒殆盡,從而往光複漢室,還於舊都的路上邁上一大步,
但偏偏天降大雨,將整穀中大火悉數撲滅,逼得丞相不得不放棄良機,任由司馬懿率軍離去,
對於這個名場麵,後世多少人為丞相去鳴不公,恨蒼天薄於丞相,怨蒼天厚待司馬,但這都是站在諸葛亮的視角來看待此時,可要是再司馬懿的視角來看,這孫子如何擔當不起“強運”二字?
之前李憂也不是沒聽人說過,什麽上方穀入口窄,腹地闊,一旦點火,會形成什麽水蒸氣,讓天降大雨,
這種說法,當然是有道理的,但問題就在於,水蒸氣形成雲朵,再演變成烏雲,最後下起傾盆大雨,這個中間,總得有個過程吧?
上方穀要是有這麽高的溫度,下不下雨咱們另說,穀中的司馬懿不早就被烤成人幹了?
因此即便這個說法是站在科學的角度上來立論,仍舊不能讓李憂信服,但現在好了,經過羅馬這一戰,李憂已經篤定,司馬懿這老小子多少是帶點說法,
就算不至於說其天命所歸,但也確實配得上“強運”二字了!
但即便李憂心裏知曉,表麵上也不能說出口,畢竟現在大漢已然一統,這個時候說人什麽司馬懿有蒼天庇佑,那就當真是把司馬懿往風口浪尖上逼了!
“咳咳!”,
稍作思量,李憂便已經定下了措辭,
“隻不過,說到底,還是司馬仲達這老小子沾了我大漢的光,玄德公乃是漢室正統,天命加身,我大漢軍伍亦是天命所歸,方才能有蒼天降雨相助不是?”,
“伯川這話說的在理!”,
賈詡輕笑一聲,這種時候,別說他了,但凡是個長腦子的,都不可能和李憂唱反調,
“玄德公乃我大漢雄主,白手起家,打下往昔從未有之遼闊疆土,如何能不得天命?”,
“但話說回來,這話要是讓玄德公聽見了,估計又要大擺宴席了,慶賀三日了!”,
“辦就辦嘛!”,
李憂攤了攤手,
“自從上次公瑾大勝之後,已經好久沒有開辦宴席了,就算玄德公不辦,我都有點想辦了!”,
“先別高興的太早!”,
荀攸翻了個白眼問道,
“上次玄德公讓你想想,等到公瑾回來之後如何封賞人家,你可想了?”,
“這是自然!”,
李憂雙手抱懷,輕聲說道,
“一會兒我便上奏玄德公,讓其到時封那周公瑾為大鴻臚,”,
“入九卿之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