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3章 三公九卿的製定(二)

字數:3914   加入書籤

A+A-


    “我......你.......奉孝......”,
    短短的一句話,劉備便用了三個人稱代詞,但實際上,卻一點有用的信息都沒表達出來,很顯然,劉備確實對郭嘉有些無語了!
    “玄德公!”,
    見狀,
    李憂笑著上前勸慰道,
    “倒也不用對奉孝如此苛求,他本身就是個放蕩不羈的性格,就算如今成家之後收斂了不少,那也是在個人作風方麵的收斂,要他克製飲酒,可當真是要了他老命了!”,
    “雖說三公九卿之位也不是不能喝酒,但多少也是要體麵一些才行,實在是不太適合他!”,
    “至於文和,那就更不必說了!”,
    隻見李憂搖了搖頭,一臉無奈的說道,
    “對於他來說,最不能接受的就是讓自己處於眾人的矚目之下,尤其是他還有死士頭子這個身份,不管是讓他當三公還是九卿,都和把他架在火上烤沒什麽區別!”,
    “反正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德行不足,能力有缺,難堪大用,希望玄德公能另選賢能!”,
    “唉!”,
    劉備歎了口氣,顯然是對這二人也是沒轍了,但其實,他也不是不能理解郭嘉和賈詡,人家郭嘉又不是第一天才變得放縱不羈,甚至可以說,人家已經收斂了很多了,隻不過三公九卿這些位子,確實不適合他,
    而賈詡就更是了,
    雖然劉備自己也知道,賈詡為了他能夠一統大漢,甘願成為劉備的一把尖刀,為平原培養死士,讓其遍布天下為耳目,說白了,劉備能有今日之成果,賈詡絕對應該居之首功,
    隻不過,
    雖然賈詡的功績在那擺著,但死士這種事,即便所有人都知道,也不該擺在明麵上來說就是了!
    “伯川啊!”,
    隻見劉備抬起頭來,看向李憂道,
    “你們幾人,是最初便開始追隨我的,若是說的直白些,沒有你們幾個,難有我劉玄德之今日,更難有大漢之今日,結果你們一個個都不想身居高位,弄得我有些良心不安啊!”,
    “玄德公何必自責?”,
    李憂輕笑一聲,再度勸慰道,
    “每個人的追求不一樣,選擇自然也不一樣,對於奉孝和文和來說,隻要不缺吃不缺穿,官職什麽的,對他們根本便沒有想象中那麽重要!”,
    “當然,我自是也知道玄德公難處,你完全可以給奉孝和文和封個好一點的爵位,讓他們兩個混吃等死,就算是給他們圓夢了!”,
    “是啊!”,
    劉備雙手一拍,感慨說道,
    “這樣一來,倒也確實把問題給解決了!”,
    “沒錯!”,
    隻見李憂輕笑一聲,
    “不過公達還是可以再“奮鬥”幾年的,依我之見,不如便讓他擔任九卿之一的廷尉好了,統領天下律法之綱,讓陳群為正廷,與其相輔相成,他們一個荀家子弟,一個陳家子弟,怎麽看都能配合的不錯吧?”,
    說到這兒,
    李憂不易察覺的頓了一下,方才繼續說道,
    “至於剩下的位子,子龍可為衛尉,孔明可為光祿勳,元直可任太仆,士元可任大司農,至於宗正的位子,仲德可為少府,至於宗正這個位子,便讓劉曄劉子揚接任吧,畢竟這個位子和其他的九卿不同,怎麽也得是真正的漢室宗親來坐鎮,才算得上合適!”,
    “嗯.......”,
    隻見劉備沉吟片刻,隨後看向李憂說道,
    “伯川之見,大部分都與我不謀而合,包括仲德先生和子揚先生入九卿之列,也算是給了曹公一個麵子,唯一的問題就是,”,
    “士元的功績,其實位列三公也已經足夠,九卿之位,對他來說,是不是有些太低了!”,
    “那也得他自己願意才行啊!”,
    李憂攤了攤手,顯然也是有些無奈,
    他當然知道,這些人裏麵最能幹活的,就是在平原當了十數年騾子的龐士元,隻不過,後者對於幹活這件事,多少已經有些應激反應了,再往他身上加擔子,李憂是真怕自己挨揍!
    “成吧.......”,
    劉備捏了捏眉心,有些無語道,
    “不管怎麽說,這些人都算是可以服眾的,孔明雖然年紀尚淺,但戰功赫赫,雖為三公難以服眾,但九卿之位還是沒問題的,”,
    “禪兒,你覺得如何?”,
    “師父的建議,自然是極好的!”,
    劉禪笑著點了點頭,將這件事應承了下來,當然了,他可沒有把軍國大事當成兒戲,畢竟之後的日子裏,他可是要在大漢朝堂上當家的,要是李憂提議的這些人選真的有不妥之處,劉禪自然會將其指出,
    隻不過,
    現在的他,是發自內心的覺得這些人選,都是極為合適的!
    除了諸葛孔明之外,三公九卿之中基本上都是早年便追隨劉備曹操的老人,威望和能力都在那擺著,穩定朝政這件事對他們來說,用小菜一碟來形容都不為過,
    可以說,荀攸、法正等人,確實是相當靠譜的大臣了!
    這些人,除了曹操麾下的幾位,剩下的都是從小看著他長大的叔伯,再也沒有比這些人更親的近臣了!
    等到這些人在自己三公九卿的位子上堅持上個十年八年後,大漢這些二代們也差不多攢夠了資曆和經驗,隨時都能補位上來,完全不存在青黃不接的情況!
    “有這些叔伯幫我輔佐朝堂,定能讓天下安穩!”,
    隻見劉禪看向自家師父道,
    “隻不過,這樣一來,政務劃分的更加明晰,長安城內怕是也得設一郡守才行!”,
    “確實如此!”,
    李憂頷首點頭,輕聲問道,
    “不知禪兒可有心儀人選?”,
    “回師父話!”,
    劉禪輕吟片刻,隨後突然來了主意,
    “這長安郡守,雖權小但位重,若是可以的話,我想等伯約從前線回來之後,讓他來試上一試!”,
    “相信以伯約的才能,”,
    “定能擔此重任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