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選拔
字數:5376 加入書籤
亂世之中,兵事當作為一件生死存亡的頭等大事來對待。
軍隊要形成戰鬥力,必須是有建製的,沒有建製那就是一盤散沙,一群烏合之眾。
人再多也不過是一群待宰的羔羊。
宋朝采用募兵製,分為禁軍和地方廂軍。
禁軍並不都是駐紮在京師的,重要的軍鎮、城池、關隘都有禁軍駐紮。
而廂軍其實就是輔兵,打打輔助的。換句話就是役兵,幹活為主。
平時維持一下治安,修個路,架個橋,剿個匪什麽的。
趙昺並不打算改變這些,軍隊戰鬥力和這些也沒有太大的關係。
宋太祖期間也有禁軍和廂軍,能說那個時候戰鬥力弱麽?
同樣,南宋後期也是這樣,你能說戰鬥力高麽?
禁軍的戰鬥力在於糧餉,在於訓練,在於相對的公平。
而不是如賈似道當政時期,想要出人頭地全靠賄賂上官,這樣的宋軍能有戰鬥力才稀奇了。
趙昺要做的無非就是采用相對不同的訓練方式,采取不同的作戰模式以應對複雜的局麵。
有點把禁軍打造成野戰軍的味道。
火器時代即將到來,火槍兵的訓練效率要遠遠比冷兵器時代快速的多。
排成一麵牆,踩著鼓點,邁著整齊的步伐。
俗稱排隊槍斃。
但采用這種戰術最重要的就是鋼鐵般的紀律和頑強的毅力。
需要的是那種泰山崩於眼前而不會潰散。
……
萬眾矚目的選拔終於要開始了。
由於人員眾多,能有資格參加正式選拔的一般情況都是各個營頭裏比較出眾的。
至於說原來是在各部擔任弓箭手的,則不參加選拔。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時間緊迫,把弓箭手改編為火槍手,另外再重新訓練一批弓箭手麽?
趙昺是不會出這樣的昏招的。
選拔主要是火槍兵的選拔,標準之一就是膽量,其二就是穿針引線,第三項倒沙子,最後一項依然還是隊列。
沒錯,就是往一個竹筒裏倒沙子,手抖的不要。
笨手笨腳的不適合幹這個,還是繼續使用大刀片子吧。
至於說海軍,基本上變化不大,仍然是以原有的人員為班底。
為了節約時間,新招募的水師,基本上都是打魚出身。
玩水的,早已經習慣了坐船,訓練起來相對快一些。
旱鴨子下水那是去找死。
至於說騎兵,照舊吧。
不要說時間來不及,單說馬匹也不夠用啊。
十萬鐵騎?別做夢了。
……
申時,緊張的選拔終於結束了。
從五萬士卒共選拔出膽大心細的火槍兵一萬人。
營級單位,也就是指揮使、副指揮使共計兩百餘人。
都頭、副都頭一千五百餘人,小旗長近五千餘人。
其餘士卒則分別編入步軍冷兵器序列。
基層軍官選拔結束,意味著新的編製也將正式實施。
趙昺決定撤掉左廂、右廂這一級別,直接設立以“軍、師、團、營、都、小旗”共六級。
任命文天祥為大宋皇家陸軍第一軍軍長,張世傑為第二軍軍長,陳吊眼為第三軍軍長。
蘇景瞻為大宋皇家海軍第一軍軍長,謝洪永為海軍第二軍軍長。
任命吳希奭、杜滸、劉子俊、張唐、熊桂、陳子全、陳桂龍、謝明、謝富、冉安國、黃之傑、文天瑞等共計十二名師長。
其中,謝明、謝富、冉安國、黃之傑四人皆為趙與珞舊部。
曆史上阿裏海牙接受降將王用的建議,於祥興元年十月出兵占領瓊州,徹底切斷碙州行朝後路。
在著名的白沙津海戰中,趙與珞率領宋軍英勇抵抗,蒙元不得進。
趙與珞本人被叛徒馬成旺出賣被俘,拒絕投降的情況下被蒙元殺害。
謝明、謝富、冉安國、黃之傑四人皆誓死不降,為趙宋盡忠。
文天瑞是文天祥的堂弟,崖山海戰後,定居於萬安,也就是今天的海南萬寧,位於海南島東南部。
大宋滅亡後,以耕種、打魚為生,成為海南文氏家族的遷瓊始祖。
任命鄒渢為大宋皇家陸軍總參議,趙孟溁為副總參議。
至於趙大石、楊大力等人也水漲船高,直接從原來的營級,也就是管五百人的指揮使升為團長,也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團座。
而跟趙昺一個宿舍的孫小五、江小魚和之前在訓練時,被罵的最凶的錢小二和那個隔壁老王也都順利通過選拔,被任命為營長。
至於說那個隔壁老王,就是看上去比較成熟的,真實年齡也才二十來歲,但是看起來卻又像四十多歲的人。
隔壁老王,屬於無名的存在。
沒有人知道他的名字,連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叫什麽。
人們隻知道他姓王。
後來還是趙昺在訓練場上看到這位主之後,因為印象極其深刻,於是親自給他取了個閃亮的名字——王榮耀。
以此希望能榮耀一生。
自從有了陛下的賜名,王榮耀更是拚了命的訓練,在今天的各項測試考核中堪稱絕對的王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新軍綱要》也已經頒布。
規定,每軍兩萬人,每師八千人,每團三千人,每營五百人,每都一百人,每小旗十人。
文天祥、張世傑、陳吊眼三人穿著嶄新的軍長軍服,胸前掛著一枚代表著軍長身份的金星,純金打造的,陽光下耀眼奪目。
幾乎人人升官,全軍上下一片喜氣洋洋。
《新軍綱要》規定了新的五十四斬
聞鼓不進,聞金不止,旗舉不起,旗按不伏,此謂悖軍,犯者斬之。
呼名不應,點時不到,違期不至,動改師律,此謂慢軍,犯者斬之。
竊人財物,以為己利,撿拾浮財,以為己有,此謂盜軍,犯者斬之。
……
自古慈不掌兵,特別是臨戰之時。
《新軍綱要》特別規定,臨戰之時,無令不得後退!
師長退,團戰斬之;團長退,營長斬之;營長退,都頭斬之;都頭退,小旗長斬之。
小旗長退,斬全隊。
其實“軍”、“師”、“旅”,這種建製並不是什麽後世近代軍隊的產物。
這種建製在華夏古代已經存在,最早始於夏商周時期,並沒有什麽稀奇的。
“旅”是華夏出現曆史最古老的軍事編製單位,大約出現在公元前21世紀的夏王朝。
“旅”這個建製單位出現後一直沿用著,但其地位卻在不斷下降,宋朝以後基本從序列中消失。
但它對後來的影響並沒有因此終止,古語多以“一旅”特指五百人的軍隊,相當於宋朝的“營”。
“軍旅”這個詞由此而來。
取代了夏代的商王朝以重視對外征伐而聞名,用兵規模、頻率也比夏朝大了很多。
牧野之戰的真相是武王趁著商朝主力在東南方向開疆擴土之際,實施的一次完美的“偷家”行動。
由於商朝征伐規模變大,夏朝的一“旅”(即五百人)已經不能滿足需要,故而在“旅”的基礎上增加了“師”一級建製。
到了周王朝,周禮規定,天子可以動員“六軍”。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的戰爭規模更大。
“軍”也開始淩駕於“師”以上,成為最高的軍事編製單位。
再往後,魏晉、隋唐、兩宋,“軍”的編製逐漸縮小,比如宋朝一“軍”管轄兩千五百人。
但“軍”作為最高軍事編製單位的象征,一直被保留下來。
高級將領,統稱為“將軍”。
中等編製單位的“營”,其名氣可是響亮的很,最早出現在漢朝守衛京城的禁衛軍當中。
喜歡穿越崖山我趙昺絕不跳海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崖山我趙昺絕不跳海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