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廢除徭役

字數:6376   加入書籤

A+A-




    趙昺走進稅務局衙門,隻看到院子裏人頭攢動,胥吏們正在那大喊大叫著指揮前來辦證的商人排隊。
    “成何體統,都特釀的排好隊,亂糟糟的像什麽樣子。”
    “你這個老頭,說你呢,插什麽隊?站後麵去!”
    “都給我排好隊,你們一人一個號子,拿著號子去辦理手續。”
    “誰再敢插隊,今日就不給誰辦證。”
    幾個維持秩序的胥吏一邊維持秩序,一遍在那罵罵咧咧道。
    趙昺看到這一幕,也不去理會。想到在後世的時候這種情況也是司空見慣,比如口罩的時候。
    俗話說的好,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什麽樣的人都有。
    有時候給他們講道理,還真不如一巴掌管用。
    不多時,前麵有人辦好了證件,歡歡喜喜從裏麵走了出來。
    “李掌櫃的,你這可就辦好了?”有人看到熟人從裏麵走出來,連忙攔住問道。
    “辦好了,官家說了,拿著這張票三日之後來這裏領取那個什麽營業執照。”
    (此處的官家指的是官府,不是趙官家。)
    熟人連忙把李掌櫃拉到一邊,低聲說道“使了幾個?”
    “開什麽玩笑,裏麵錦衣衛天子親軍把守著,哪個官老爺敢收銅錢。賢弟把心放肚子裏,隻要賢弟手續齊全,快得很呢。”李掌櫃往後退了一步,毫不避諱大聲地說道。
    新的稅務製度已經逐漸推廣下去,隻要有房屋契約,可以是自己的房子,也可以租賃房屋,都可以交付一定費用申請營業執照。
    申請營業執照的同時,稅務登記證,商鋪代碼都將書寫上去。
    三證合一,書寫之後,蓋上大印,就可以營業了。
    隻要有這三證在手,誰也不能阻攔開店做生意。
    當然前提是你的鋪子不能影響別人,比如擋住鄰居出行等等。
    凡是按期納稅的,朝廷就給予足夠的安全保證。
    凡遇到青皮無賴鬧事的,收取個什麽保護費之類的,均可以憑納稅證明到當地錦衣衛衙門或當地駐軍亦或者地方衙役告狀。
    甚至早在兩個月之前,趙昺剛到瓊州就下了聖旨。徹底廢除存在了數千年之久的徭役製度,規定凡朝廷需要招募役夫,均每日管飯三頓,並支付相應的勞動報酬。
    從此,大宋開啟了新的時代,役夫全部實行招募,而不是無償的征調。
    幹活給錢天經地義,這一點作為穿越者的趙昺是必須要堅持的。
    不給錢誰給你幹活?白嫖?
    下力的體力活並不是人人都能做的,況且在這個時代是沒有機器設備的,修路、治河全靠人力。
    盡可能的減輕壓在底層百姓肩上的沉重負擔,將稅務的征收對象由土地裏刨食的農民逐漸改成商人、地主、士紳,乃至皇親國戚,甚至皇家也是要納稅的。
    地地裏刨食的一年能賺幾個銅錢?即便是在後世廢除了幾千年之久的農業稅。
    可結果又是如何?又有多少人願意回到農村種地?
    現在的農村不要說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就是四十歲以上的中年人都屈指可數了。
    就以種小麥為例,一畝地辛辛苦苦勞作一年甚至不如外出打工一個月。
    種子,施肥,澆地,收割……
    哪一樣不要錢?
    施肥,澆水那可不是一次就夠了。
    後世一畝地一千餘斤小麥都是高產了,扣除成本還能剩幾個錢?
    人力都不算在內。
    “淋尖踢斛”了解一下。
    所謂的“淋尖踢斛”就是農民交稅的時候,稅吏讓百姓倒入“斛”裏檢查成分質量,倒滿之後還要用糧食形成一個尖尖,稅吏一來猛踢一腳,而且“斛”還不會倒,最上麵的糧食撒了出來,稱為“損耗”。
    (踢的這一腳,技術那是杠杠的,人稱“絕活”。至少比球踢的有水平。)
    撒出來的糧食那可就不是你的嘍。
    這種情況在整個封建王朝,不光宋朝,就是書友們熟悉的大明王朝也普遍存在。
    積少成多, 撒出來的糧食也能賣上不少錢。
    這便成為官吏們撈錢的手段。
    自古以來,衙門胥吏的這些種種手段都是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流水的官員,鐵打的胥吏。
    乃至傳承到後世……
    在全麵廢除農業稅之前,知道“交公糧”的書友舉個手。
    就算你的糧食曬透,透的不能再透,情況也是一樣。
    事情都有個輕重緩急之分,目前趙昺把商業和稅務合並在一起,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以目前的形勢,所有的事情都要以應對阿裏海牙的入侵為第一要務。
    待到站穩腳跟之後,肯定是要把商業管理和稅收分開的。
    趙昺大力鼓勵經商,鼓勵開辦小作坊,那就意味著肯定是要收稅的。
    並按照規模大小、行業不同而設定不同的稅率。
    至於說那種走街串巷,賣個糖葫蘆、針頭線腦啥的,每日混個生活費的小本買賣,隻需要繳納幾個銅板的經營費即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而那種來錢比較快的,比如每每到了傍晚時分,當你走過這條街的時候,遠遠望去,隱約間透著一股子青氣的小樓。
    自然要征收高額的稅費。
    詔令已下,小商小販、商人、士紳、官員、皇親國戚,乃至於皇家都是必須要交稅的。
    從事小本買賣的或者開個小鋪子的,自然是沒有人敢於螳臂當車,膽敢挑戰“大宋稅務局”的權威。
    膽敢挑戰權威的無非就是那些士紳、豪門。
    這也無妨,兩手準備,雙管齊下。
    一麵給予那些奉公守法、按時納稅,不偷稅漏稅的,以皇家的名義在其宅院前豎起一塊匾額,光宗耀祖,恩澤後人。
    甚至其後代子侄們參加科舉考試也可優先錄取。
    另一方麵,當朝廷的力量足夠大,足夠強,足夠硬。
    當大宋稅務局,擁有了更多,更先進的火器。
    當火槍頂在腦袋上,當火炮推到家門口的時候,
    這些人瞬間就會變成一個個酥軟的小娘們。
    獎勵和懲罰,其實就是一套瓦解的辦法。
    既有獎勵又有懲罰,就不怕士紳們抱團取暖了,畢竟人都是有私心的。
    拉一派,打一派是最管用的伎倆。
    士紳們想要暴力抗稅,那就要掂量掂量自己家的院牆有多硬了。
    就像後世的鷹醬,不管你幹什麽買賣,你都得老老實實的去交稅。
    兩宋三百二十年,三百年間,幾乎年年打仗,也沒見斷了吃穿用度。
    當科技的進步,工業的發展,商業的極度繁榮,當農業稅占比微不足道的時候,便可以徹底廢除了。
    但見,不時有各色做買賣的掌櫃從辦事大廳喜笑顏開地走了出來。
    在與熟人打個招呼互相問候一下後,便匆匆告辭。
    忙著回去準備商鋪的事情。
    趙昺並沒有過多的停留,不多時便離開稅務局衙門,繼續在澄邁縣城遊逛著。
    街邊兩側不乏正在準備開業的新鋪子,一眼望去,滿是店夥計們忙碌的身影。
    期間不時傳來掌櫃們的催促聲。
    “糖葫蘆,冰糖葫蘆!”一聲吆喝聲把正在駐足觀看熱鬧的趙昺嚇了一跳。
    “握草!你個糟老頭子,嚇老子一跳。”趙昺暗罵一句。
    “小少爺,來根冰糖葫蘆吧。新做的,又脆又甜。”膚色黝黑的老翁滿臉笑容,討好地說著。
    做生意的,哪怕是小本買賣,常年走南闖北,眼力勁還是有的。
    在老翁的眼裏,趙昺較為考究的衣著和身邊跟著幾位一看就是家丁護院的彪形大漢來看,絕對是非富即貴。
    趙昺看了一眼武壘,後者乖乖的付了錢買了一串糖葫蘆。
    趙昺接過糖葫蘆咬上一口,“嗯,並沒有後世的香甜可口。可能是跟這個時代的白糖有關吧,不過味道倒也純正。”
    至於武壘他們自然就沒得吃了。
    所謂的毛病其實都是慣出來了,天子該有的威儀還是要有的。
    ……
    這本書寫到現在23萬多字,把前期的準備做了一些鋪墊。
    在沒有係統的情況下,凡事都需要一步步的發展,這就顯得有些囉嗦。
    比如寫如何賺錢,在下也想寫寫煙草,畢竟來根“華子”不咳嗽。
    但宋朝是沒有煙草的。
    煙草這玩意兒原產地是在萬裏之遙的南美洲。
    在16世紀末、十七世紀初,也就是在明朝萬曆年間從呂宋,也就是從現在的菲律賓傳入福建沿海的。
    再比如“番薯”、“土豆”,這兩種農作物的原產地也是在那遙遠的南美洲……
    這個時期的南洋也沒有這些玩意兒。
    “煙草”、“土豆”、“番薯”都是明朝後期傳入的。
    可惜的是明朝統治者並沒有重視起來。
    如果……或許曆史就將改寫。
    真真特麽的便宜了辮子。
    再比如,很多穿越者到了明末總是靠賣肥皂大賺特賺,賺得盆滿缽滿。
    殊不知,肥皂這玩意兒在宋朝就有了,叫做“肥皂團”。
    甚至在更早的魏晉時期,就有了“澡豆”。
    到了明朝,肥皂的生產技術距離後世也僅差一步之遙了。
    “肥皂”在明朝,早已經是大宗商品普遍存在的了。
    書可以寫的不好,但不能夏季兒寫……
    喜歡穿越崖山我趙昺絕不跳海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崖山我趙昺絕不跳海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