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字數:5130   加入書籤

A+A-




    兩宋商貿活動高度繁榮,但這並不代表宋朝就不重視農業。
    曆代王朝都極其重視農業生產,兩宋也不例外。
    “農商並重”是宋朝立國後的國策。宋朝立國初年,趙大為了促進農業發展,采取“不抑兼並”、“田製不立”的政策。
    並且為了鼓勵農業發展,鼓勵民間“廣植桑棗、墾辟荒田”。
    “不抑兼並”並不代表不管兼並,宋朝自始至終都在限製“兼並之家”。
    看似矛盾,其實不然。
    宋朝農業技術雖然超越漢唐,但在沒有優良種子以及化肥的情況下,產量還是很低的,遠遠低於後世。
    但普通百姓可以通過務工,做些小買賣等其他途徑賺錢。
    (就比如後世下班之後的兼職,都是為了幾兩碎銀子……)
    甚至,無數擁有田地的自耕農也逐漸放棄了自己家的土地,轉而給地主家種地。
    這樣做有一個好處就是不用交稅,隻要留下一部分糧食餓不死就行了。
    而擁有權勢的富貴之人則可以趁機大量購買田地。
    宋朝為了緩和社會矛盾,防止出現動蕩,隻能通過限製“兼並之家”的手段避免無限擴張。
    不過,這一切都是理想狀態,事實上在官紳一體的封建王朝,並沒有多大的效果。
    無他,政策就是這些人製定。
    到了南宋中後期,土地兼並已成蔓延之勢,被壓榨的百姓毫無生活保障,土地兼並已經成為一顆毒瘤,無法去除。
    趙昺邊走邊和趙與珞、陸秀夫等人討論著宋朝土地問題,從太祖朝一直說到理宗皇帝時期。
    “諸位,朕以為,雖然我朝農業稅已經處於曆朝最低水平,但農業仍然是國朝第一大事。”
    “民以食為天,自古以來但凡出現動亂局麵,無一不是和吃飯有關。有田地者綿亙數百裏,貧者無立錐之地,這是不合適的。”
    “所謂不破不立,破而後立。故,朕以為,我朝必須下大力氣限製土地兼並問題。”
    其實不管是陸秀夫還是文天祥,都是頗有家資的,不然文天祥也不會散盡家產在東南建立義軍抗元了。
    招兵買馬那可是要花費巨資的。
    隻不過在那個南宋即將滅亡的時候,就算擁有再多的田地又有何用?無非是給蒙元做嫁衣罷了。
    除非投降,或許能保住榮華富貴。就算投降,人家忽必烈也要優先照顧自己人啊。
    “朕這十條意見,大家可以發表意見,我等集思廣益必能無往而不勝。”趙昺給眾人打氣道。
    “諸位,天氣有些悶熱,我等到前麵那片小樹林中稍坐片刻,歇歇腳再繼續商議吧。”趙昺不等眾人答話,舉起馬鞭指向前方不遠處的一片小樹林。
    與此同時,武壘大手一揮,一隊錦衣衛繞過趙昺等人提前進入樹林之中,仔仔細細地搜索著。
    包括樹幹之上,草叢之中都認真檢查一番。
    護衛們對於那些枯葉比較多的地方甚至直接拔刀捅刺一番,可見安保工作之細致。
    廣南東路剛剛收複不久,這裏又不是瓊州,武壘作為護衛長必須時刻保持高度警惕才行。
    錦衣衛們的警惕暫且不提。
    眾人下馬之後走到一片略顯幹淨的草地上,在趙昺的帶領下席地而坐。
    祥興二年九月底的翔龍府,暑氣還未退卻,天氣還是有些悶熱,眾人接過護衛們遞過來的水囊,喝點水稍作休息。
    “官家,這第一條,臣無異議。凡是正常購買的土地,朝廷也無話可說;凡是采用脅迫或者其他不法手段獲取的田地,必須歸還原主。”陸秀夫說道。
    “陸相,若找不到原主呢?”有人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這好辦,正好收歸朝廷所有。”趙昺接過話茬說道。
    眾人若有所思,但一時間也沒有別的辦法,況且無主地收歸朝廷所有屬於曆朝曆代的基本操作。
    “官家,這第二條茲事體大,臣不敢妄下結論。”陸秀夫盤著腿坐在草地上,說道。
    “嗯,這第二條,朕也拿不定主意,當年太祖朝曾規定田產不可超過30頃,可如今三百年餘年過去了,富者何止30頃土地啊。卿等以為,我朝當定下多少數額較為合適?”
    趙昺對於如何規定田產數量也是頗為頭疼。
    這是一個比較艱難的決斷,趙昺又不能跟後世一樣,全部收回國有,如果全部強行收回,恐怕要出大亂子的。
    趙昺倒不是害怕這些士紳,但也別忘了楊廣之事僅僅剛過去幾百年時間。
    楊廣為了打擊門閥,三次攻打高句麗,坑掉了多少門閥的人、財、物。這些門閥也不傻,既然你楊廣不聽話,那“咱們”就換個皇帝吧。
    這自古以來都是皇帝和士大夫共天下,千百年來已經形成了默契,並不是趙昺一個人能改變的。
    至於說搞什麽君主立憲,更是扯蛋的存在。
    根本就不適合傳統。
    況且好不容易穿越一次,難道要自己革自己的命?
    士紳不可怕,可怕的是其背後的財力,有了錢就能忽悠一大幫不知好歹,真假難辨的炮灰們起來反抗朝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那樣,又將麵臨另一場戰亂。
    但同時,又不能放任士紳們霸占著數量如此駭人聽聞的田地。
    此時的趙昺猛得想起另外一個“穿越者”,那個人用他的親身經曆,用一個僅僅存在了十五年的短暫王朝,告訴世人凡事一定要符合時代背景,就算是改也不能操之過急。
    “土地收歸國有,平均分配給百姓耕種,隻有使用權,而沒有所有權,更不允許私人買賣。”
    收回土地,實行國有,這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中那絕對是蠍子拉屎毒獨一份的存在。
    “遊標卡尺”的發明,更是令人匪夷所思。
    朝廷要管製住與民眾日常生活必需品有關的事物,百姓日用必需品必須由朝廷定價,朝廷專營,這一理論也是相當超前的。
    想到這位大名鼎鼎的“穿越者”,趙昺不禁感到一絲寒意。
    “官家,此事非常棘手,處理不好,天下士紳皆為敵啊。臣懇請官家三思慎重。”陸秀夫再次勸告道。
    “朕明白,但凡涉及到土地問題,可以說困難重重。可再難咱們也要走下去,況且也並非如陸相公所言那樣,難於上青天。”
    “哦,官家,您這是何意?”眾人疑惑道。
    “諸位,你們覺得地裏刨食一年賺得多還是經商賺得多?”趙昺對著眾人一笑,說道。
    “那自然是經商賺得多了。”張世傑心直口快,直截了當地說道。
    “不錯,這種地要靠天吃飯,遇到天災人禍,恐怕一年的辛苦都白費了。我朝土地兼並雖然嚴重至極,但同時我朝並不限製人口流動,百姓可以通過其他途徑獲取錢財,亦能養活自己。”文天祥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種地不容易,絕對是靠天吃飯。這幾日又下了暴雪,多少菜農的塑料大棚被積雪壓塌,損失慘重。)
    “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那是種小麥,不是溫棚裏種菜。
    “不錯,我朝商業、手工業之發達乃曆朝之最。昔日,太宗皇帝更是在汴梁城專門開辟商業街,各種小商小販絡繹不絕。那個時候,我朝是何等的繁華,何等的榮耀。”趙與珞目光凝視著中原大地,頗有感慨地追憶著。
    “唉!滿朝文武,數十萬禁軍,竟無一人是豪傑!”坐在地上的張世傑憤憤地說道。
    “張將軍,注意言辭。”坐在一旁的陸秀夫善意提醒著。
    “不妨事,正所謂無度不丈夫,朕這點度量還是有的。”趙昺打斷了陸秀夫的話語。
    “官家,您提到這賺錢多寡是……”趙與珞問道。
    “興王,既然田地裏刨食賺不到幾個銅板,那為何天下士紳們仍然要無休止購買土地?”
    “這……,官家,或許是千百年來形成的傳統吧。今日買地,待到他日傳與子孫後世。”
    “興王所言不錯,華夏曆來重視土地,這種觀念已經深入人心,非一日之功可以改變。那朕再問諸位,士紳買地,除了可以傳與子孫之外,難道不也是為了一個利字?”
    “官家的意思還是想通過利益的交換,贖回大部分田地?”陸秀夫問道。
    “善,朕正有此意!”趙昺目光堅定,語氣鏗鏘有力。
    喜歡穿越崖山我趙昺絕不跳海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崖山我趙昺絕不跳海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