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忽裏勒台製度

字數:5196   加入書籤

A+A-




    鐵木真把大汗之位傳給了老三窩闊台,打破了蒙古草原“幼子守灶”的傳統,但其本人依舊喜愛幼子拖雷,以至於把整個蒙古的龍興之地全部留給了拖雷。
    這就為拖雷一係篡奪大汗之位埋下了隱患。
    按照草原傳統,蒙古大汗要想獲得法理依據,就必須要經過舉行“忽裏勒台”大會,獲得認可之後才算正式即位。
    鐵木真於1101novel.com6年在斡難河源頭成為蒙古大汗。
    《元史》“元年丙寅,帝大會諸王群臣,建九遊白旗,即皇帝位於斡難河之源。諸王群臣共上尊號曰成吉思皇帝。”
    《蒙古秘史》“至是虎兒年,於斡難河源頭,建九腳白旄纛做皇帝。”
    《史集》“1101novel.com6年,虎年,初春,成吉思汗下令建九腳白旄纛,隆重舉行大忽裏勒台,獲成吉思汗尊號。”
    由此可見,即便是鐵木真本人要想得到認可,依然要舉行忽裏台大會。
    鐵木真對於繼承人選上可以說做了縝密的考慮,長子術赤掌狩獵,次子察合台掌紮撒(法律),三子窩闊台治理朝政,四子拖雷統帥軍隊。
    鐵木真其他四個兒子都是庶出,不在考慮之列。
    老大術赤血統上流言藉藉,老二察合台性情暴躁。
    鐵木真在老三和老四之間曾經猶豫不決,畢竟草原上有“幼子守灶”的傳統,但考慮到老三治國的才能,立下遺言“國家和大位是艱難的事,就讓窩闊台來掌管。而家室、財產、軍隊則由拖雷來掌管。”
    《史集》記載,鐵木真“立窩闊台合罕為繼位者,去統治我所留下的國家和兀魯思吧。”(兀魯思,即各汗王的封地。)
    《蒙古秘史》亦有類似的記載,第三斡魯朵皇後也遂可敦和鐵木真有過對話“皇帝涉曆山川遠去征戰,若一日倘有不諱。四子內命誰為主,可令眾人先知。”
    大白話就是說你鐵木真常年征戰,萬一哪一天掛了,你四個兒子由誰來接班,你得提前說出來讓眾人知道。
    也遂可敦亦稱也遂夫人、也遂皇後。這個女人的父親也客赤列都和鐵木真有不共戴天之仇,後來被鐵木真擊敗,並殺也遂的丈夫,也遂被搶走霸占。
    不過這個女人有大智慧,大手腕,深得鐵木真喜愛,遇大事常常與之商議。
    即便是窩闊台即位之後也不敢打這位小娘的主意,隻能尊其為太後。
    這便是草原上的傳統,父親死後,兒子照單接收除了生母之外的眾多小娘。
    中原王朝也有這種情況,隻不過不屬於傳統,偷偷摸摸罷了。
    拖雷監國兩年後,也就是1229年,全體宗王、勳貴、大臣從四麵八方來到老營舉行“忽裏台”大會,共同推舉窩闊台為大汗。至此,曆史上的大蒙古國才真正進入窩闊台時期。
    窩闊台曾指名道姓令失烈門繼承大汗之位,所以貴由的即位原本是不合法理的,但在稱製監國的脫列哥那哈敦運作下,“忽裏台”大會依舊如期舉行,在各方勢力的妥協下,貴由經過推舉成為新的大汗。
    《元史》記載“太宗(窩闊台)嚐有旨以皇孫失烈門為嗣。太宗崩,皇後(脫列哥那)臨朝,會諸王百官,遂議立帝。”
    貴由得位不正,脫列哥那等人違背窩闊台遺命的這件事便成以後拖雷係蒙哥從窩闊台家族奪取汗權的借口。
    蒙哥的繼位有多方麵因素。
    其一,貴由汗死的早,並沒有指定接班人。
    其二,窩闊台一係雖然是名義上的大汗,但因為鐵木真的遺言,其家族實則並沒有什麽實力。
    (國事歸窩闊台,軍隊歸拖雷)
    其三,關鍵人物拔都的出現,作為諸王之長的拔都和察合台家族以及窩闊台家族關係並不好,反倒是和拖雷家族關係和睦。
    實力強勁的拔都一言一行便能“決定”大汗的歸屬。
    “蒙哥聰明睿智,人鹹知之,拔都之議良是。”
    在實力派代表人物拔都的倡議下,這才有了蒙古權貴齊聚一堂,共推帝(蒙哥)即皇帝位於斡難河畔。
    從鐵木真到窩闊台,再到貴由,乃至蒙哥。哪怕是聲望無人可及的鐵木真想要登上大汗之位,都必須舉行“忽裏台”大會,獲得認可後才能實至名歸。
    這便是草原上的規矩。
    其一,參加忽裏勒台大會的有黃金家族的各宗王、以及地位高的各大臣和異密。
    (所謂“異密”,即鐵木真本人的親密戰友或者這些人的後裔。)
    其二,不管有沒有先大汗的遺命,哪怕是鐵木真親自下達的命令也不好使,新即位的大汗必須被黃金家族的大多數諸王和大臣們擁戴後才能算數。
    其三,從鐵木真時期,參與忽裏台大會的人數越來越多,範圍也越來越廣泛。
    其四,舉行“忽裏台”的地點在斡難河的源頭。
    (忽裏勒台又稱忽鄰勒塔或者忽裏台,都是一個意思。可以理解為聚會,會議等。)
    雖然史書記載忽必烈於1260年三月初一於開平(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境內)舉行“忽裏台”大會,並於當月二十四日搶先即大汗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史書同樣記載了一件事,阿裏不哥得知忽必烈即位的消息之後,於同年五月再次舉行“忽裏台”大會,然後匆忙即位。
    這裏有一個關鍵詞——“再次”。
    表麵上,忽必烈即位在前,阿裏不哥即位在後。
    實則不然。
    原因在於其實在此之前,阿裏不哥已經舉行過一次“忽裏台”大會。
    第一次大會隻是達成了一個協議,相當於一次預備會議,答案並沒有正式公布罷了。
    《史集》明確記載了一件事情,就在阿裏不哥召集的第一次“忽裏台”會議上,蒙古諸王一致指責道“我們究竟要等到什麽時候他們才能到來?”
    阿裏不哥等人一直在等,等誰?當然是等忽必烈及其部下們的到來。
    也就是說身處大本營的阿裏不哥早就舉行了初步會議,並且已經被推舉為新的大汗。
    隻不過並沒有等到忽必烈的到來,反而等到了忽必烈於開平即位的消息。
    按照阿裏不哥的打算,等二哥來了之後,再搞一次較為“正式”的儀式。
    二哥沒來,大汗駕到了。
    這就沒法玩了,阿裏不哥匆忙之間隻能再次舉行“忽裏台”。
    這便是曆史上忽必烈即位在前,阿裏不哥即位在後的真相。
    先大汗指定的接班人尚且需要通過“忽裏台”的推舉認可,更何況蒙哥死時並沒有明確記載留下遺命,這對於下一任大汗來說就更需要通過舉行“忽裏台”大會獲得廣泛的支持。
    最重要的是舉行“忽裏台”的地點可不是在開平。
    而在蒙古的大本營,合罕的駐地,即哈拉和林。
    僅從這一點來講,忽必烈開平即位便是非法的。
    而阿裏不哥是在“蒙古本地”舉行的“忽裏台”,自然是合法的。
    另外一個重要條件就是參與“忽裏台”大會人員的構成黃金家族的各宗王、地位高的大臣們和異密。
    忽必烈舉行的“忽裏台”和阿裏不哥的“忽裏台”,誰的參與人數更多,身份更加尊貴?
    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著。
    阿裏不哥原本的打算是先舉行元憲宗的葬禮,然後在憲宗的殿帳內舉行“忽裏台”大會。
    隻不過忽必烈先下手為強,召集隨軍的諸王、貴族、漢人舉行“忽裏台”大會,成功篡奪了大汗之位。
    反觀阿裏不哥一方則是完全遵守草原規則的。甚至無數次派人催促忽必烈盡早返回,以便參加葬禮,舉行“忽裏台”。
    可謂做到了仁至義盡。
    忽必烈采用非常規方式提前上位,完全打亂了阿裏不哥以合法手續繼承大汗之位的計劃。
    然而,惱羞成怒之下,“人多勢眾”,並且率先發起攻擊的阿裏不哥並沒有笑到最後。
    在與南宋達成“和議”之後,沒有了後顧之憂的忽必烈憑借著漢人地區的經濟、物質基礎,以及優勢兵力,經過四年苦戰,終於獲得了大汗的名義。
    雖然有了大汗的名分,但忽必烈的這個大汗稱號卻已經今非昔比,徒有虛名。西方的四大汗國逐漸與忽必烈離心離德,漸行漸遠。
    阿裏不哥投降了,然其本人與眾多追隨者之命運,卻淒慘至極。
    (使用兩章的篇幅簡單地介紹了一下元朝內亂不止的原因,同時也為以後的劇情發展提前做一些簡單的鋪墊,不喜歡的書友可以略去。)
    喜歡穿越崖山我趙昺絕不跳海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崖山我趙昺絕不跳海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